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電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是世界現(xiàn)代電影影響力的導演之一。1947年,他執(zhí)導的電影《開往印度的船》殺青后,出道不久的伯格曼自以為是,感覺良好,認定這必將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杰作。他甚至狂妄地說:“不準剪掉其中任何一尺!辈⑶疫B試映都沒舉行,就匆忙地首映。結(jié)果讓他后悔莫及,拷貝出了重大事故,首映徹底失敗。
伯格曼借酒澆愁,不省人事,第二天他在一幢公寓的臺階上醒來,看著報紙上的影評,痛心疾首。就在此時,他的朋友笑容可掬地出現(xiàn)了,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話:“明天照樣會有報紙!边@是一種標準的西方式幽默。
此話給伯格曼深深安慰。明天照樣會有報紙,冷言譏語很快都會過去的,你應爭取在明天的報紙上寫下最新最美的內(nèi)容。伯格曼從失敗中認清了自己。在下一部電影的制作中,他表現(xiàn)得十分勤勉,只要有空就去錄音部門和沖印廠,學會了與錄音、沖片、印片有關(guān)的一切,還學會了攝影機與鏡頭的知識。一代電影大師就這樣邁上了成功之路。
我的手指還能活動;
我的大腦還能思維;
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
我有愛我和我愛著的親人與朋友。
“霍金先生,盧伽雷病已經(jīng)將你永久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為命運讓你失去很多的出路嗎?”在一次學術(shù)報告后,一名記者對數(shù)學大師提出這樣的問題。大師的臉上充滿微笑,用他還能活動的3根手指,艱難地叩擊鍵盤后,顯示屏上出現(xiàn)了上面四段文字。
3根手指和一個能思維的大腦是霍金身上惟一能動的部件。這個人生的斗士,這個智慧的英雄,除了他超人的意志之外還靠什么?靠的是愛,還靠的是高科技。沒有愛他的人的照顧,盧伽雷病是不會讓他活到今天的,也許他在生病之初就與世長辭了。奧斯特洛夫斯基全身不能動彈,但可以說話,才得以口述完成他的巨著。我國史學大師陳寅恪的巨著《柳如是別傳》和哲學家馮友蘭的巨著《中國哲學史新編》,也都是著者在雙目失明或雙目視物不清的情況下全憑口述而“寫”出來的。
可霍金只有僅僅3根能微弱活動的手指和一雙不會說話的眼睛,沒有計算機,他怎么去表達他的思想;還能將他的智慧發(fā)揮出來嗎?沒有發(fā)達的醫(yī)學,他僅僅能活動的3根手指如何總能動彈?沒有強大的經(jīng)濟支持,他微弱的3根手指又如何能產(chǎn)生偉大的學問?成功的喜悅,勝利的光環(huán),常常會令人忘乎所以,但是,我們永遠不應該忘記那些幫助過自己的人。
所以,這個如今完全可以驕傲地面對人生的人,他在回答完那位記者的提問后,又艱難地打出了第五句話:“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