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的概念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yǎng)、個性發(fā)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素質教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智能素質、品德素質、法規(guī)素質、勞動素質、審美素質。我們可以看出素質教育覆蓋孩子成長的方方面面,這與以前的填鴨式教育、應試教育還是有很大區(qū)別的。
我的小同事跟我談起素質教育,他說他上學時也在高三沐浴過一段素質教育的曙光,高三生活相信每個人都記憶猶新,他在上高中時每個月有一天半的休息時間,可以回家,全省提倡素質教育時,每周都有一天半的休息時間,可以回家也可以在學校里上自習,高三的孩子們都有學習的自覺性,自習課上很自然的查漏補缺,雖然那時候家長也有疑問,但后來的高考成績比較理想,而且他們的高三生活并沒有那般枯燥。
我們也談到了,素質教育也包括心理素質,現(xiàn)在很多孩子心理素質都不過關,像論壇前不久發(fā)布的文章中被父親打了幾下喝了百草枯的十五歲孩子那樣,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在未來的日子里有能養(yǎng)活自己的一技之長,還要培養(yǎng)他們承受挫折困難打擊的能力。
素質教育要從幼兒園抓起,品德素質,教孩子遵守規(guī)則,我們常說的注意素質,說的就是品德素質,我們時?梢钥吹焦卉嚿辖o老人讓座的小學生,雖然我們承認在我們眼中他們也是需要被呵護的群體,但是他們讓座的舉動不正響應了和諧社會的倡導嗎?小小的孩子就懂得尊老愛幼,這不正是中華五千年傳承下來的傳統(tǒng)美德嗎?
當然法規(guī)素質是要求孩子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當然這需要家長的參與,勞動教育和審美教育我認為更多的是培養(yǎng)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社會觀和價值觀,這需要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共同努力。
未來的人才一定各項素質都非常優(yōu)秀,并且未來的社會,人才競爭壓力更大,那時候絕不僅僅是能力的競爭,更重要的還是素質競爭,希望在素質教育的倡導下,可愛的孩子們都能夠全面健康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