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jié)# #母親節(jié)關于母愛的哲理故事#】我們的衣,密密縫滿了母親的牽掛;寸草心,暖暖沐浴著母親的春暉;千萬里,濃濃感受著母親的慈祥。母親節(jié)來臨祝福親愛的媽媽,永遠健康幸福,母親節(jié)快樂!下面®無憂考網就給大家分享下母親節(jié)關于母愛的哲理故事,歡迎閱讀!
關于母愛的哲理故事篇1
頂著盛夏的烈日,踏著滾滾熱浪,百余里的輾轉顛簸,汽車喘著粗氣鉆入了這人間仙境--西蘭村,山上花果纏繞,山林蔥碧如玉,梯田縱橫交錯,鳥鳴聲聲入耳,山下泉水叮咚,山溪狂歡如舞,農民揮汗勞作,小孩嬉笑玩!
一路的沉悶頓時煙消云散了,令人耳目一新,心曠神怡,凝神聚氣,無雜念之感。玉玲回過頭來笑嘻嘻地對我說:“怎么樣?人間仙境吧!蔽覜_她一笑,今天本來休息,玉玲把我抓來陪她專訪一個遠近聞名的“繼母”--王淑芳老人。
在村干部的陪同下,我們來到一戶典型的農家小院,見到了頭發(fā)灰白、面色紅潤、慈祥的王淑芳老人。聽說來意后,沒有多少文化的老人顯得局促不安,不肯多講半句話,只是重復著一句:“都是自己的骨肉,沒啥好說的!痹谟窳岬脑偃埱笙,在村干部的勸說下,老人漸漸打開了話匣子,帶著我們走進了他三十年來的坎坷不平的故事中去。
看上去七十多歲樣子的王淑芳老人,實際年齡才五十六歲,可當年的她是村上的一朵花,十六歲就當上了村里的婦女主任、團支部書記,是村里公認的積極分子。每年縣鄉(xiāng)里召開的青代會、婦代會,她都參加。在她二十二歲那年鄉(xiāng)里衛(wèi)生部門選拔一名上進心強的女青年,去上學培養(yǎng),她被選中了。
就在她準備走的前三天晚上,她的堂姐剛生下孩子就一命歸西了,丟下兩個孩子,讓人揪心的是剛出生一天就喪母的外甥無人照料,善良純樸的她毅然放棄了上學的機會,含著淚辭別了年邁忠厚的父母,于第四天就來到了十幾里外的堂姐家,承擔起照料兩個孩子的重擔。丈夫在縣城工作,公婆年邁七旬,一切重擔都落在年僅二十二歲的王淑芳身上,她的到來給這個老的老小的小的家庭帶來了生機。
斗轉星移,轉眼間十幾年過去了,繼子與他自己生的孩子相處得非常融洽,盡管家里經濟上比較拮據(jù),她都是先把繼子們身上穿得好好的,她懂事的親生兒女從沒有攀比爭鬧過。丈夫從縣城回來,看見兩個大的穿著新衣新褲,而兩個小的不但沒有新衣穿,見王淑芬總是吩咐兩個小的干這干那的,丈夫把她狠狠責罵一頓,她越想越委屈,從不喝酒的她,躲在糧囤里喝的一斤白酒,兩天才醒過來。
花開花落,春秋幾度,時間這樣一天天過去了,孩子們都長大了,都有了自己的家,這一年大兒子按政策又生育二胎,照料孩子的事自然落在王淑芳頭上,這時剛結婚一年的小兒子也有了孩子,兩個媳婦生產相隔十幾天,這真讓老人又喜又憂,她考慮一夜,最后決定給大兒子看,讓小兒子自己想辦法。
如今兩個小孫子已經五歲了,她心里老感覺對不起自己的親兒子,愧欠他的太多太多了,小兒子卻很理解母親,這使她感到安慰,現(xiàn)在的王淑芳老人,兒孫滿堂,都很孝順她,她很知足。
王淑芳老人的故事很平常,沒有驚天動地之舉,卻透著一股人間真情。我禁不住從心底祝愿象王淑芳一樣的好心人,“好人一生平安”.
點評:“從古至今,在一些人心目中,繼母一直是令人發(fā)指”惡“的代名詞,但今天在西蘭村,卻生活著一位享譽四鄉(xiāng)八鄰,倍受鄉(xiāng)親們尊重、愛戴、敬仰的繼母,三十多年來,她用自己瘦弱的身軀,以一股摯情撐起一個和睦文明溫馨的家庭,以滿腔真情澆灌開了一朵鄉(xiāng)村文明之花,以無私淳樸善良的母愛滋潤了兒女,感染了眾鄉(xiāng)親,譜寫了一曲人間真情之歌!辈⒁院荛L的篇幅詳細報導王淑芳老人的感人事跡。
關于母愛的哲理故事篇2
曾經在國語日報上看到一篇文章,題目是:「母親,您的名字叫「愛」」。其中有一段,我將它摘錄下來,希望每位啟蒙班的小朋友都能看到:
有一幕,是我一輩子無法忘懷的。記得那天是月考,學校提早放學,我到磚窯去找母親。適巧是中間休息時間,所有的工人都在搶購小販挑來的各類點心,只有我的母親坐在角落,搧著斗笠,我想她在強忍著饑餓。有一個好心的女工,剝了半個饅頭送她,我看到她把饅頭送到嘴邊,隨即又放下來,珍重地把那半個饅頭用紙包起來,她連一口都舍不得咬。我的心如刀割,我一直以為,她常帶回來的半個饅頭是她吃剩的。我不敢喊她,一直跑回家,足足哭了一個下午。啊!我的慈母!此后十幾年,我一咬到饅頭,便會浮現(xiàn)母親小心翼翼地包那半個饅頭的情景,淚水就在眼眶打轉。
有一回,我的小女兒早餐時,推說饅頭沒有味道,咬了一口,便把它扔到垃圾桶里,我氣得罰她一頓飯不準吃。她若知道,半個饅頭,曾如何詮釋母親的定義,她一定不敢隨便糟蹋糧食了,這個,我準備等她懂事點,再慢慢告訴她。
同學們!你們看到這一段描述,心中有何感想?現(xiàn)在你們都生活在富足安樂的環(huán)境中,很難體會或想像貧苦饑餓的感覺。然而文中慈母的情形,正是你們的祖母們當年的生活寫照,每當你要糟蹋半塊饅頭或一口飯時,都要想到前人是如何辛苦的熬過來,大家都要「惜福」,才會成為有福之人。
關于母愛的哲理故事篇3
已經3年了,3年沒和父母聯(lián)系了。也無數(shù)次的撥通家里那熟的爛在記憶里的號碼,卻最終沒有勇氣等待電話那頭的接聽。
3年來如蒲公英式的生活,我真的不知道該給電話那頭的父母說些什么。雖然我很清楚,我的一個微笑,就是給父母的回報,但我還是選擇了逃避
從小,我是奶奶拉扯大的,和父母總有一種莫明的陌生感。再加上后來大一點,在和父母生活的幾年中,相處的非常不融洽。于是我便學會了一個人的思索。在我記憶中,父母除了生我,用錢養(yǎng)我便再無其他。這樣的想法一直持續(xù)到我27歲。我是個殘忍的女兒。
我未婚先孕了,當時男友還是個學生,雖無力承受當時的壓力和負擔,但因為愛,便毅然決然的同意我要下這個孩子。男友的父母當時也竭力反對,終究因為愛子之心,最終也我和我們達成了統(tǒng)一戰(zhàn)線。男友的父母在做一些小生意,由于他們?yōu)槿苏\懇,生意還算過的去,所以也就抽不出時間來照顧我,但卻給了我們最重要的幫助——錢。如不是那樣,我無法想象,今天可愛的兒子會在那里。
轉眼兒子一個月了。介于當時的狀況,男友及他的父母都無閑暇照顧,護理孩子的事便落在我一人身上。那時,我不止一次的想給父母打電話,以求的他們的諒解和援助,但我不敢,父母都是很講面子的人,女兒做了未婚媽媽,對于近50歲的父母來說,是怎樣的打擊,不言也自明了。其實,我也知道,父母的希望,并不是望女成鳳,而是平安,快樂。不打電話,純粹是我的愧疚在作祟。
于是,我把我的想法和顧慮,告訴了男友及他的父母,他們都極力贊同我和家人的聯(lián)系,我猶豫再三,也做了最壞打算,撥通了家里的電話。電話那頭傳來母親熟悉的聲音,我聽的出,母親刻意的掩飾著她的那份驚喜,我也很平靜的告訴母親,我已是未婚媽媽的事實,電話那頭的母親有了稍許的沉默,緊跟著,我便感覺到了母親那再也無法的激動,那份激動,來至對未知的新生命的渴望和對我無盡的關愛。母親不停的問著關于孩子的一切,這時,兒子醒了,大哭起來,兒子的哭聲很大,電話那頭的母親可以聽的清清楚楚,我聽到母親笑了,我這才明白,在此之前我和父母間的隔閡,之所以是座山是條壑,是因為我就讓那是山是壑,從不曾想過改變什么。也從不曾想過,再高的山都擋不住風雨,而風雨過后,便是無限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