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 #二年級端午節(jié)300字作文#】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又叫“端陽節(jié)”,是漢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下面由®無憂考網(wǎng)為您整理出的是小學生二年級端午節(jié)300字日記,歡迎閱讀。
小學端午節(jié)
今天是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又稱重五節(ji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關(guān)于端午節(jié)還有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倍宋绻(jié)的習俗很多,家家戶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每當端午節(jié)要來臨,外婆就找來艾草,輕輕地插在門上,外婆告訴我,這樣做就可以避邪,保佑我們一家人平安。
我們家端午節(jié)主要的活動是吃粽子。粽子是用糯米.大棗和粽葉做成的。煮熟的粽子香噴噴的.甜絲絲的,特別香!特別好吃!我吃了一個又一個,吃的我小肚子圓鼓鼓的,懶在沙發(fā)上動不了了,一家人看著我吃撐的模樣,樂開了懷!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jié),愛享受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
二年級小學端午節(jié)
今天是端午節(jié),媽媽讓我從電腦上看端午節(jié)的由來。其實是紀念屈原的,屈原是一位愛國者,他想讓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就常常跟國王提意見,可是國王不喜歡聽,就把他趕出了國都。有一次秦國來打楚國,楚國很快就被打敗了,國家就快沒有了,屈原更加傷心,這一年的五月初五,他搬著一塊大石頭投江了自盡了。人們知道后,非常悲傷,為了不讓魚吃了屈原,就把竹筒里面裝著粽子,扔到河里,希望魚吃飽了就不會吃屈原了,粽子也就是這樣來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愛自己的國家。另外我也知道了,現(xiàn)在吃的粽子,只不過是把竹筒,換成了一種寬寬的葉子。吃粽子也就是紀念屈原的。
端午節(jié)包粽子
端午節(jié)快到了,外婆在菜場里買了許多粽葉,打算自己包粽子給我們吃。到了晚上,我跟在外婆后面看外婆忙里忙外。
外婆先把米洗干凈,倒上堿水,然后把剛剛洗好的紅豆和紅棗拿出來,與米一起攪拌。接著外婆把早上洗干凈并泡在水里的粽葉拿出來,在中間圍了一個圓錐形,把拌勻的米和豆放進去。再把粽葉包成一個菱形,拿出剛剛從棕葉上撒下的細繩綁在粽子上。這樣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做成了。我有模有樣地照著外婆的樣子做了起來,可是每次都不能成功。沒有多少時間,外婆已經(jīng)做了二十多個了。她把那幾個粽子放進高壓鍋里,放了一些水開始煮。過了半個多小時,從高壓鍋里冒出股香氣撲鼻的味道。
過了一會兒,外婆從鍋里拿出了粽子給大家吃。我吃著又香又甜的粽子,心里真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