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zhàn)時,德國納粹為了增加取勝的籌碼,投入了巨大的科技力量研究核武器。核原料的巨大能量在當時已經被很多科學家發(fā)現,當然也包括愛因斯坦,他希望美國也能投入核武器的研究,否則一旦納粹研究出了核武器,美國就會處于弱勢。
愛因斯坦決定去面見當時的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見到羅斯福后,愛因斯坦說了許多核原料的知識,可羅斯福根本就聽不進他那些科學理論,草草地應付了幾句就對愛因斯坦下了逐客令。愛因斯坦雖然沒有說服羅斯福,但并沒有沮喪,更沒有氣憤,相反,他覺得之所以沒能說服羅斯福,主要責任還在于自己,羅斯福身為美國總統(tǒng),又哪會對那么細致的科學理論有興趣呢?他關心的是政治大局。
愛因斯坦決定再次面見羅斯福,這次,他不再對羅斯福講科學理論了,而是對羅斯福說了一個英法戰(zhàn)爭時期的故事:拿破侖長久以來都只注重陸地戰(zhàn)爭,雖然他所向披靡,可在和英國的海戰(zhàn)對決中卻連連戰(zhàn)敗。后來拿破侖手下一個名叫富爾頓的年輕人發(fā)明了一種戰(zhàn)船,用上這種戰(zhàn)船一定可以打敗英國,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提供給拿破侖,希望拿破侖能按照這個辦法制造輪船,可是拿破侖對那個新發(fā)明很沒興趣,當然也就沒有采納,終錯過了戰(zhàn)勝英國的戰(zhàn)略良機。
羅斯福聽了這個故事后,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撥出巨款,請了當時世界上優(yōu)秀的科學家來研究,結果很快取得進展,核武器的誕生為提早勝利結束法西斯戰(zhàn)爭做出了巨大貢獻。
事后,愛因斯坦因為成功說服羅斯?偨y(tǒng)被人稱為“有口才的科學家”,不過他本人卻經常開玩笑地說:“我不是口才好,而是歷史知識掌握得好,我有幸的一件事情就是給羅斯福總統(tǒng)上了一堂歷史課!”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曾經說過:“即使把我扔到沙漠里,只要有商隊路過,我照樣可以成為百萬富翁,沒辦法,我就是這樣的人!
讓我們看一看,他是怎樣賺到生命中后兩筆錢的。
菲勒活了77歲,臨死前,他讓秘書在報紙上發(fā)布了一條消息,說他即將去天堂,愿意給失去親人的人帶口信,每人收費100美元。這一看似荒唐的消息,引起了無數人的好奇心,結果他賺了10萬美元。如果他能在病床上多堅持幾天,賺得還會更多。
他的遺囑也十分特別,他讓秘書登了一則廣告,說他是一位紳士,愿意和一位有教養(yǎng)的女士同臥一個墓穴。結果一位貴婦人愿意出資5萬美元和他一起長眠。
他那別具匠心的碑文,正好點破了他如何不斷地在平凡中創(chuàng)造奇跡的秘密——“我們身邊并不缺少財富,而是缺少發(fā)現財富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