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未到,我卻已經(jīng)嗅到了清新的粽子香。樓下街口拐角處的那個大超市里,粽子早已擺滿了柜臺、貨架。形態(tài)不同,風味迥異,包裝精美,林林總總,目不暇接。徜徉浸潤在溫馨的氤氳里,我的耳邊自然回響起那首美麗的歌謠,“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看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毕肫疬@首歌謠,往昔那些醉人記憶就輕輕地走到眼前。
童年時,我根本不關心端午節(jié)的來歷,不知道今夕何年,屈原為何人。因為那些事情對我來說遙不可及,也不重要。我關心的是,每逢過端午節(jié),能否恣意享受一番舌尖上的幸福和快樂,F(xiàn)在看來,當年我的要求是那樣小,甚至可憐。套用一句今天流行的話說,那根本不是個事兒。但作為七零后,我的要求在當時就是一種奢望,一種渴求。
記憶中的童年是清苦和窘迫的,那些灰色日子常?M繞眼前。在那個偏僻、落后的小山村,我的父母和他們的同齡人一樣,雖然面朝黃土背朝天,汗珠子摔八瓣,一年到頭不得清閑,卻總是面露青色,貧困潦倒。地瓜干加糖精是我一日三餐的主糧。只有過年過節(jié)才可以吃頓餃子、面條之類的好飯。因為這樣,我天真地祈望各種節(jié)日的到來,只有過節(jié)才可以改善生活,刺激味蕾。我曾天真的想,如果天天過年、過節(jié)就好了。
從我記事起,我們家里就一直養(yǎng)著雞。養(yǎng)雞的目的不是為了吃肉、吃蛋,飽口福,或者是害怕飼料添加劑,食品不安全之類的,而是為了攢蛋賣錢,賣了錢可以買來煤油、食鹽、火柴等生活必需品。對母親來說,除了每天上山下泊參加生產(chǎn)隊勞動,還有一門必修的功課就是鉆雞窩,撿雞蛋。至今,我還清晰記得母親每天總要把撿回來的雞蛋小心翼翼地放進紙缸子里的樣子。每次放好后,她都要一五一十地數(shù)上一遍,盡管那些蛋的數(shù)量她爛記于心,她卻每天都要重復一邊。數(shù)過后,才輕輕地在雞蛋上面蓋上一塊毛巾,嘴角露出一絲甜甜的笑。每次看到母親那份虔誠,那份莊重,且樂此不疲,心滿意足的樣子,我都覺得不可思議。偶爾,我也有吃煮雞蛋的口福。有時候,母親不小心把雞蛋碰破了口子,她會心痛地掉下眼淚,不停埋怨自己毛手毛腳。碎雞蛋到市集上是不能賣錢的,只好放在碗里蒸著吃。我是家里的老幺,美味當然由我獨享居多,我狼吞虎咽吃下去,往往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盡管如此,我還是盼望母親天天能不小心打破雞蛋。可惜這樣的機會太少了。母親肯定早已看透了我的心思,她撫摸著我的頭說:“到了端午節(jié)煮雞蛋給你吃!
母親的話讓我看到了曙光,我開始扳著指頭日夜盼望端午節(jié)的到來。端午節(jié)終于來了!當母親把涼透的熟雞蛋分到我們姐弟倆個手中的時候,我翻來覆去數(shù)了好幾遍,每人六個?吹浇憬隳嵌央u蛋里有個個頭兒挺大,我撅著嘴兒直嚷:“媽,你真偏心,干嘛不給我個大的?”母親無奈,姐姐卻很大方,爽快地把大雞蛋換給我。我心滿意足吃了一個,又往布兜里裝了兩個,然后把剩下的藏好。后囫圇扒拉幾口飯飛也似地奔上學校,因為那里還有一場快樂賽事等著我呢。
到了學校,教室里已經(jīng)陸陸續(xù)續(xù)來了不少同學。男同學不約而同從布兜里掏出雞蛋放在桌上,聚攏在一起,兩個人一組捉對頂牛,看誰的雞蛋殼結實。往往贏了的一方趾高氣揚,歡呼雀躍,敗陣的一方垂頭喪氣,面紅耳赤。不過三五分鐘后大家就握手言和了,因為無論贏輸,后的結果總有一個,雞蛋都要填進我們的胃腸里。
端午節(jié)除了吃雞蛋,包粽子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我的印象里,端午節(jié),母親很少包粽子的,她常做的是米包子。母親說,包米包子蘸著白糖吃和粽子一個味。我頗不以為然,為此沒少埋怨過她。稍及年長,我才明白,敢情母親包米包子另有隱情,簡單實惠,還節(jié)省時間。俗話說,“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边@個金色五月是麥子收割的時令,是一年中大人們忙碌的季節(jié)之一。白天,父親和母親頭頂炙日,割麥、脫粒、揚場,忙得不亦樂乎,生怕碰上壞天氣。晚上,母親忙完山里忙家里,還要忙里偷閑包一鍋米包子,因為她顧忌年幼的孩子的胃口。其實她辛苦。體諒了母親的不容易,我覺得米包子和粽子味道一樣香。當我為人父的時候,我開始為自己的無知懊悔,為當年的沖動不安,但母親卻引著那個酸楚的年代遠去了。這是我心中永遠揮之不去的糾結。
又是一年粽子香。在這個美好的日子里,我覺得端午的陽光比平日更溫暖、更敞亮、更溫馨。感到莫名的暢快和愜意,是兒時那雙無邪的眼睛,是那縷濃濃的親情,是對母親的深深的依戀,還是對痛并快樂日子的回味。這些雜陳的感動和美好聚合在一起,理不清,想不清,講不清。
我想,還是沐浴在端午的清風里,憑窗倚欄,靜靜地喝一杯雄黃酒,聽一曲唐朝詩人殷堯藩的吟唱吧,“少年佳節(jié)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鬢絲日日添頭白,榴錦年年照眼明。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記下這美好的感動吧,用我澎湃的心,研歲月的墨,書悠悠的情。我親愛的朋友,藍天白云下,誰與我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