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按照市委提出近期在全市開展專項廉政教育活動的要求,學習了以張晶川違法違紀案件為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內容,增強拒腐防變能力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對廣大黨員干部的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努力提高各級黨員干部抵御風險和拒腐防變的能力。張晶川違法違紀案件為各級領導干部提供了很好的明斷得失的鏡子,作為我個人,也從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警示。思考這個典型案件,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認識。
一、領導干部必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
毛澤東同志指出: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內部。新時代的挑戰(zhàn)對領導的素養(yǎng)和領導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對社會的深刻變化,我們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切實把學習作為自己終身的任務,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積累,不斷優(yōu)化自己的知識結構。同時,堅定理想和信念,不斷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地位觀和權力觀,忠實地踐行“三個代表”,筑牢思想上的防線,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二、領導干部背離黨的宗旨,必然會走向人民的對立面。這些違紀違法案件反面典型人物,喪失理想信念,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影響,自恃自己曾經作出貢獻,將人民賦予的權力變?yōu)橹\取私利、貪污受賄的便利工具,違法犯罪,走到人民的對立面。他們的可悲下場,警示我們每個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一定要樹立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思想,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畢生追求,要不斷加強世界觀、人生觀的改造,不斷加強學習,讓自己的思想和靈魂得到凈化。
三、領導干部必須認識到“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要正確運用手中的權力,要自覺接受黨和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
張晶川從普通科員成長為一名黨的高級干部,也曾為人民做過一些有益的工作。但隨著權力和地位越來越高,周圍的贊揚和吹捧越來越多,他逐漸地不清醒了,把廉潔自律的要求和接受監(jiān)督的要求置于腦后,逐漸開始用手中的權力謀取私利,最終從一個黨的高級干部蛻化變質為人民的罪人。張晶川的落馬,可清楚地看到,他思想上的蛻變始于思想防線的崩潰,由生活作風的失檢,到想方設法以權謀私,逐步發(fā)展到經濟上貪得無厭,政治上與黨離心離德,最后一步一步走向毀滅之路。
古人言:“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一個人面對各種誘惑,的敵人是自己,要經得住考驗,邁得過關口,張晶川走向自我毀滅,再次印證了這樣一條真理:權力失去監(jiān)督必然導致腐敗。領導干部作為組織的一員,既有監(jiān)督的權利,也有接受監(jiān)督的義務,既是監(jiān)督者,又是被監(jiān)督對象。身為領導干部,應該明白這樣一個道理:自己不論在工作上取得多大的成績,都應首先歸功于黨,歸功于組織,任何人離開了黨的組織,離開了領導集體,離開了人民群眾的支持,終將一事無成。我們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的大小與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是密切相聯(lián)的。無論在什么崗位上掌權、用權,都要想人民群眾所想,急人民群眾所急,辦人民群眾所需,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堅定不移地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無私無畏地同一切損害群眾權益的現(xiàn)象作斗爭,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
四、領導干部必須帶頭加強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我們黨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民謀利益,能不能正確對待名、權、位,是對領導干部十分現(xiàn)實的考驗。領導干部只有嚴于律己,在勤政廉政上作表率,才能把一個單位的風氣樹起來。如果凌駕于組織和群眾之上,搞以權謀私、權錢交易,貪圖美色,最終會在權力、金錢和美色考驗面前跌跤翻船。
【篇二】
為了進一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xx大報告中提出的“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水平”,“持之以恒正風肅紀”的要求,進一步發(fā)揮典型警示震懾作用,江漢區(qū)紀委編印了“以案說紀”系列讀本,針對性強,以鐵的紀律轉化為黨員、干部的日常習慣和自覺行為,學習后結合平時工作以及針對春節(jié)前夕干部公款吃喝等問題,談以下幾點認識和感受:
首先,春節(jié)前夕干部公款吃喝是嚴重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觸碰六項禁令及“四風”問題特別突出的典型違規(guī)違紀事件。特別是在黨中央已經出臺的相應《規(guī)定》、《禁令》三聲五令組織學習教育下的情況下,在黨的xx大剛剛審議出臺《中共中央政治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的實施細則》之后,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領導干部這是絕對不容許的,也是絕對不能犯的政治錯誤。整個事件嚴重侵蝕了黨的肌體,嚴重破壞了黨群干群關系,嚴重損害了我們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作為一名江漢區(qū)的普通干部,一名普通黨員,在這個事件上感到蒙恥。那么繁重復雜的工作都沒能壓垮他們,為什么在守住底線廉潔自律上就不能對自己狠一點,嚴一點呢?我想歸根結底還是思想上的問題,作風上的問題,回頭看,我們黨中央制定出臺的這些《規(guī)定》還真的是我們每一位黨員的精神支柱和靈魂寶典,如果不及時警覺警戒,還真是后果不堪設想。
這段時間,我也在對照《條例》、《規(guī)定》、《禁令》,對照這個事件的危害性,查找自己是否有存在一些觸碰底線的言行傾向和隱晦的想法,不反思,不剖析還真的會放松警惕,我查找出自己有這樣幾點:一是,在朋友同事交往中,念舊情,有時候在交往方式中存在聚一聚來加固友情的念頭。二是,分管綜合辦和財務工作,還停留在制度文件文字依據(jù)上去審核防范問題,還沒能主動深入徹底的去查看,去實地經歷,缺失過程性監(jiān)管。
結合“以案說紀”系列讀本及春節(jié)前的事件,自己也有些反思,覺得對以下三點要即行即改:
一要,筑牢思想防線,把理想信念、四個意識、職業(yè)道德作為首位,充分認識到公款吃喝的危害和保持艱苦奮斗優(yōu)良傳統(tǒng)的重要性,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端正的工作態(tài)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
二要,進一步規(guī)范言行。在工作中,堅持“有利公務、簡化禮儀、務實節(jié)儉、杜絕浪費”等原則。個人生活中,不與人比富貴、比闊氣、比奢華,要精打細算,節(jié)約公共資源,以“關鍵少數(shù)”的自我嚴要求重克己做表率。
三要強化監(jiān)督監(jiān)管。先要自我警戒警惕隱形變異地思想和舉止,監(jiān)督防范身邊的親朋好友,同時對分管工作抓日常、緊盯關鍵,進一步加強監(jiān)督監(jiān)管力度。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坦坦蕩蕩為官。
最后,我想用清代一位廉潔官吏張伯行的一句話自勉:“一絲一粒,我之名節(jié);一毫一厘,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