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衛(wèi)將軍文子將立先君之廟于其家①,使子羔②訪于孔子。
子曰:“公廟設(shè)于私家,非古禮之所及,吾弗知!弊痈嵩唬骸案覇栕鸨吧舷铝R之制,可得而聞乎?”
孔子曰:“天下有王,分地建國,設(shè)祖宗③,乃為親疏貴賤多少之?dāng)?shù)。是故天子立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七。太祖近廟④,皆月祭之。遠(yuǎn)廟為祧⑤,有二祧⑥焉,享嘗乃止⑦。諸侯立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曰祖考廟⑧,享嘗乃止。大夫立三廟,一昭一穆,與太廟⑨而三,曰皇考⑩廟,享嘗乃止。士立一廟,曰考廟,王考無廟,合而享嘗乃止。庶人無廟,四時(shí)祭于寢。此自有虞以至于周之所不變也。凡四代帝王之所謂郊者,皆以配天。其所謂禘者,皆五年大祭之所及也。應(yīng)為太祖者,則其廟不毀。不及太祖,雖在禘郊,其廟則毀矣。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謂之祖宗者,其廟皆不毀!
【注釋】
、傥淖樱盒l(wèi)國將軍,名彌牢。先君:先代的君王。家:大夫統(tǒng)治的地方叫家。
②子羔:姓高,名柴,字子羔,孔子弟子。
③祖宗:舊注:“祖宗者,不毀之名。其廟有功者謂之祖,至于周文王是也。有德者謂之宗,周武王是也!
、芙鼜R:太祖的廟。舊注:“近為高祖,下親為近。”
、蒽觯╰iāo):遠(yuǎn)祖的廟。舊注:“祧,遠(yuǎn)意,親盡為祧!
、薅觯号f注:“二祧者,高祖及父母祖是也。”
、呦韲L乃止:按四時(shí)節(jié)令祭祀就可以了。享:用食物供奉祖先。嘗:祭祀。
、嘧婵紡R:始祖廟。
、崽珡R:即祖廟。
⑩皇考:對(duì)曾祖父的尊稱。
【譯文】
衛(wèi)國將軍文子將要在他的封地上建立先代君王的廟宇,派子羔向孔子詢問有關(guān)禮儀。
孔子說:“將公家的廟宇建立在私人的封地上,這是古代禮儀所沒有的,我不知道!弊痈嵴f:“請(qǐng)問建立宗廟的尊卑上下的有關(guān)禮制,我能夠聽一聽嗎?”
孔子說:“自從天下有了君王,分封土地,建立國家,設(shè)立祖宗的宗廟,就有了親與疏、貴與賤、多與少的區(qū)別。所以天子建七廟,左邊是三座昭廟,右邊是三座穆廟,連同太祖廟一共是七廟。太祖廟為近親的廟,每月都要祭祀。遠(yuǎn)祖的廟叫‘祧’,有二祧,每季祭祀一次。諸侯建五廟,兩座昭廟,兩座穆廟,連同太祖的廟一共是五廟,叫做祖考廟,每季祭祀一次。大夫建三廟,一座昭廟,一座穆廟,連同太祖的廟一共是三廟,叫做皇考廟,每季祭祀一次。士建立一廟,叫做考廟,沒有祖廟,父祖合祭,每季祭祀一次。平民百姓則不立廟,四季就在家中寢室祭祀。這種制度從有虞到周代都沒有改變。凡是四代帝王稱作郊祭的,都和祭天一起祭祀。稱作禘的,是五年一次的盛大祭祀,都配天祭祀。地位為太祖的,他的廟不毀,不到太祖輩分的,即使受到禘、郊的祭祀,他的廟也可以毀。古代把祖有功而宗有德的叫做祖宗,他們的廟都不能毀!
【評(píng)析】
宗廟制度是天下有了帝王,分封諸侯,立卿大夫設(shè)置都邑后,建立的宗廟祭祀制度。天子立七廟,諸侯立五廟,大夫立三廟,士立一廟,庶人無廟,以此區(qū)分親疏貴賤。這是維系封建統(tǒng)治的一項(xiàng)重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