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誕生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桑頓喬森林地區(qū)的一塊貧瘠的土地上。
他的出生,似乎就意味著要嘗遍世間的悲苦與辛酸。
3歲喪母,7歲喪父,童年的笑聲還不曾透出他的咽喉,他便成了舉目無親、孤苦伶仃的孩子。
命運將所有的不幸都壓在他柔弱的肩膀上。為了生存,他不得不做出比山區(qū)里一般的孩子更為,艱苦的掙扎。他先是寄人籬下,為了生活,盡管每天工作14個小時以上,可還是吃不飽飯。沒有人愿意和他在一起,他亦不曾擁有朋友。他每天過的生活就是在不停勞動的同時,忍受主人和孩子的嘲弄以及虐待。
為了脫離困苦的生活,為了讓自己的身體不再經(jīng)受摧殘,他先后跟從了5個主人,但遺憾的是,情況絲毫沒有好轉(zhuǎn)。
在他14歲的深夜,他決定要有所突破,要徹底掙脫這種奴隸式的生活。于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日清晨,他倉皇出逃。顛沛許久之后,他終于在一家鋸木廠找到了工作。無意問,他在工作中得到了一本名為《自己拯救自己》的勵志圖書,他想,自己也是可以成就一番事業(yè)的。他忽然意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于是抓住了一叨可以讀書的機會刻苦鉆研。
和其他孩子不同的是,他的求學經(jīng)歷是個窘迫不堪的馬拉松。他一面工作,一面靠微薄的收入來斷斷續(xù)續(xù)地上學。從14歲念到23歲,他終于踏入了大學校門。
他知道這一切多么來之不易。因此,他不肯錯過任何一個可以學習的機會。甚至,為了逼迫自己努力讀書,他還給自己制定了一系列苛刻的學習計劃。9年后,當同齡人正為前程忙得頭破血流的時候,他已經(jīng)順利拿下了波士頓大學學位、奧拉托利會學士學位、波士頓大學碩士學位、哈佛醫(yī)學院博士學位,以及波士頓大學的法學學士學位。
同時攻讀多個學位并未影響他的收入。畢業(yè)前夕,他已經(jīng)積攢了2萬美元,以備創(chuàng)業(yè)。17年后,40歲的他成了一位旅店業(yè)里舉足輕重的大亨。
就在事業(yè)蒸蒸日上如日中天的時候,天災人禍接踵而來。連年干旱致使經(jīng)濟蕭條,日漸衰落,更要命的是那些對他來說是重要至極的旅店,均在一場場不知名的大火中被夷為平地。傾注了其一生心血的5000多頁的手稿,也在大火中消失殆盡。
他沒有就此屈服,盡管負債累累。他帶著永不變更的夢想來到了波士頓,開始了成功學方面的創(chuàng)作。比起以前,他此時更有資格投身這個神圣的事業(yè)。悲苦的童年,幾十年的奮斗生涯,傳奇的人生經(jīng)歷讓他曾站在人生的高處,又被拋入低谷。因此,命運的磨難,讓他對財富擁有著異于常人的領悟力。
1894年,在他心靈深處沉寂了30年的夢想終于實現(xiàn)。其處女作《偉大的勵志書》獲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功,一年之內(nèi)就再版11次。截至1905年,僅在日本一國的銷量就突破了100萬冊。
3年后,他創(chuàng)辦了《成功》雜志,同樣獲得巨大成功。雜志單冊發(fā)行量超過30萬冊,擁有員工200名。但命運喜歡對他加以捉弄,1911年,《成功》雜志因先產(chǎn)生內(nèi)部分裂,后得罪權(quán)貴而被告上法庭,無奈?。他又被命運從巔峰拋至谷底,債務纏身。
他仍不曾放棄,于7年之后再次創(chuàng)辦了《新成功》雜志。此刻的他,已是77歲高齡。直到6年后他謝世,這本雜志還影響著。
千萬萬的忠實讀者。
這就是奧里森•馬登——全世界公認的美國成功學的奠基人和歷大的成功勵志導師,成功學之父。
如果有人要探尋奧里森•馬登的成功秘訣,那么,我想答案一定是因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所有絕境的懸崖邊,都必然會暗藏著一條通往光明的生路。
1歲那年,一場疾病讓她成了盲人。父母抱著襁褓中的她淚流滿面,絕望地哀嘆:“可憐的孩子,她這一生可怎么過呀!”雙目失明的人,內(nèi)心總是特別敏感,當她漸漸長大,意識到自己與常人不一樣后,開始大哭大鬧。哭鬧聲令父母心碎。
親人們以百般的寵愛來彌補對她的虧欠。她任性、孤僻、郁郁寡歡,對家人的依賴與日俱增。
6歲的一天,外婆拉著她到外面玩,因為很小的事情,她變得極不開心,又撒起潑來,無理取鬧。
年邁的外婆嘆氣說:“孩子,你總是這樣,將來會害人的!
“什么叫會害人?”
“就是拖累人,成為別人的累贅!”這句話,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也激起了她強烈的逆反心理,
“我才不會害人。我眼睛看不見,但我有雙手,有大腦,有耳朵,決不會成為別人的累贅,我要做一個有用的人!彼龤鈶嵉鼗卮稹
正是外婆的無心之語,改變了她的人生態(tài)度,她開始尋找自己人生的價值。
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短跑竟然不輸給正常女孩,于是萌發(fā)了第一個夢想:跑進國際賽場。14歲那年,她進入盲校讀書,也開始了正規(guī)的體育訓練。教練對她的要求非常嚴格,每天都要她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繞著運動場跑8圈,如果哪一爵超時則從頭再跑。9月的天氣,溽濕悶熱,當她跑完第3圈后,整個人晃晃悠悠的,感覺要虛脫了。此時,她的耳畔突然響起外婆的那句話:“你將來會害人的!
“我不能害人,我要成功,我必須付出比別人多十倍百倍的努力!”一個強烈的信念支撐著她頑強地跑下去,她咬緊牙關,繼續(xù)邁動步伐。熬過艱難的歲月后,她也煉成了鋼,一路跑進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亞運賽場上,她威風八面,銳不可當,連連摘金奪銀。當國歌響起時,站在獎臺上的她聆聽觀眾如潮的掌聲,心里暗暗自語:我不比任何人差。
然而,冠軍的光環(huán)畢竟是短暫的。在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后,她開始繼續(xù)尋找安身立命之本。出于對外語的興趣,她決定學習英語,將來做一名翻譯。她興致勃勃地報名參加外語培訓班,但人家知道她是盲人后,全都婉拒了。她的心再次被刺痛,“難道盲人就學不好外語?難道我真的注定要成為別人的負擔?”她不服氣,既然沒人愿意教她,那就自學:既然看不到,那就聽。憑借驚人的毅力,她每天堅持收聽英語廣播,日積月累,口語和聽力水平大幅提升。2005年,她再次報考的南京外國語學校,校方要求她先跟班試聽。
3個月過后,她出色的表現(xiàn)征服了學校,終于成了該校建校以來第一個盲人學生。有了好的平臺,她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在同學們上網(wǎng)、泡吧的時候,她仍孜孜不倦地學習,先后刻苦攻讀了英語、西班牙語、瑞典語3門外語。她不俗的經(jīng)歷加上優(yōu)異的成績打動了數(shù)所中外,2007年6月,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幾乎同時向她發(fā)來了錄取通知書。
她叫吳晶,江蘇泰興的一個普通女孩,目前正就讀于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并幸運地當選為瑞典盲人協(xié)會董事。面對記者的采訪,吳晶說出了一句令人震驚的話:“感謝上天讓我成為盲人,催我奮進,讓我能夠心無旁騖、堅韌不拔地做事情,頑強地‘做自己’。”
因為殘疾,吳晶失去了許多正常女孩能享有的“樂趣”:她不能到舞廳蹦迪到深夜,她不能背著父母和網(wǎng)友偷偷約會,她不能為了一件漂亮的衣服、一支可心的口紅逛到商店關門打烊……但正是這種不幸,卻讓她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更加堅強和奮進,反而取得了令人贊嘆的成功。清楚地認識自己,不向命運低頭,勇于在困境中磨礪自己,每個普通的人都有可能破繭成蝶!
他生在英國長在美國,父母都是教師,整個童年和少年時期他都在家長的嚴格管教中度過。高中畢業(yè)后,他成績優(yōu)異,順利進入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學習。思想保守的父母,對他期待甚高。一直希望他日后可以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律師或政府官員。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大學時期,對表演突然產(chǎn)生濃厚興趣的他。卻從此樹立了一生的志向——當一名偉大的演員。
1995年,大學畢業(yè)那年,他所在班級的同班同學1/3去了醫(yī)學院。還有1/3去了法學院或華爾街等精英會聚的地方。當同學們詢問他的去向時,他卻神秘地告訴他們。他要到好萊塢做一名演員。他的回答把在保守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朋友們嚇壞了,大家都以為他瘋了。后來,當他把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告訴父母時,父親和母親都對他這個冒失的決定,表示極力的反對——一個堂堂普林斯頓大學畢業(yè)的高才生,怎么可以到好萊塢跑龍?zhí)啄?
不管別人怎么反對。他終還是堅守自己的夢想,從紐約來到了洛杉磯,投進好萊塢的懷抱中,開始了自己的夢想之旅。
在好萊塢。他租了一間僅夠一個人住的小房子。初為了生存。他不得不到電影公司做幕后工作。第一年,他整天都忙著復印、整理材料和調(diào)整燈光,穿梭于各個辦公室之間,甚至有時還會幫老板喂魚、上街買餐,或者給來工作的演員遛狗。那段時間。他窮困潦倒,生活在饑寒交迫之中,困難的時候連廉價的房租都交不起,要靠父母接濟度日。每個周末,他都不得不呆在辦公室里——他租住的那間小屋子連一臺空調(diào)都沒有。他在會議室里搭起了帳篷?肯唇俟镜氖称饭裉铒柖亲印
這樣的日子,讓他極為厭煩和失望。有一天,他突然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混下去了,就驚慌失措地跑進老板的辦公室。大聲對老板說:你知道嗎?我想做一個演員!
老板吃驚地看著他,有些不解,以為他嫌工作的待遇低,就趕忙對他說,我剛接受一個廣播公司動畫片導演的工作,我希望你做我的助手,年薪4萬。
老板的話讓他極為失望,那天,他決然離去了。
此后,他開始真正為初的夢想奮斗,開始尋找各種機會兜售自己,參加各種各樣的演員面試。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演員夢,他一邊做義工,穿梭于好萊塢幾乎所有的工作間,繼續(xù)做幕后工作,一邊參加表演班刻苦學習表演。
這期間,他雖然屢屢被拒。但也得到了在《吸血鬼獵人巴菲》、《急診室》、《恐龍帝國》等劇集中客座表演的機會。再后來,他出演了電影《人性的污點》,擔綱一個重要角色,和影帝聯(lián)袂表演,并在劇中有不俗的表現(xiàn),但他的藝術(shù)之路仍然沒有多大起色。
2004年之前的兩年間,他幾乎找不到任何工作。生活和事業(yè)都跌到了低谷。這時,他感到自己的藝術(shù)之路前途黯淡,心中不免浮起無奈的絕望。在苦苦的找尋后。在長久的等待后。他終于接到了一個不起眼的活兒。一個低成本小電影的導演找到了他。想讓他加入劇組?闪钏氖,他在劇中飾演的是一個僅僅只有10分鐘出鏡時間的逃犯。他沒有拒絕,認真地投入其中。
一個月后,他又接到了一個劇組的邀請,讓他去試鏡,他馬不停蹄地趕過去。試鏡那天,因為他在好萊塢各個工作間混跡多年。在場的30多個總監(jiān)幾乎都對他略有印象。那天的表演,他從容自然,試鏡出奇的順利,很快他就拿下了這個角色。大家都認為他就是劇中主角的不二人選。
這是一部反映正義與邪惡斗爭的電視連續(xù)劇,在劇中,他飾演一個機智勇敢的建筑工程師,為營救自己被誤判死刑的哥哥,在黑人與白人兩派之間游走,有條不紊地實施著越獄計劃。
整個電視劇劇情懸念迭出,扣人心弦。電視劇在FOX播放后。一時觀者如山,好評如潮。機智、冷靜、重情重義的他,憑借在劇中出神入化的表演,贏得了億萬觀眾的心,從而一夜成名。此后,美國各大媒體的封面紛紛登出他的照片。他還被主流媒體評為“性感的男明星”,以及“銀屏上熱的新面孔”。他成為FOXxx網(wǎng)站1998年建站以來觀眾評分高的一個演員。
這部電視劇,就是在北美紅極一時又在世界各國熱播的美國電視連續(xù)劇《越獄》。而他,就是飾演男主角邁克爾•斯科菲爾德的演員——溫特沃斯•米勒。
溫特沃斯•米勒終于迎來了自己表演生涯的一個轉(zhuǎn)機。2005年12月13日。第6xx屆金球獎提名名單揭曉,《越獄》獲得了佳劇情類電視劇獎提名,而溫特沃斯也因在劇中出色的表現(xiàn)獲得提名,和《迷失》、《24小時》等熱門劇集的男主角一起角逐劇情類佳男主角。
回顧溫特沃斯•米勒的過去10年,他做過兩個重要的人生決定:一是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yè)以后。沒有選擇進入華爾街的精英世界,而是轉(zhuǎn)身投入了好萊塢的夢想之中;二是在好萊塢混跡10年未果的情況下,沒有選擇放棄。而是一直在堅持。雖然堅持得異常艱難。
為了夢想,10年間他換了12份工作,經(jīng)歷了488次的面試,34歲時才終于換來了一個金球獎提名。而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后來,當別人夸獎他具有超人的表演天賦時,溫特沃斯和別人這樣談及自己的成功:小時候每天出門去讀書前,父親都會對我說一個詞——“積累”。每考試、每測驗、每和老師的對話,這些都會對后的成績產(chǎn)生影響,決定你能夠考上什么大學。你能過怎樣的人生?所有小事加在一起就是一件大事。這就是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