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對人美版小學二年級下冊美術教材以“三說”的形式進行解析說明:第一說課標,第二說教材,第三說建議。
“說課標”包括課程總目標、學段劃分和內容標準。
“說教材”包括教材編寫體例、編寫特點以及教材內容結構。
“說建議”包括教學建議、評價建議以及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建議。
一、說課標:
首先說課程目標,其中課程的目標包括課程總目標和課程分目標。
1.小學美術的課程總目標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表述的。
2.課程分目標是主要體現(xiàn)在:“造型·表現(xiàn)”“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
義務教育分為四個學段,第一學段是小學1到2年級,第二學段是小學3到4年級,第三學段是小學5到6年級,第四學段是中學7至9年級。今天我說的教材是小學二年級美術第四冊,屬于第一學段。
下面我來說一下第一學段“設計·應用”的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設計與工藝的知識、意義、特征與價值以及“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知道設計與工藝的基本程序,學會設計創(chuàng)意與工藝制作的基本方法,逐步發(fā)展關注身邊事物、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感受各種材料的特性,根據意圖選擇媒材,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進行初步的設計和制作活動,體驗設計、制作的過程,發(fā)展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船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養(yǎng)成勤于觀察、敏于發(fā)現(xiàn)、嚴于計劃、善于借鑒、精于制作的行為習慣和耐心細致、團結合作的工作態(tài)度,增強以設計和工藝改善環(huán)境與生活的愿望。
3.接下來說本冊書的課程內容目標:
造型·表現(xiàn):嘗試不同工具,用紙以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表現(xiàn)所見、所聞、所感、所想,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設計·應用:觀察身邊的用品,初步了解形狀與用途的關系。嘗試不同工具,用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進行簡單組合和裝飾,體驗設計和制作。
欣賞·評述:觀察自然景物和學生感興趣的美術作品,用簡短的話語大膽表達感受。
綜合·探索:讓學生采用造型游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或學科內容結合的方式,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表演和展示,并發(fā)表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
二、說教材:
下面,我將從編寫體例、內容結構、編寫特點、立體整合來說教材,首先請大家和我來看教材的編寫體例。
課本開篇目錄,然后是油畫欣賞《熱帶颶風和虎》,后是教材內容的設置。
每一課教學內容的設置都是由課題、教學提示、圖片與范畫的欣賞和作業(yè)提示組成。以第六課《節(jié)節(jié)蟲》為例,左上綠色的大字是課題,其中綠顏色代表了本課屬于設計·應用領域(人美版教材課題以顏色區(qū)分領域)接下來有一些小字是本課的教學內容提示,教學內容提示簡明扼要的概括了學習目標。圖片有兩種:一是民間手工作品圖片或者古代藝術作品圖片,是代表性很強的典型作品,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二是學生作品圖片,在作業(yè)創(chuàng)作中起提示作用,開拓學生思路。左下角給出作業(yè)提示對作品的創(chuàng)作和運用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便于學生進行實踐。后是評一評,給孩子在作業(yè)評價方面起到了指引作用。
再看本冊書的教材編寫特點,本冊教材有六大特點:
1.促進學生人格發(fā)展。
2.以知識與技能為基礎。
3.貼近生活,富有情趣和啟發(fā)性。
4.重視參與實踐、鼓勵探究創(chuàng)造。
5.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
6.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與能力。
下面請大家和我來看教材的內容結構,本冊教材的內容結構還是圍繞四個學習領域來學習,下面我把各領域向大家展開,四個領域的課業(yè),總體關系比例大致為:造型表現(xiàn)占46%,設計應用占25%,欣賞評述占16%,綜合探索占13%。其中設計應用領域所占課程共計6課。
第四冊教材設計應用的課程內容:5.太陽6.漂亮的瓶子13.獅子大王
16.用春天的色彩裝扮自己17.釣魚21.虎頭娃娃
本冊教材的整合體現(xiàn)在橫向與縱向整合聯(lián)系。橫向整合指本冊書造型表現(xiàn)與設計應用,欣賞評述與綜合探索的彼此之間整合。以設計·應用學習領域中的第5課《太陽》為例,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欣賞范畫,通過想一想、說一說的小組討論,探究太陽制作的方法,然后動手實踐操作,后通過作業(yè)講評,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對教材中【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教學內容進行縱向的分析闡述:如:一年級下冊的《太陽》,主要表現(xiàn)的是設計造型;二年級下冊的《吊飾》,表現(xiàn)的是造型和功能;三年級下冊的《有趣的造型》,表現(xiàn)的是造型功能,色彩搭配和材質,這種層層深入的內容安排,符合孩子年齡的特點,更有趣味性,孩子們的興趣會更濃。
三、說建議:
(一)教學建議
新課程改革向我們提出如下教學建議。
1.以觀察和體驗的方式,了解身邊用品的形狀、色彩、尺寸、材料與用途。如第5課《紙盒變家具》,讓學生欣賞不同種類的家具作品欣賞,通過尋找生活中各種廢舊的紙盒,把他們進行合理的運用和創(chuàng)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了紙盒家具的材料和方法。
2.用畫、撕、剪、粘的方法進行簡單的組合與裝飾,表現(xiàn)自己改進用品的想法。例如:第6課《節(jié)節(jié)蟲》學生在欣賞完手工圖片和老師的示范操作后,就放開手讓他們去做。學生開動豐富的大腦利用現(xiàn)有的材料,一個個形狀奇特的節(jié)節(jié)蟲就做出來了。
3.嘗試多種媒材,引胖富帆髖艇,體驗設計與制作魄躺硅
就《吊飾》這一課來說,學生在制作前要對不同材質的吊飾進行了解,所以我就采用了視頻情境創(chuàng)設,讓學生根據不同的材質,不同的形狀,運用恰當的方法,以手工的形式進行表達。
(二)評價建議:
美術課程評價的依據是美術課程標準,美術課程標準為我們提出以下評價要點:
1.體現(xiàn)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
讓學生通過觀察身邊的用品,了解形狀與用造的關系,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描述。講評自己的作業(yè)或講評解決問題的結果來展示自己的觀點,讓學生擁有發(fā)言權。
2.注重評價方法的靈活性和多樣性
讓學生嘗試運用2種或2種以上的工具、媒材進行簡單組合和裝飾;顒咏Y束后,評價可以采用個人、小組或團體的方式,既可以在學習過程中進行,也可以在學習結束后進行。
3.注重形式性評價對學生發(fā)展的作用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發(fā)揮想象,認真完成設計和制作活動。對學生美術作業(yè)應采用多樣的評價方法。學生美術作業(yè)評價呈現(xiàn)方式可以是分數、,可以是評語,也可以采用分數與等級相結合的方式。
4.建立教師評價體系,進行自我分析反思。首先對學生正確、安全地使用工具和材料進行肯定,其次,根據本節(jié)課進行自我分析,總結存在的問題及以后改進的方法。
(三)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美術課程標準》從課程資源的空間分布出發(fā),將美術課程資源分為學校資源、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和網絡資源四部分。在“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建議”中具體提出了以下幾條建議:
1、利用學校資源
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設備與器材,我們每個班都配有電腦,上課時可以播放準備好的多媒體視頻及圖片,也可以在展示臺上進行美術作業(yè)欣賞和評價。
充分利用美術書籍,利用好周圍的教師參考書、美術雜志、幻燈片和光盤等。
2、盡可能運用自然環(huán)境資源(如自然景觀、自然材料等)以及上課利用圖片、多媒體等設備呈現(xiàn),課間觀察窗外及校內的自然景色,課外利用寒暑期的家庭旅游活動進行充分的藝術感受和體驗。
3、利用社會資源,如參加文體活動、節(jié)慶、紀念日、民間藝術展、參觀名勝古跡等。為美術畫展,手抄報展等積累素材。
4、利用網絡資源,運用電腦技術輔助教學,向學習,欣賞名畫和學生作品,也可以將網絡作為溝通渠道,進行課內外的教學互動。
結束語:四個學習領域在美術教材中是極為重要的,需要我們美術教師潛心鉆研,孜孜以求,為學生的美術學習提供一個全面發(fā)展的嶄新空間!為學生的生活開拓一個美麗而多彩的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