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我隨爸爸媽媽一道參觀了重慶大足寶頂山的石刻。
秋陽斜照總相迎,藍天碧云悠悠然的。車窗外,秋姑娘像一位出色的畫家,在綿延起伏的群山間勾勒出或濃或淡、或深或淺的蔥綠,托起一片蓬勃的生機。公路兩旁散落著野菊花,他們燦爛著一個個金色的笑臉,溫暖了我們快樂興奮的心情。
于是,我提議開個詩詞家庭背誦會,爸爸媽媽附和贊同。大文豪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集體誦背拉開了序幕。很快,車里便飄響起《江城子·密州出獵》、《陋室銘》、《虞美人》、《春望》……大家樂在其中。
時間匆匆,不知不覺,我們便來到大足。秋風柔柔地夾雜著桂花的芬芳飄逸撲面,浸人心脾。順著青石板鋪就的道路,我們走過禮敬橋、瑞相橋,“天下大足”的石牌坊便映入眼簾,石路、石橋、石柱、石登、石牌樓……我感覺自己仿佛走進了石的海洋、石的世界。
拾階而上,蜿蜒的石道上苔痕階綠,登上寶頂山,一幅連綿不斷的石刻群畫卷震撼著我。那五萬多尊摩巖造像星羅棋布、姿態(tài)各異,或坐、或立、或臥、或倚……向我們娓娓道著一個個啟智明性的佛經故事。
最讓我關注的是千手千眼觀音!瞧,她眉小如月,朱唇點紅,玉面生喜,俯瞰眾生,一千零七支手上持著日、月、寶劍等各式各樣的法器,如一幅令人眼花繚亂的孔雀開屏絢麗圖,讓人嘆為觀止。導游介紹,觀世音菩薩曾發(fā)愿造福一切眾生:我若是將來能利益一切眾生,使他們都得到安樂,那么叫我的身體立刻生出一千只手,一千只眼睛來。于是長出了千手千眼,大地震動,諸佛放光照亮其身。
我們來到釋迦涅磐像前,它是大足石刻里的一尊造像,全長31米。只見他頭北足南而側臥,體形豐圓壯碩,安詳自若。而一旁的《九龍浴太子圖》中,潺潺的山泉從那騰空欲飛九龍嘴里吐出,將“真龍?zhí)熳印薄屽饶材岢跎袢砹茉,展示出唯我獨尊的樣子?/p>
刻于青山際,活于綠水間。我暢想在巍峨的群山間,那些能工巧匠們用一把把斧錘,融入汗水和智慧,鑿出了一場閃耀古今的石頭盛會,鑄成了一座石窟像藝術的典范寶庫,讓我震不已。
夕陽西下,我們走過老街、跨過古寺,依依不舍離開了大美大足。
【篇二】
今天,我們學校組織大家到百萬葵園游玩。還未到達,同學們也都已經心馳神往。很快,我們到了。
我早已抑制不住興奮的心情,剛一下車,便直奔巾葵花的海洋。
!每一朵葵花都是那樣美麗動人!可我更喜歡那花海的擁簇之美。那花海,被微風輕輕一吹,整片整片,成千上萬的葵花,紛紛搖擺,那金黃的花色,在風中蕩漾著,擺動著,那花海似乎也擁有了海洋的波濤,花兒層層疊疊,在耀眼的明媚陽光的照耀下,每一朵葵花都閃爍著金子一般的光芒,一閃一閃,那翻滾著的“波濤”中蕩漾著美麗的刺眼金光,好美!
每一朵金黃的花,每一片翠綠的葉子,與藍藍的天、照耀在每一朵花上的一縷縷金色的陽光相映相輝,流光溢彩,搭配得是那樣的和諧、那樣的美妙!
我輕輕地隨著忙碌的蜜蜂,不知不覺便又飛進了櫻花的天堂。
!散落一地的櫻花猶如皚皚白雪,卻散發(fā)著甜柔的清香。一片一片的都是那可愛的櫻花,嬌嫩得如此楚楚動人,白的、粉的花瓣從樹上輕緩地飄落,真不忍心就這樣看著它們飄落一地,真想把它們輕柔的樓入懷中。哦!這可愛動人的櫻花!
我就這樣癡迷地在花海中陶醉,在美中留連……
【篇三】
一大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和媽媽來到了號稱“人文第一景”的立雪書院參觀。
來到立雪書院,我們登上一段陡峭的石階,石階兩旁怪石林立,號稱“立雪巖”之壯觀小景,最引人注目的那塊酷似獅子的巨石,上面刻著“獅醒”兩個大紅字,更給這只獅子添了幾分威風。登上立雪巖。就來到了立雪書院的牌樓,上方刻著“立雪書院”四個大金字,兩旁刻著一幅富有哲理的對聯(lián):讀書好處心先覺,立雪深時道以傳。
我們走進牌樓,穿過一扇古香古色的朱紅色的大門,便來到了書院主樓“游山川藝術館”的綜合大廳,大廳中央擺放著一方巨硯——人瑞五龍硯,說它大,一點兒也不夸張,它長125公分,寬65公分,重約六百斤,上面雕刻著“五龍戲珠”,可以看出這方硯制作者的獨具匠心,上面還布滿了許多黃色的小眼兒,共138個呢!令人驚嘆不已!巨硯的右上方還擺著一方小巧的耕讀寸石硯,據說,書院創(chuàng)始人游嘉瑞爺爺幼時因家境貧寒,上不起私塾,用來偷聽私塾時使用。游嘉瑞爺爺在如此貧困的情況下還千方百計地求學,更何況我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努力學習呢?
參觀完綜合大廳,我們隨著解說員,來到了“筍香齋”,專門展示游嘉瑞爺爺及其他一些名家的書畫作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15米巨幅行草《苦筍頌》,《苦筍頌》是游嘉瑞爺爺寫的一篇散文,及百米長卷書大“法”——《香港基本法》,《香港基本法》寫于香港回歸之前,花了三個多月才寫成,我不由得暗暗佩服起游嘉瑞爺爺孜孜不倦的精神,也看到了他曾經在書法上取得的巨大成就!犊喙S頌》對面,掛著十幾幅書畫合璧,精美的圖畫配上游嘉瑞爺爺剛勁有力的字,其價值自然不言而喻了。
走出“筍香齋”,又來到了“千石印室”,“千石印室”里展示了數百件“壽山石微雕”作品,大有地球儀大小,小的卻只有小孩的巴掌大小,在這樣普普通通的壽山石上刻字,其難度可想而知,從中,也可以看出游嘉瑞爺爺在藝術上的巨大成就。就說說游嘉瑞爺爺的代表作《江山如畫》吧!《江山如畫》是用一塊西瓜大小的壽山石所刻,這塊壽山石之所以叫做《江山如畫》,是因為壽山石的紋理酷似中國版圖。上面刻著《岳陽樓記》等古代名篇。字卻很小,要用放大鏡才看得清楚。
接著,我和媽媽又參觀了尺一樓,士硯齋,東巫草堂,立雪堂及永陽館等幾個展廳,有的展示了數百本古籍善本,有的展示了永泰的水土風情,有的收藏了成千上萬的硯臺,每一方,都有一定的哲理。這些,都一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增長了不少見識。
參觀完立雪書院,我不盡體會到游嘉瑞爺爺在書法上的成就,領略到中國書畫的風采,擴展了視野,更認識到自己知識的淺薄,只有不斷地用書充實自己,才可以使自己更加完善,學到更多的知識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