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多年前,周武王消滅了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威德廣播四海。周武王經(jīng)常派使臣出使邊遠地區(qū),許多小國懾于武王的威名,先后派人到鎬京向他稱臣納貢。
當(dāng)時來自西方的一個使臣進貢了一條犬,叫做獒,獒體形龐大,威猛善斗,與周朝的犬大不相同,看到武王還會蹲下去行禮。武王很喜歡它,重賞了使者,以后天天喂養(yǎng)這條犬,簡直愛不釋手。
這件事被太保召公看見了,他覺得事情雖小,但是不可忽視。退朝以后,他寫了一篇《旅獒》呈給周武王,文中說:“德盛不狎侮。狎侮君子,罔以人心;狎侮小人,罔以其力……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意思是說:德行高尚的君王是不會輕視侮慢官員的,不然的話就沒有人替他竭心盡忠了;輕視侮慢百姓,人民就不會擁戴他……如果沉迷于女 色,就敗壞了高尚的德行;迷戀于自己所喜愛的物品,就會喪失進取的方向。
武王讀了《旅獒》,想到商朝滅亡的教訓(xùn),覺得召公的勸告是對的,于是把收到的貢品分賜給諸侯和有功之臣,自己則兢兢業(yè)業(yè)地致力于國家的治理和建設(shè)。
玩物喪志,的確是這樣的情況。時間就是生命,把時間放在玩樂上,而拋棄正業(yè),久而發(fā)展下去,結(jié)果是遺憾,一事無成,所有的抱負(fù),理想的目標(biāo)均成了泡影。這是對生命的不負(fù)責(zé)任,對自己人生目標(biāo)的放棄。所以為了以后不后悔,小朋友們可要多花些時間學(xué)習(xí)知識喲~
春秋時候,晉國世家趙氏滅掉了范氏。有人趁機跑到范氏家里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里吊著一口大鐘。鐘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背回自已家去?墒晴娪执笥种,怎么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后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錘子,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鐘聲不就等于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里偷鐘嗎?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么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斑,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就聽不進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鐘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鐘的響聲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響的。凡是客觀存在的東西,它不會依人的主觀意志而改變。有的人對對自己不利,或不喜歡的客觀存在,采取不承認(rèn)的態(tài)度,以為這樣做,它就不存在了,這和“掩耳盜鈴”一樣,都是極端的主觀唯心主義——唯我論的表現(xiàn)。小朋友們,可千萬不要做這樣的人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