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Ⅰ卷(選擇題共52分)
一、本題共13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5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1.關(guān)于時刻和時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時刻表示時間很短
B.“現(xiàn)在什么時間了?”這里的“時間”指的是時刻
C.“7:45上課”中的“7:45”表示時刻
D.1分鐘只能分成60個時刻
2.下列情形中的物體,可以看作質(zhì)點的是
A.跳水冠軍郭晶晶在跳水比賽中
B.一枚硬幣用力上拋,猜測它落地時正面朝上還是反面朝上
C.花樣滑冰運動員在比賽中
D.奧運冠軍邢慧娜在萬米長跑中
3.對于勻減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運動的速度方向一定與加速度方向相反
B.物體運動的速度逐漸減小,加速度也逐漸減小
C.物體的加速度在計算中一定取負值
D.物體的加速度在計算中可能取正值,也可能取負值
4.關(guān)于物體運動的速度和加速度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加速度越大,則物體的速度也越大
B.物體的速度變化越大,則加速度越大
C.物體的速度變化越快,則加速度越大
D.物體的速度變化率越大,則加速度越大
5.小球從空中自由下落,與水平地面相碰后彈到空中某一高度,
其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取g=10m/s2,則小球
A.下落的大速度為5m/s
B.第反彈的初速度大小為3m/s
C.能彈起的大高度為0.45m
D.能彈起的大高度為1.25m
6.一質(zhì)點的位移s與時間t圖象如圖所示,能正確表示該質(zhì)點的v—t圖象的是下圖中的
7.一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時刻的速度大小為4m/s,1s后速度的大小變?yōu)?m/s。在這1s內(nèi),該物體的
A.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8mB.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
8.當t=0時,甲乙兩汽車從相距70km的兩地開始相向行駛,它們的v—t圖象如圖所示,忽略掉頭所需時間,下列對汽車運動狀況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在第1小時末,乙車改變運動方向
B.在第2小時末,甲乙兩車相距10km
C.在前4小時內(nèi),乙車運動加速度的大小總比甲車的大
D.在第4小時末,甲乙兩車相遇
9.一個物體做單向直線運動,它走完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是12m/s,走完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6m/s,則它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12m/sB.9m/sC.8m/sD.6m/s
10.一個物體沿傾角為600斜面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到達斜面底端用了3s,速度達到4m/s;接著在水平面上由于摩擦力作用而做勻減速運動,3s后速度減為零。假設(shè)物體從斜面轉(zhuǎn)到水平面時速度大小不變,則整個過程中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為
A.2m/sB.3m/sC.m/sD.m/s
11.關(guān)于自由落體運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自由落體運動是豎直方向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B.前3s豎直方向的位移只要滿足x1∶x2∶x3=1∶4∶9的運動一定是自由落體運動
C.自由落體運動在開始的連續(xù)三個2s內(nèi)的位移之比是1∶3∶5
D.自由落體運動在開始的連續(xù)三段位移所用時間分別為1s、2s、3s,這三段位移之比是13∶23∶33。
12.一個小物體從光滑斜面上由靜止開始下滑,在
它通過的路徑中取AE并分成相等的四段,如
圖所示,vB表示B點瞬時速度,v表示AE段的
平均速度,則vB和v的關(guān)系是
A.vB=vB.vB>v
C.vB<vD.以上三個關(guān)系都有可能
13.某人在室內(nèi)以窗戶為背景攝影時,恰好把窗外從高處落下的一個小石子攝在照片中,已知本次攝影的曝光時間為0.02s,量得照片中石子運動痕跡的長度為1.6cm,實際長度為100cm的窗框在照片中的長度為4cm。憑以上數(shù)據(jù),你知道這個石子闖入鏡頭時已經(jīng)運動了多長時間嗎?(g=10m/s2)
A.1sB.2sC.3sD.4s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8分)
二、本題共有4小題,每空4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題中的橫線上。
14.物體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第1s內(nèi)的位移為2m,則第1s末的速度為_______m/s,加速度為_______m/s2。
15.汽車以10m/s的速度行駛,剎車后獲得2m/s2的加速度,則剎車后6s內(nèi)的位移為_______m。
16.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列車出站時,車頭經(jīng)過站臺上的某人面前時速度為1m/s,車尾經(jīng)過此人面前時速度為7m/s,若此人站著一直未動,則車身中部(中點)經(jīng)過此人面前時的速度是_______。
17.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小車帶動紙帶通過打點計時器,打出的部分計數(shù)點如圖所示,每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三個點未畫出來,打點計時器使用的是50Hz的交流電源。打點計時器打計數(shù)點“6”時,小車的速度是_______m/s。(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三、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解答應(yīng)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
18.某飛機的起飛速度是60m/s,在跑道上可能產(chǎn)生的大加速度為4m/s2,該飛機從靜止到起飛需要跑道的小長度是多少?
19.物體從某高處自由下落,它在落到地面前1s內(nèi)共下落35m。求物體下落時的高度及下落時間。(g=10m/s2)
20.一輛值勤的警車停在公路邊,當警員發(fā)現(xiàn)從他旁邊以v0=10m/s的速度行駛的貨車嚴重超載時,決定前去追趕,經(jīng)過t0=5s后警車發(fā)動起來,并以a=2m/s2的加速度做勻加速運動,但警車的行駛速度必須控制在vm=72km/h以內(nèi),問:
、啪嚢l(fā)動后,經(jīng)多少時間警車與貨車達共同速度?
⑵警車發(fā)動后,經(jīng)多少時間達到其大速度?
、蔷嚢l(fā)動后要多長時間才能追上貨車?
21.如圖所示,圖A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聲波測速儀測量車速的示意圖,測速儀發(fā)出并接收超聲波脈沖信號,根據(jù)發(fā)射和接收到的信號間的時間差,測出被測物體的速度。圖B中P1、P2是測速儀發(fā)出的超聲波信號,n1、n2分別是P1、P2由汽車反射回來的信號,設(shè)測速儀勻速掃描,P1、P2之間的時間間隔∆t=1.0s,超身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是v=340m/s,若汽車是勻速形駛的,則根據(jù)圖B可知,汽車在接收到P1、P2兩個信號之間的時間內(nèi)前進的距離是多少米?汽車的速度是多少?(此題計算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二】
第Ⅰ卷選擇題(48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至少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
對但選不全的得2分,選錯或不選的得0分)
1.兩個點電荷A和B距離恒定,當其它點電荷移到A、B附近時,A、B之間的庫侖力將
A.可能變大B.可能變小C.一定不變D.不能確定
2.電場中有一點P,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放在P點的點電荷的電荷量減半,則P點的場強減半
B.若P點沒有試探電荷,則P點的場強為零
C.P點的場強越大,則同一電荷在P點受的電場力越大
D.P點的場強方向為試探電荷在該點的受力方向
3.關(guān)于靜電平衡狀態(tài)導(dǎo)體的說法正確的是
A.處于靜電平衡狀態(tài)的導(dǎo)體內(nèi)部有電荷,只是電荷靜止不動
B.處于靜電平衡狀態(tài)的導(dǎo)體,內(nèi)部場強處處為零
C.只要導(dǎo)體內(nèi)部沒有電荷定向移動,導(dǎo)體就達到了靜電平衡狀態(tài)
D.原來不帶電的導(dǎo)體放入電場后才會成為靜電平衡狀態(tài)導(dǎo)體
4.如圖所示為某電場中的幾條電場線和等勢面,一重力不計的帶電粒子在電場中沿AB曲線運動,先后經(jīng)過A、B兩點,由此判斷
A.此粒子一定帶負電
B.此粒子的電性無法判斷
C.經(jīng)過A、B兩點時粒子的加速度aA>aB
D.經(jīng)過A、B兩點時的速率vA>vB
5.如圖所示,一電子沿Ox軸射入電場,在電場中的運動軌跡為OCD,已知,電子過C、D兩點時豎直方向的分速度為vCy和vDy;電子在OC段和OD動能變化量分別為△Ek1和△Ek2,則
A.B.
C.D.
6.做電學實驗時經(jīng)常用到電阻箱,關(guān)于電阻箱內(nèi)的電阻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以下猜測可能正確的是
A.純銀B.純銅C.石墨D.某些金屬的合金
7.一平行板電容器充電后與電源斷開,負極板接地,在兩極板間有一正電荷(電量很小)固定在P點,如圖所示.以E表示兩極板間的場強,U表示電容器的電壓,ε表示正電荷在P點的電勢能,若保持負極板不動,將正極板移到圖中虛線所示的位置,則
A.U變小,E不變B.E變大,ε變大
C.U變小,ε不變D.U不變,ε不變
8.現(xiàn)用穩(wěn)壓電源和三根電阻絲R1、R2、R3來加熱一桶水,三根電阻絲采用如圖所示的幾種連接方式,則供熱快的是
9.如圖所示,閉合電鍵S,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移至中點時a、b、c三盞燈的亮度相同,若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不斷下移,三盞燈的亮度亮的是哪一盞?(假設(shè)三盞燈都沒有燒壞)
A.a(chǎn)燈B.b燈
C.c燈D.無法判斷
10.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容器C的上極板帶正電
要使上板仍帶正電且電量增大,則可以增大電阻
A.R1B.R2
C.R3D.R4
11.如圖所示,甲、乙為兩個獨立電源的路端電壓與通過它們的電流I的關(guān)系圖象,下列說法中正確是
A.路端電壓都為U0時,它們的外電阻相等,
B.電流都是I0時,兩電源的內(nèi)電壓相等
C.電源甲的電動勢大于電源乙的電動勢
D.路端電壓都為U0時,電源甲的效率小于電源乙的效率
12.空間存在兩個帶等量同種正電荷量Q的小球,相距為L,如圖所示.現(xiàn)引入一個點電荷到其產(chǎn)生的電場中,若引入的點電荷的帶電性質(zhì)、初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等滿足一定條件.則引入的點電荷可能做的運動是
A.勻加速直線運動B.往復(fù)運動
C.勻變速曲線運動D.勻速圓周運動
第Ⅱ卷非選擇題(52分)
二.實驗題(本題共2小題,共10分,把每小題的正確答案填寫或畫在答題紙的對應(yīng)位置上)
13.(4分)有一電壓表的量程為3V,內(nèi)阻為900Ω,由于沒有電流表,需要將其改裝成一個量程為0.6A的電流表,則應(yīng)該聯(lián)一個阻值為Ω的電阻,當用改裝好的電流表測某一電流時,指針的讀數(shù)為1.2V,則對應(yīng)的電流為A.
14.(6分)一個未知電阻Rx,阻值大約為10k—20k,為了較為準確的測定其電阻值,實驗室中有如下器材:
電壓表V1(量程3V、內(nèi)阻約為3k)
電壓表V2(量程15V、內(nèi)阻約為15k)
電流表A1(量程200A、內(nèi)阻約為100)
電流表A2(量程5mA、內(nèi)阻約為10)
電流表A3(量程0.6A、內(nèi)阻約為1)
電源(電動勢為3V,內(nèi)阻不計)
滑動變阻器R的大阻值為200
開關(guān)S、導(dǎo)線等
a.在實驗中電壓表應(yīng)選,電流表應(yīng)選.
b.為了盡可能減少誤差,請你在虛線框中畫出本實驗的電路圖.
c.用本實驗方法測出的電阻值比真實值偏(填“大”或“小”)
三.計算題(本題共4小題,共42分.要求解答時應(yīng)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
要的演算步驟.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解答過程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只寫出后
答案不得分)
15.(8分)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動勢E=10V,內(nèi)阻r=1Ω,電阻R1=3Ω,R2=6Ω,R3=1Ω.求:
(1)在a、b間接入一只理想的電壓表,它的示數(shù)為多大?
(2)在a、b間接入一只理想的電流表,它的示數(shù)為多大?
16.(10分)如圖所示,真空中水平放置的兩個相同極板Y和Y'長為L,相距d,在兩板間加上可調(diào)偏轉(zhuǎn)電壓U,一束質(zhì)量為m、帶電量為+q的粒子(不計重力)從兩板左側(cè)中點A以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射入電場且能穿出.
。1)證明粒子飛出電場后的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長線交于兩板間的中心O點;
。2)求兩板間所加偏轉(zhuǎn)電壓U的范圍.
17.(10分)有一用電器的銘牌上標明額定電壓為100V,額定功率因字跡不清而無法辨認,但該用電器有顯示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的裝置.現(xiàn)將該用電器與一阻值為0~100Ω的滑動變阻器連接后,接在輸出電壓為220V的電源兩端.
。1)為使用電器安全正常地工作,只能將用電器和滑動變阻器正確連接,試在圖中補充完整電路圖.
。2)在正確連接的電路中,當用電器正常工作時通過電源的電流強度為2.4A,試求用電器消耗的電功率.
18.(14分)如圖所示,板長為L的平行板電容器傾斜固定放置,極板與水平線夾角θ=300,某時刻一質(zhì)量為m,帶電量為q的小球由正中央A點靜止釋放,小球離開電場時速度是水平的,落到距離A點高度為h的水平面處的B點,B點放置一絕緣彈性平板M,當平板與水平夾角a=450時,小球恰好沿原路返回A點.求:
。1)電容器極板間的電場強度;
。2)平行板電容器的板長L;
。3)小球在AB間運動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