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六:端午節(jié)吃粽子作文800字
盼望著,盼望著,在焦急的等待中,端午節(jié)終于到了!我們?nèi)覜Q定去定安,過那里的美食節(jié),嘗嘗那里的美食。
美食一條街熱鬧非凡。人頭攢動,熙熙攘攘;來往人流,絡繹不絕。
在一個傳統(tǒng)的小食店,媽媽和一個老婆婆商討價錢。老婆婆要賣25元一個,媽媽說要20元一個。后,以20元一個成交。媽媽買了十個粽子。
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一個粽子,定安的粽子真香!打開包粽子的芭蕉葉,一股濃香夾雜著芭蕉葉的清香撲面而來,方錐四角形的粽子,呈碧綠碧綠的顏色。我慢慢地品著粽子,糯米又粘又軟,豬肉嚼勁十足,鴨蛋黃粉脆而鮮,口感太棒了。
我贊不絕口地說:"定安的粽子太好吃了!"
老婆婆說:"那當然了,我家的粽子是真正的定安粽子!老招牌了,要不然我為什么賣這么貴?"
品著這么好吃的粽子,我當然想知道,這個定安肉粽是怎么做的。
阿婆告訴我們,定安的粽子,主料是精白的糯米。餡料是長方形的、新鮮的、肥瘦相間的豬肉,或是切成大塊狀的豬腳。這種豬是定安特有的黑毛豬,這種豬不是圈養(yǎng)催肥的,而是放在野外,半野生狀態(tài)長大的。每一個粽子里都有一個鴨蛋黃,吃起來粉潤流油。煮粽子是要不斷加柴加水,要煮十多個小時。這樣煮出來的粽子才夠香、夠味。
定安肉粽的特點是:軟綿、濃香、味透、餡多,食而不膩。
這次端午節(jié),我真是太開心了!就連我平常喜愛吃的騎樓小吃,都沒有定安肉粽那么好吃。下次端午節(jié),我一定再來定安。
篇七:慶祝端午節(jié)作文800字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放假六天,我們有幸回到老家,這是我自出生以來在家鄉(xiāng)度過的第一個端午節(jié)!
離家門口還好遠呢,我就發(fā)現(xiàn)院門上插著一大把碧綠秀頎的艾葉,媽媽說門口插艾草是多年以來老家人端午節(jié)的風俗,據(jù)說艾葉能灸百病,而且還能防止毒蟲入屋。一進廚房,就聞見粽葉的清香和糯米的味道,哦,原來是外公外婆正在有條不紊地包粽子啊。青青的大竹葉,紅紅的豆沙餡,還有白白的浸糯米,一看就能勾起人的食欲。只見外婆手腳麻利,將粽葉卷成一個錐形,滿滿一勺的糯米灌滿粽葉的三分之一,然后再放三分之一的粽餡,接著又將空著的地方用糯米填滿,再拿剩余的粽葉把上面的缺口一蓋,多余的竹葉就順著粽子的邊沿慢慢繞過去,直至整個粽身被服服帖帖的包裹起來,后,細長的棕櫚葉派上了關鍵的用場,它就是*粽子好的天然的繩子——之后,一個小巧玲瓏結結實實的粽子就完成了。粽餡分好多種,根據(jù)個人的口味添加,咸的有腌肉和香腸,甜的有蜜棗和豆沙。
我想:這還不容易嗎?我胸有成竹的提出了要幫外婆包粽子,我試著包了幾個,但是粽子一到我手上就不那么乖巧聽話了,不是餡料放的太多就是糯米外泄,而且由于*的力度不夠,所以,我包出來的粽子顯得是那么的笨拙無形,外表很難看,動作不麻利沒有外婆包的好看,也沒外婆包得嫻熟,后想想還是放棄吧!
中午時分,太婆手里端著一口碗過來了,我很好奇的問她碗里是什么東西,太婆邊告訴我這是雄黃酒邊拿艾草蘸著雄黃酒灑到我和弟弟的身上,還有院子屋里的每個角落。媽媽給我解釋說雄黃酒有辟邪和殺毒的功效,在孩子的身上噴灑雄黃酒的寓意是讓孩子遠離邪氣,順利成長的意思。
我只知道端午節(jié)和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沒想到老家的端午節(jié)還有那么多風俗啊,真的很有意思!
幾個小時之后,噴香的粽子就上桌了,就著可口的蔬菜點心,品嘗著家鄉(xiāng)的美食美味,大人們談笑風生,孩子們嬉戲玩耍,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
難忘老家之旅,難忘端陽佳節(jié)!
篇八:端午節(jié)的作文800字
今天我讀了一篇叫做《屈原投江》的文章,讀完以后我有很大的感想。
屈原是楚國貴族中的杰出人才。精通歷史、文學與神話,洞悉各國形勢和治世之道;人聰明,口才好。司馬遷《史記》說他是“博聞強志”,“嫻于辭令”。20多歲就做了楚懷王的左徒。左徒比楚國的令尹只低一級,他對內(nèi)和楚王討論國家大事,發(fā)布號令,對外接待賓客,應付諸侯。楚王很信任他,還讓他草擬法令,又讓他出使齊國,聯(lián)合齊國反抗秦國。足見屈原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但他的改革精神和措施,卻招來了楚國貴族大臣們的反對和嫉妒。反對者的代表就是楚懷王的寵妃鄭袖、兒子子蘭和上官大夫靳尚。這批人目光短淺,妒賢害能,只想維護自己的貴族特權,卻把國家的長遠利益置之腦后?墒撬麄兊臋鄤莺艽,整天圍在楚懷王身邊,左右懷王的言行。昏憒的楚懷王,聽信了讒言,漸漸疏遠了屈原。
于是,就有了屈原投江的一幕。
好死不如賴活,寧可站著死也不跪著生,兩種態(tài)度都沒有錯的,不過現(xiàn)在看來更多的還是政治意義上的影響大一些,但也不能僅僅就當這是一場政治秀。死了名垂千古,不死就算他寫出了離騷還是無用文人一個,往身后來看,死的卻也值得。還有個問題,就是既然戰(zhàn)國七雄都是屬于華夏中國,那后世效忠哪個國家不都一樣嗎;貋砜纯辞x騷之所以成為后世的榜樣,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他愛國投江的影響使人們衍生的了解并愛好,其實同時代的宋玉等人寫的也很好,為什么就比屈原名氣小呢?政治跟文學結合起來了啊。還有一個就是氣質(zhì)問題了,屈原愛國,所以寫成離騷,如果他不愛國,或者說不愛的那么強烈,不去投江,也就不會寫出那么好的作品了。有句話叫做: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因為楚國滅亡的冤,而楚人性格上也比較強硬,現(xiàn)在的楚地有人說土話“不知周,大概那時候流傳下的。我覺得屈原的死,也正好是一個心理上的刺激,所以秦朝滅的也那么快,敗也由楚。
有些人沒事就說什么屈原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
*的人,不管出與什么樣的原因,都很難聯(lián)想到偉大,就算他愛國.....
當你看到有這樣一個節(jié)日,一定非常驚訝。是啊,那么多的節(jié)日:“兒童節(jié)”、“勞動節(jié)”、“圣誕節(jié)”、“婦女節(jié)”、“國慶節(jié)”、“端午節(jié)”……應有盡有,可還從來沒有聽說過“泡泡節(jié)”呢?想知道嗎?請走進我們的校園,你就恍然大悟了。
在我們學校,你總會看見有一些孩子,在廊子上吹泡泡,他們把泡泡“呼哧呼哧”地吹上天,泡泡便隨著風兒飄動。于是,許多泡泡緩緩地升上天空,然后又慢悠悠地飄落下來,在泡泡自己控制不了自己時,“啪”地一聲,盡管聲音極小,泡泡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然后,許多新的泡泡又從我們的“嘴里”誕生了,在孩子們歡快地“吹促”下,它們一個個興高采烈地飛上了天……下課時,我們就會看見滿天的泡泡飄浮在空中。那泡泡總是一群群的,還有各種怪異的形狀:有愛心形的,有橢圓形的,有長方形的,有“8”字形的……五彩繽紛,令人目不暇接,給了我們無盡的歡樂,無限的遐想……可是,老師卻把吹泡泡當作違紀的事情,從我們課桌里沒收了一只只孕育泡泡寶寶的“母親”,讓我們無比難過與遺憾。我覺得,學校里五彩斑斕的泡泡,是校園里一處美景,仿佛是春天里第一縷彩虹,盡管它們的生命短暫,卻充滿無比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