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 #關于小學生端午節(jié)日記200字#】端午節(jié)與春節(jié)、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并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以下是©無憂考網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生關于端午的日記200字,希望能幫到你。
過端午節(jié)
今天五月五日,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炸菜角。我家也不例外,媽媽和奶奶在炸菜角。不一會兒就把菜角端上來了,我坐到椅子上仔細的觀察了一遍,菜角像小船一樣彎彎的,還像黃黃的香蕉一樣香甜可口。但是粽子是我和哥哥最喜歡吃的。各種口味兒的粽子都讓我們吃的津津有味。所以我們喜歡這個節(jié)日。
端午日記
過端午了我們好高興啊,我們全家都去了滿天星吃飯。
端午節(jié)為每年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等。“端午節(jié)”為中國國家法定節(jié)之一,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端午節(jié)起源于中國,最初是中共人民怯病防疫的節(jié)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又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的形式來祭祀部落圖騰的習俗,后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就變成了漢族人民祭奠屈原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就這樣端午節(jié)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啊,原來過端午節(jié)是這么一回事啊。
端午節(jié)日記
今天,我們在班里面過端午節(jié)。宋老師給我們講了很多關于端午的事情,還給我們講了端午為什么要吃粽子,是因為要紀念屈原。老師還講了為什么要帶花花線,是因為帶畫畫線有助于長壽。很快就講完端午節(jié)的事情。最后我們就開始吃香甜的粽子,今天我們大家都非常的開心,我們大家都笑了。
端午范文
楚國大夫屈原,一直熱愛國家,可他這顆愛國之心遭到了子蘭、靳尚等人不公正的對待。在公元278年五月初五,屈原心懷愛國憂憤,抱著一塊大石頭,跳進汨羅江里自殺了,楚國老百姓萬分悲傷,都劃著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哪有屈原的影子,大伙在汨羅江里撈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屈原的尸體,只好把竹筒里的米飯撒下去,期望水里的魚兒不要啃屈辱原的尸體。打那以后,每年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當?shù)匕傩斩紕澊阎裢怖锏拿罪埲龅浇,再后來,人們把竹筒里的米改為粽子?/p>
每年端午節(jié),人們都包粽子,買粽子,吃粽子。粽子的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圓的,粽子用綠色的粽葉包住糯米和棗,還有人包了肉,顏色和樣子都很好看,粽子的味道獨一無二,既是消暑開胃的美食,又是營養(yǎng)豐富的滋補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愛吃。
每當我吃到粽子的時候,就會想到了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
端午節(jié)
粽子的陷主要用糯米、大棗,有的還用肉陷、花生等等,用柴葉或江葉包扎成三角形,放入鍋中再放上鴨蛋、雞蛋或鵝蛋一同煮熟,掀開鍋蓋一陣清香撲鼻而來。
過端午節(jié)的時候,許多家庭還喜歡用艾草煮泡,給幼童洗澡,艾草能防蚊蟲叮咬,還能止癢。
相傳端午節(jié)是我國人民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人們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民對屈原的敬仰和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