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驚蛇】 南唐時候,當涂縣的縣令叫王魯。這個縣令貪得無厭,財迷心竅,見錢眼開,只要是有錢、有利可圖,他就可以不顧是非曲直,顛倒黑白。在他做當涂縣令的任上,干了許多貪贓枉法的壞事。
常言說,上梁不正下梁歪。這王魯屬下的那些大小官吏,見上司貪贓枉法,便也一個個明目張膽干壞事,他們變著法子敲詐勒索、貪污受賄,巧立名目搜刮民財,這樣的大小貪官竟占了當涂縣官吏的十之八九。因此,當涂縣的老百姓真是苦不堪言,一個個從心里恨透了這批狗官,總希望能有個機會好好懲治他們,出出心中怨氣。
一次,適逢朝廷派員下來巡察地方官員情況,當涂縣老百姓一看,機會來了。于是大家聯名寫了狀子,控告縣衙里的主簿等人營私舞弊、貪污受賄的種種不法行為。
狀子首先遞送到了縣令王魯手上。王魯把狀子從頭到尾只是粗略看了一遍,這一看不打緊,卻把這個王魯縣令嚇得心驚肉跳,渾身上下直打哆嗦,直冒冷汗。
原來,老百姓在狀子中所列舉的種種犯罪事實,全都和王魯自己曾經干過的壞事相類似,而且其中還有許多壞事都和自己有牽連。狀子雖是告主簿幾個人的,但王魯覺得就跟告自己一樣。他越想越感到事態(tài)嚴重,越想越覺得害怕,如果老百姓再繼續(xù)控告下去,馬上就會控告到自己頭上了,這樣一來,朝廷知道了實情,查清了自己在當涂縣的胡作非為,自己豈不是要大禍臨頭!
王魯想著想著,驚恐的心怎么也安靜不下來,他不由自主地用顫抖的手拿筆在案卷上寫下了他此刻內心的真實感受:“汝雖打草,吾已驚蛇。”寫罷,他手一松,癱坐在椅子上,筆也掉到地上去了。
那些干了壞事的人常常是做賊心虛,當真正的懲罰還未到來之前,只要有一點什么聲響,他們也會聞風喪膽。
【愚公移山】
有一天吃飯的時候,愚公突然對家人說:”我們全家一起合作,把擋在門口的兩座大山移開,讓門口的路可以直通到外面的大路上,你們看好不好呢?”兒子和孫子一聽,都點頭贊成說:”好呀!好呀!”?墒怯薰钠拮訁s搖搖頭說:”不可能的,你連搬一個土丘的力氣都沒有,還想搬移大山!就算你搬得動,那些挖出來的泥土石塊,你要扔到什么地方去呢?”愚公和孩子們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那有什么困難的!我們可以丟到海里面去呀!”
第二天開始,愚公和他的兒子、孫子,三個人一起扛著鋤頭,挑著扁擔,到山邊開始挖。愚公的鄰居京城氏和她的小兒子,也興致勃勃地幫愚公一起做著移山的工作。這時候,有一個叫作智叟的老先生,忍不住嘲笑他們說:”愚公呀!你實在太糊涂了。你這么老了,還要去移什么山?就算讓你搬到你死掉的那一天,也不可能把大山移開來的!”
愚公聽了他的話,笑笑說:”智叟,你才糊涂呢!我雖然很老,我還有兒子可以繼續(xù)去做呀;兒子還會生孫子,孫子還會再生兒子,我們的子子孫孫可以一直搬下去,只要我們搬掉山的一層,就少一層,總有一天我們會把這兩座山搬走,天底下哪兒有不能克服的困難呢?”智叟沒有話好說,只好走開了。
后來,山神和海神知道愚公要移山的事情,害怕愚公一家人永不停止的搬下去,會把山搬光,把海填滿,就跑去告訴天神,天神一聽:”嗯!這個愚公真是有恒心呀!我來幫幫他吧!”天神就派了兩個神仙去把王屋山與太行山背走,放到別的地方去,不再擋在愚公家門口了。
【大公無私】
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陽縣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辦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稱頌他。過了一些日子,平公又問祁黃公說:“現在朝廷里缺少一個法官。你看,誰能勝任這個職位呢?”祁黃公說:“祁午能夠勝任的。”平公又奇怪起來了,問道:“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你怎么推薦你的兒子,不怕別人講閑話嗎?”祁黃公說:“你只問我誰可以勝任,所以我推薦了他;你并沒問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呀!”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當上了法官,替人們辦了許多好事,很受人們的歡迎與愛戴?鬃勇牭竭@兩件事,十分稱贊祁黃羊。孔子說:“祁黃公說得太好了!他推薦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標準,不因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見,便不推薦他;也不因為他是自己的兒子,怕人議論,便不推薦。
像黃祁羊這樣的人,才夠得上說“大公無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