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國家的航海大發(fā)現(xiàn)將之前隔絕的世界聯(lián)系為一個整體,西方也借此打開了國際市場,中國也不例外。
由于英國的貿易逆差,英國開始傾銷鴉片。愛國官員林則徐開展了虎門銷煙,致使英國有借口入侵中國。這里面的考點,鴉片戰(zhàn)爭的導火索是:虎門銷煙。
1840年英國艦隊沿兩廣一帶海岸北上,經福建、浙江就到了上海。上海是長江的入?,值此英國艦隊便溯流而上,到了當時南方最為富庶的重鎮(zhèn)--南京城。于是在歷史書上出現(xiàn)了這樣一句話“英國艦隊揚言炮灰南京城,清政府投降”。于是在南京簽訂了《南京條約》
《南京條約》使我們開始了半殖民半封建社會,同時也破壞了兩廣一帶的小農經濟。1851年,廣西金田村爆發(fā)了太平天國運動,洪秀全領導拜上帝教從廣西一路殺到南京并定都。后因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導致起義最終失敗。
1856年,由于列強不滿足于自己的既得利益,又爆發(fā)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這次的主導者是英法聯(lián)軍。他們沿著海岸線繼續(xù)北上,到了從黃海進入到了渤海,然后天津登陸,到了北京。清政府難以招架,皇室西逃,簽訂了《天津條約》《北京條約》。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使中國人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中蘇醒,展開了“洋務運動”。但是洋務運動只學習西方的語言和技術,對于深層次的體制卻不觸碰,最終只能以失敗告終。
在洋務運動的四年后,日本開始了明治維新,雖晚于中國卻更加徹底。脫亞入歐,短時間內便強大起來了。1894年,在中國近代史難得平靜的三十年后,日本開始向他之前的老師——中國發(fā)起挑戰(zhàn)。1895年,李鴻章赴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對于中國的影響十分巨大,在國內層面,農民打出“扶清滅洋”的口號開始義和團運動;精英階層“公車上書”后開始了百日維新,均已失敗告終。在國外的層面里,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華。次年,我們簽訂了《辛丑條約》。這也標志著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例題
火燒圓明園的破壞者是誰?( )
A.義和團
B.日本
C.英法聯(lián)軍
D.八國聯(lián)軍
【答案】C。解析: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英、法組成聯(lián)軍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咸豐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聯(lián)軍攻入北京。從第二天開始,軍官和士兵就瘋狂地進行搶劫和破壞。因此本題答案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