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戲曲家湯顯祖十二歲就有了功名,少年時便名冠一時,很受當?shù)厝藗兊淖鹬亍?/p>
有一天,鎮(zhèn)上一位老紳士病故,喪主特派家人去請少年湯顯祖寫祭文?善硪粋村子里有位老農做壽,其子女也來請他去寫壽聯(lián)。顯祖一想,按理說,死者為大;可按情論,死者停靈多日,一篇祭文只要在出殯前寫畢就可,而做壽卻只能在當天宴賓客時使用,何況眼下壽星家生活艱難,拿不出什么潤筆費,我小小年紀,不可勢利。就回答那家喪主,他遲一天到,肯定誤不了事的。說完,湯顯祖先去了壽星家把壽聯(lián)寫完,這才連夜往鎮(zhèn)上趕。
再說鎮(zhèn)上那家,因為家產富有,來吊唁的親朋眾多。其中一位遠親狂生,自恃有些文才,聽說要等個什么湯顯祖來寫祭文,不由冷笑道:“一篇祭文,區(qū)區(qū)小事,拿什么架子!彼愿榔腿斯P墨伺候,鋪開宣紙,洋洋灑灑,直寫到次日天明。
湯顯祖謎諷狂士正自鳴得意呢,湯顯祖來了?裆鷽]料到這么小的孩子也敢舞文弄墨,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當?shù)睾檬碌木蛻Z恿湯顯祖也寫一篇。湯一看狂生的文章,都是些陳詞濫調,矯揉造作,全無真意,心中很不以為然。也是年輕氣盛,便不客氣,只見他略一思索,拿起筆來,幾乎是一氣呵成,驚得眾人一片叫好!那狂生見了,自知技不如人,只好甘拜下風。
狂生拿起自己熬了一夜心血寫成的東西,請湯顯祖評點。滿以為湯多少會夸贊幾句,也多少挽回些面子。哪知道湯顯祖只是在結尾空白處寫了一句曲詞:“他去也,怎把心兒放。”狂生起先以為湯顯祖是補充去世人心態(tài)的,好在他不算太笨,細一琢磨,才悟出原來人家寫的是一字謎,這一字就是對他文章的評價,那臉刷地就紅了,心想,幸虧沒求人家說出來……
1946年2月10日,重慶市各界群眾,為慶祝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成功,在校場口舉行慶祝大會。國民政府為了破壞這次大會,在會場的周圍埋伏下特務。當會議一開始,特務們便大吵大嚷地沖上主席臺,大打出手,當場打傷了郭沫若、李公樸等60多位民主人士。身為中共中央代表和南方局書記的周恩來聞訊后,不顧自己的安危,立即趕到會場。他氣憤地說:特務們站出來,讓大家看看你們!他的憤怒指斥,把特務們嚇慌了,一個個悄悄溜走了。
接著,他又到醫(yī)院里探望受傷的民主人士。為了揭露國民政府反動派的罪行,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代表立即舉行緊急會議。會上,代表們一致推選周恩來為代表,當面去質問蔣*石。這件事被國民政府反動派知道了。
第二天,周恩來收到一封恐嚇信,信里還裝了一顆子彈。信中威脅說:“你若要向蔣主席報告這次事變,便請你先嘗嘗這顆子彈的味道!”顯然,敵人準備對周恩來下毒手了。是去找蔣*石還是不去呢?不少人為周恩來的安全擔心。面對敵人的恐嚇,面臨生命的危險,周恩來以革命為重,置生死于度外。
他掂了掂那顆子彈,哈哈一笑,說:“好啊!那我就不客氣地收下吧!”當時,中共代表團的領導同志,在重慶雖然是公開地以合法的身份出現(xiàn),但敵人經常跟蹤盯梢,一切行動處在敵人嚴密的監(jiān)視之下。敵人是什么殘忍的手段都可能使出來的,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發(fā)生危險。周恩來深知這一切,但他不能聽任反動派囂張下去,不能辜負政協(xié)代表的委托,毅然決然地冒險去找蔣*石,當面向蔣*石提出了嚴正的*,要求他說話算數(shù),保證人民的自由與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