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高一年級物理月考試題

時間:2018-09-28 13:27:00   來源:無憂考網(wǎng)     [字體: ]
【#高一# #高一年級物理月考試題#】一路走來,懵懵懂懂,跌跌撞撞,或歡欣或鼓舞,一個腳印一步成長,深深淺淺,感謝時光,教會了我如何成長,如何去演繹自己的人生,讓我對這個未知世界有了一點感性的認識,它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它和人一樣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無憂考網(wǎng)高一頻道為你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希望會對你有幫助,更多精彩,持續(xù)更新!

  【一】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兩個物體間有彈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B.運動的物體不可能受到靜摩擦力的作用

  C.力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

  D.木塊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這是由于桌面發(fā)生微小形變而產(chǎn)生的

  2.一個物體沿著斜面勻加速下滑,依次通過A、B、C三個位置,已知AB=6m,BC=10m,物體經(jīng)過AB和BC用時均為2s,則物體經(jīng)過B時的速度為()

  A.4m/sB.5m/sC.6m/sD.7m/s

  3.一滑塊以某一速度從斜面底端滑到頂端時,其速度恰好減為零.若設(shè)斜面全長L,滑塊通過最初34L所需時間為t,則滑塊從斜面底端到頂端所用時間為()

  A.43tB.53tC.32tD.2t

  4.火車勻加速直線前進,前端通過A點的時速度為,末端通過A點時速度為,則火車中點通過A點時速度為()

  5.在自由落體運動中,第一個2s、第二個2s、和第5s這三段時間內(nèi),相對應(yīng)的三段位移之比為()

  A.1∶3∶5B.2∶6∶5C.2∶8∶7D.4∶12∶9

  6.物體在三個共點力作用下保持靜止?fàn)顟B(tài),已知其中兩個力的大小分別是F1=7N,F(xiàn)2=9N,則第3個力F3的大小可能是()

  A.1NB.27NC.11ND.17N

  7.關(guān)于力的合成與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合力與分力是等效替代關(guān)系,都同時作用在物體上

  B.合力一定小于每一個分力。

  C.當(dāng)已知合力,和其中一個分力,則分解的結(jié)果可能是無數(shù)

  D.已知合力和兩個分力的方向,分解結(jié)果是的

  8.如圖所示.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若保持a不變,當(dāng)力F與水平方向夾角β多大時F有最小值()

  A.β=0B.β=

  C.β=αD.β=2α

  9.如圖所示,一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個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塊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則木塊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為()

  A.10N、方向向左B.6N、方向向右

  C.2N、方向向左D.零

  10.某物體正好能沿著斜面勻速下滑,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受到重力、支持力、下滑力、摩擦力的作用

  B、物體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C、物體對對斜面的壓力是彈力,是由于斜面發(fā)生形變而產(chǎn)生的

  D、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為零

  11.如圖所示,水平橫梁一端插在墻壁內(nèi),另一端裝小滑輪B.一輕繩的一端C固定于墻壁上,另一端跨過滑輪后懸掛一質(zhì)量m=8kg的重物,CBA=300,則滑輪受到繩子的作用力為(g=10N/kg)()

  A.40NB.40NC.80ND.80N

  12.關(guān)于物體的重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質(zhì)量一定的物體,其重心位置不僅與形狀有關(guān),還與質(zhì)量分布情況有關(guān)

  B.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物體,其重心一定在該物體上

  C.有規(guī)則幾何形狀的物體,其重心一定在幾何中心位置

  D.重心是物體各個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等效作用點,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

  13.如圖是A、B兩物體同時由同一地點向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的v-t圖象,從圖象上可知在40s內(nèi)()

  A.A做勻速運動,B做勻加速運動

  B.20s末A、B相遇

  C.20s末A、B相距最遠

  D.40s末A、B相距最遠

  14.有四個運動的物體A、B、C、D,物體A、B運動的s-t圖象如圖4中甲所示;物體C、D從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運動的v-t圖象如圖4中乙所示.根據(jù)圖象做出的以下判斷,其中正確的是()

  A.物體A和B均做勻速直線運動且A的速度比B更大

  B.在0─3s的時間內(nèi),物體B運動的位移為15m

  C.t=3s時,物體C追上物體D

  D.t=3s時,物體C與物體D之間有間距

  15.如圖所示,在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上,重為G的物體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物體靜止不動,則物體對斜面的壓力大小為()

  A.F/sinθB.Gcosθ

  C.Gcosθ+FsinθD.Gcosθ+Fcosθ

  二、實驗題(共兩道小題,每空2分,共12分)

  16.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時,所用電源頻率為50Hz,取下一段紙帶研究如圖所示,設(shè)0點為計數(shù)點的起點,每5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則第一個計數(shù)點與起始點間的距離x1=________cm,計算此紙帶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物體經(jīng)過第3個計數(shù)點的瞬時速度為v3=________m/s.

  17、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時,先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帶有繩套的兩根細繩。實驗時,需要兩次拉伸橡皮條,一次是通過兩細繩用兩個彈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另一次是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繩拉橡皮條。

 。1)實驗對兩次拉伸橡皮條的要求中,下列那些說法是正確的

  A、將橡皮條拉伸相同長度即可

  B、將橡皮條沿相同方向拉即可

  C、將彈簧秤拉到相同刻度

  D、將橡皮條和繩的結(jié)點拉到相同位置

 。2)同學(xué)們在操作過程中有如下議論,其中對減小實驗誤差有益的說法是

  A、兩細繩必須等長

  B、彈簧秤、細繩、橡皮條都應(yīng)與木板平行

  C、用兩彈簧秤同時拉細繩時兩彈簧秤示數(shù)之差應(yīng)盡可能大

  D、拉橡皮條的細線要長些,標(biāo)記同一細繩方向的兩點要近些

  (3)如下圖所示,是甲、乙兩位同學(xué)在做本實驗時得到的結(jié)果,其中F是用作圖法得到的合力,F(xiàn)′是通過實驗測得的合力,則哪個實驗結(jié)果是符合實驗事實的?_______(填“甲”或“乙”)

  三.計算題(共4小題,滿分43分.解答時要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主要的步驟,只寫最終答案的不能給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

  18、(10分)一輛汽車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現(xiàn)因故緊急剎車,已知汽車剎車過程中加速的的大小始終為5m/s2,求

 。1)汽車剎車3s末的速度;

  (2)汽車從開始剎車到6s末所通過的位移

  19.(10分)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個重115N的木箱。現(xiàn)用與水平方向夾角=37°斜向上的力F拉木箱,使木箱沿水平地面勻速運動。

  已知F=25N,sin37°=0.6,cos37°=0.8。

 。1)求地面對木箱的支持力大;

 。2)求木箱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20.(11分)如圖所示,一輕質(zhì)三角形框架B處懸掛一定滑輪(質(zhì)量可忽略不計)。一體重為500N的人通過跨定滑輪的輕繩勻速提起一重為300N的物體。

  (1)此時人對地面的壓力是多大?

 。2)斜桿BC,橫桿AB所受的力是多大?

  21、(12分)汽車前方120m有一自行車正以6m/s的速度勻速前進,汽車以18m/s的速度追趕自行車,若兩車在同一條公路不同車道上作同方向的直線運動,求:

 。1)經(jīng)多長時間,兩車第一次相遇?

 。2)若汽車追上自行車后立即剎車,汽車剎車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則再經(jīng)多長時間兩車第二次相遇?

  附加題:

  22、如圖所示,O為動滑輪的軸,用軟繩CO將動滑輪懸掛在天花板上,繩CO與豎直方向成150角,物體A和B用跨過定滑輪的輕繩連接。已知物體B重N,地面對B的支持力N,整個系統(tǒng)處于平衡狀態(tài),試求:

  (1)物體A重多少?

  (2)物體B對地面的摩擦力?

  (3)若把B的位置往右移動,當(dāng)B放到CO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00時,此系統(tǒng)恰好不能保持平衡狀態(tài),求B和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多少?

  【二】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1-6題只有一個正確,每小題4分,7—10題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得6分,選對但不全得3分,有錯或不答得0分)。

  1、“能量”是牛頓沒有留給我們的少數(shù)力學(xué)概念之一,在牛頓之前,伽利略曾設(shè)計如圖所示的一個實驗,將擺球拉至M點放開,擺球會達到同一水平高度上的N點。如果在E或F處釘子,擺球?qū)⒀夭煌膱A弧達到同一高度的對應(yīng)點;反過來,如果讓擺球從這些點下落,它同樣會達到原水平高度上的M點。這個實驗可以說明,物體由靜止開始沿不同傾角的光滑斜面(或弧線)下滑時,其末速度的大小

  A、只與斜面的傾角有關(guān)B、只與斜面的長度有關(guān)

  C、只與下滑的高度有關(guān)D、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

  2、一個質(zhì)量為m的小球,用長為L的輕繩懸掛在O點,小球在水平

  恒力F作用下,從靜止開始由P點運動到Q點,如圖所示,則水平

  恒力F做的功為()

  A.mgLcosθB.mgL(1-cosθ)C.FLsinθD.FLcosθ

  3、如圖,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頂端安裝一定滑輪,小物塊

  A、B用輕繩連接并跨過滑輪(不計滑輪的質(zhì)量和摩擦)。初始時刻,A、B處于同一高度并恰好靜止?fàn)顟B(tài)。剪斷輕繩后A下落、B沿斜面下滑,則從剪斷輕繩到物塊剛要著地過程中,兩物塊

  A.速率的變化量不同B.動能的變化量相同

  C.重力所做的功相同D.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4、質(zhì)量為m的汽車,以恒定功率P啟動后沿水平道路行駛,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將以速度v勻速行駛,若行駛中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不變,則在加速過程中車速為v/3時,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A.3P/mvB.2P/mvC.P/mvD.4P/mv

  5、如圖所示,ABCD是一個盆式容器,盆內(nèi)側(cè)壁與盆底BC的連接處都是一段與BC相切的圓弧,B、C為水平的,其距離d=0.40m盆邊緣的高度為h=0.2m。在A處放一個質(zhì)量為m的小物塊并讓其從靜止出發(fā)下滑。已知盆內(nèi)側(cè)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面與小物塊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10.小物塊在盆內(nèi)來回滑動,最后停下來,則停的地點到B的距離為()

  A.0.40mB.0.30mC.0.20mD.0

  6、如圖所示,光滑軌道MO和ON底端對接且ON=2MO,M、N兩點高度相同.小球自M點由靜止自由滾下,忽略小球經(jīng)過O點時的機械能損失,以v、S、a、E0、分別表示小球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和動能四個物理量的大小.下列四個圖象中能正確反映小球自M點到N點運動過程物理量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的圖像有()

  A、有四個B、有三個C、有兩個D、只有一個

  7、如圖所示,AB板長為,端放有質(zhì)量為的小物體(可視為質(zhì)點),物體與板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開始時板水平,若繞A緩慢轉(zhuǎn)過一個小角度的過程中,物體始終保持與板相對靜止,則這個過程中()

  A.摩擦力對做功

  B.摩擦力對做功

  C.摩擦力對做功為零D.支持力對做功為

  8、如圖所示,豎直輕彈簧下端固定有水平地面上,質(zhì)量為的小球從輕彈簧的正上方某一高處自由落下,并將彈簧壓縮,直到小球的速度為零.對于小球、輕彈簧和地球組成的系統(tǒng),在小球開始與彈簧接觸時起到小球速度變?yōu)榱愕倪^程中,有()

  A.小球加速度逐漸增大B.小球的動能逐漸減小

  C.彈力對小球一直做負功D.小球所受的合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

  9.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木塊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質(zhì)量為的子彈以速度沿水平方向射中木塊,并最終留在木塊中與木塊一起以速度運動.已知當(dāng)子彈相對木塊靜止時,木塊前進距離L,子彈進人木塊的深度為s.若木塊對子彈的阻力視為恒定,則下列關(guān)系式中正確的是()

  A.B.

  C.D.

  10、如圖所示,一個質(zhì)量為的圓環(huán)套在一根固定的水平直桿上(環(huán)的內(nèi)徑略大于桿的直徑),環(huán)與桿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現(xiàn)給環(huán)一個向右的初速度,如果在運動過程中還受到一個方向始終豎直向上的力的作用,已知力的大小(為常數(shù),為環(huán)的運動速度),則環(huán)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假設(shè)桿足夠長)可能為()

  A.B.0C.D.

  二、實驗題(11題6分,12題10分,共16分)

  11.某中學(xué)實驗小組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功與速度的關(guān)系,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后沿木板滑行。打點計時器工作頻率為50Hz。

  (1)以下關(guān)于該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實驗時,應(yīng)先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后釋放小車

  B.每次都要把小車拉到同一位置再釋放小車。

  C.某同學(xué)在一次實驗中,得到一條記錄紙帶.紙帶上打出的點,兩端密、中間疏.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沒有使木板傾斜或傾角太小

  D.根據(jù)記錄紙帶上打出的點,求小車獲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以紙帶上第一點到最后一點的距離來進行計算

  (2)實驗中先后用同樣的橡皮筋1條、2條、3條……,并起來掛在小車的前端進行多次實驗,把第1次只掛1條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第2次掛2條橡皮筋時對小車做的功為2W,……;橡皮筋對小車做功后而獲得的速度可由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測出。根據(jù)第4次實驗的紙帶(如圖所示)求得小車獲得的速度為m/s(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若根據(jù)多次測量數(shù)據(jù)畫出的W-v圖象如圖所示,根據(jù)圖線形狀可知,對W與v的關(guān)系作出猜想肯定不正確的是。

  A.B.C.D.

  12.利用氣墊導(dǎo)軌驗證動能定理,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1所示:

 。1)實驗步驟:

  ①將氣墊導(dǎo)軌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高度不低于1m,將導(dǎo)軌調(diào)至水平。

 、谟糜螛(biāo)卡尺測量擋光條的寬度,

 、塾蓪(dǎo)軌標(biāo)尺(最小分度1mm)讀出兩光電門中心之間的距離s=cm。(導(dǎo)軌標(biāo)尺數(shù)字分別為20、21、80、81)

 、軐⒒瑝K移至光電門1左側(cè)某處,待砝碼靜止不動時,釋放滑塊,要求砝碼落地前擋光條已通過光電門2。

  ⑤從數(shù)字計數(shù)器(圖1中未畫出)上分別讀出擋光條通過光電門1和光電門2所用的時間。

  ⑥用天平稱出滑塊和擋光條的總質(zhì)量M,再稱出托盤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m。

 。2)用表示直接測量量的字母寫出下列所求物理量的表達式:

  ①滑塊通過光電門1和光電門2時瞬時速度分別為v1=和v2=。

  ②當(dāng)滑塊通過光電門1和光電門2時,系統(tǒng)(包括滑塊、擋光條、托盤和砝碼)的總動能分別為EK1=和EK2=。

 、墼诨瑝K從光電門1運動到光電門2的過程中,外力對系統(tǒng)做的總功W=(重力加速度為g)。

  (3)如果W,則可認為驗證了動能定理。

  三、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計36分,解答時請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

  13、(12分)如圖所示,MPQ為豎直面內(nèi)一固定軌道,MP是半徑為R的1/4光滑圓弧軌道,它與水平軌道PQ相切于P,Q端固定一豎直擋板,PQ長為s。一小物塊在M端由靜止開始沿軌道下滑,與擋板只發(fā)生一次彈性碰撞(沒有能量損失)后停在距Q點為L的地方,重力加速度為g。求:

 。1)物塊滑至圓弧軌道P點時對軌道壓力的大小;

 。2)物塊與PQ段動摩擦因數(shù)μ的可能值。

  14、(12分)如圖所示為修建高層建筑常用的塔式起重機.其額定功率P=60Kw,在起重機將質(zhì)量的重物豎直吊起的過程中,重物由靜止開始向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當(dāng)起重機輸出功率達到其額定功率時,保持該功率直到重物做的勻速運動.取,不計其他能量損失.求:

  (1)重物做勻加速運動所經(jīng)歷的時間t1

  (2)若從起重機達到其額定功率計時,再經(jīng)過t2=10s重物達到速度,求這10s內(nèi)重物上升的高度h

  15、(12分)如圖所示,質(zhì)量m的小物塊從高為h的坡面頂端由靜止釋放,滑到粗糙的水平臺上,滑行距離L后,以v=1m/s的速度從邊緣O點水平拋出,擊中平臺右下側(cè)擋板上的P點.以O(shè)為原點在豎直面內(nèi)建立如圖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擋板形狀滿足方程(單位:m),小物塊質(zhì)量m=0.4kg,坡面高度h=0.4m,小物塊從坡面上滑下時克服摩擦力做功1J,小物塊與平臺表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1,g=10m/s2.求

 。1)小物塊在水平臺上滑行的距離L;

  (2)P點的坐標(biā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