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練習題一
1.實現我國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徑是______與______相結合。2.我國封建社會的學校教育大體分為官學和______兩種。歐洲封建社會的兩種教育思想是______教育和騎士教育。
3.兩種對立的教學方法體系是______和______。
4.根據課程計劃以綱要形式編定的有關課程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是______。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______(或課堂教學)。
5.課的類型大致分為______課和______課兩大類。
6.教學是______和______共同組成的傳遞和掌握社會經驗的雙邊活動。
7.在學校教育過程中,學生是自我教育和發(fā)展的主體的主要表現是自覺性、______、______。
8.三結合教育一般是指學校、______和______的三結合教育。
9.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務是帶好班級,______。班主任有效地進行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是______。
10.人原始(或基本)的情緒有快樂、______、______和恐懼。
11.人的認識過程包括感知、______、______和想象。
12.空間知覺包括形狀知覺、大小知覺、______和______。
13.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的需要主要有生理、安全、社交、______、______等五個層次。
14.意志行動的心理過程一般包括______和______兩個階段。
15.直接興趣與引起______注意有密切關系;間接興趣與引起______注意有密切關系。
16.成敗歸因的兩個維度是______,四個方面因素是能力、______、運氣和______。
17.自由聯(lián)想與______是______治療的基本方法。
18.原型內化的教學要求之一是活動在言語水平上先______,以后再______。
練習題二
1.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及其______科學。近代早一部系統(tǒng)論述教育問題的專著是______。2.馬克思主義認為,教育起源于人類特有的______。歐洲奴隸社會曾出現過的兩種教育體系是斯巴達教育和______教育。
3.我國頒布的個現代學制是______學制,我國實行的個現代學制是______學制。
4.我國普通中學教育的任務是: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培養(yǎng)各行各業(yè)的______和為高一級學校輸送______。
5.學生既是教育的______,又是自我教育和發(fā)展的______。
6.教師的根本任務是______。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起______作用。
7.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______,特殊形式是______。
8.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______與受教育者已有______的矛盾。
9.課外校外教育的組織形式有______活動、______活動、個人活動。
10.“望梅止渴”屬于______信號系統(tǒng)的條件反射,“談虎色變”屬于______的條件反射。
11.思維的基本形式是概念______、______。
12.注意的品質特征有注意廣度______、______注意轉移等。
13.感覺閾限可分為______與______兩種。
14.神經系統(tǒng)的活潑型與______,安靜型與______氣質類型相對應。
15.智力的核心成分是______,智力的高級表現是______。
16.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動機水平______,有利于激發(fā)______。
17.智力技能的特點有:動作對象的______,動作進行的______,動作結構的______。
18.1948年(WHO)宣言指出健康應包括生理、______和______等幾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