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度的情結。
看到這個小標題,有的家長可能會說,只有那些高分生家長才會有情結,我的孩子成績平平,哪還敢奢望?這里所說的,并不單指北大、清華等這些高層次的院校,而是一個相對概念,即相對于考生成績而言的所謂“好院!。
其實,每個家長都有自己心目中的。
大家是不是發(fā)現(xiàn)了這么一個現(xiàn)象——在高考之前,幾乎沒有一個家長對自己孩子目前的成績感到滿意。
假設有個考生目前能考500分,那么,他的家長天天都在研究錄取分在520、530分以上的院校,因為在他眼中,只要是500分能去的院校都“不好”!所以常會對孩子說:“你再加把勁,多考30分,X校X校就夠得著了!睂τ谶@些目前只有500分的考生家長們來說,如果真能考到530分那該會有多滿足!
那么,現(xiàn)在已經(jīng)能考530分的考生有沒有?大有人在。這些家長們是否會很滿足呢?肯定不滿足。他們的家長天天都在研究錄取分在550、560分以上的院校,因為在他們眼中,只要是530分能去的院校都“不好”!所以同樣會對孩子說:“你再加把勁,多考30分,X校X校就夠得著了!
以此類推,無論孩子現(xiàn)在處于什么水平,家長都不滿足現(xiàn)狀,在高考前都將高于孩子實際水平20、30分尋找目標院校。
在實行知分報志愿的今天,家長雖然已經(jīng)知曉考生的成績,對其不再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但“情結”仍然影響著其潛意識。具體表現(xiàn)就是在填報志愿時總想沖“好院校”。在平行志愿結構中,無論可以填多少所院校,都得填“好院!,根本沒有保底院校,或所選保底院校根本保不住底。這是非常危險的,往年那些高分低就的考生問題大多出現(xiàn)在這里。
所以建議家長們一定要面對現(xiàn)實,切合實際,理智選校。對于實行平行志愿結構的批次,一定要選擇1—2所能夠做到100%保底的院校放到最后,以確保不掉到下個批次。
對于大部分考生來說,是很難報考的,我們在新浪高考志愿通“高校各專業(yè)分數(shù)線查詢”中進行查看,可以看到的錄取分數(shù)和錄取位次都是很高的,作為報考的熱點,僥幸被錄取的可能性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