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和期末復習考試,學生的身心疲憊,寒假對于他們來說是難得的調整期,應充分休息,好好放松。應該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證孩子的睡眠,每天必須保證10小時的睡眠.晚上9點睡覺,第二天7點起床.搞些有意義的活動。比如:晨練,帶孩子跑跑步;雙休日,帶孩子打打球,看看電影,也可以一家人去公園、游樂場或城市近郊玩玩。讓他精神飽滿,快快樂樂地投入到下學期的學習生活。
其次,可以安排一些學習內容,但應該注意科學性,要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并且必須以不加重學生的負擔、不傷害孩子身心健康為前提。對學習的安排,應該以注重自主學習,學習內容要適量,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探究的精神。比如,每天上午半個小時溫習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半個小時溫習學過的語文知識.半個小時溫習學過的英語知識.以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利用雙休日,還要引導孩子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多和人交往,多讀書,和孩子多交流看過的電影、電視、書籍以及對某些事物的看法等。把他們當作小大人一樣,少些束縛和管教,以引導為主,讓他們自己做決定,在前進的道路上也可能走一些彎路。他們一旦掌握了自我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主動權,就會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從而發(fā)揮出更大的潛能。
每天堅持下列時間安排,我相信您的孩子一定會過一個輕松快樂的寒假.同時也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生活健身的好習慣.
早晨7點起床,不睡懶覺,在小區(qū)里,大人帶著孩子跑步半小時.稍稍休息5分鐘后,.用25分鐘進行洗涮.8點到9點半開始溫習功課,一是,半小時數(shù)學,比如,每天堅持5分鐘時間,聽算20以內的加減法題30道.然后按順序溫習數(shù)學書上的內容;二是,半小時語文,比如,聽寫語文生字表20字,必須在田字格內寫好.然后朗讀課文.;三是,半小時英語,按順序大聲朗讀英語課文..9點半到10點半,運動健身,10點半到11點半,自由活動時間,做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事情.11點半到2點,休息等待吃午飯..午飯后一定午休.2點到3點,朗讀詩詞歌賦,3點到4點,自由活動時間.做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事情.4點到5點,運動健身.5點到六點,看少兒節(jié)目.6點到8點半和父母交流時間.8點半到9點,洗刷.9點開始睡覺.
就數(shù)學而言,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加強訓練:
1、仔細查卷子上的錯題并改正。
2、每天口算30道題(按照每分鐘10道的速度進行)。并寫在橫格本上。
3、背誦數(shù)學書中的20以內的加、減法表。
4、圖畫式應用題要求:
。1)看懂題意;
(2)用文字完整敘述題意(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
。3)列式計算;
(4)檢查結果是否符合題意.(例如數(shù)學期末試卷應用題的第3題的問題是"還要植多少棵樹?"有的學生列式為:10+4=14(棵),這樣的結果不符合題意,所以錯了.)
。5)寫好答句。
5、認識圖形(含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
。1)已學過的立體圖形有:長方體、正方體、圓柱與球。
(2)已學過的平面圖形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
。3)加強對實物圖形的認識和畫在圖紙上的圖形的認識。
6.找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
例如:買一斤西紅柿1.5元,10元錢購買6斤嗎?
解決的方法是:買2斤,用3元;買6斤里有三個2斤,要用三個3元,就是9元。因為10元>9元,所以夠買。你還想到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找到一個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就解決一個,把解決問題的想法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