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南史•陳后主紀(jì)》隋文帝謂仆射高穎曰:“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
釋義像一條衣帶那樣狹窄的水域。原指窄小的水面間隔,后泛指地域相近,僅隔一水。
故事:
隋文帝楊堅取代北周稱帝,建立了隋朝。隋文帝有志于統(tǒng)一中國,在北方實行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政策,國力大增。而當(dāng)時長江南岸的陳朝后主陳叔寶卻十分荒*,不理朝政。他雖知道隋文帝有意征伐,卻依恃長江天險,并不把這事放在心上。
一次,隋文帝向仆射高穎詢問滅陳的計策,高穎回答說:“江南的莊稼比江北成熟得早,我們在他們的收獲季節(jié),揚言出兵,他們一定就會放棄農(nóng)時,屯兵防守;他們作好了準(zhǔn)備,我們便不再出兵。這樣來幾次,他們便不會相信。等他們不作準(zhǔn)備,我們突然真的出兵渡江,便可打得他們措手不及。另外,江南的糧食不像我們北方屯積在地窖中,而屯積在茅、竹修建的倉庫中,我們可暗地差人前去放火燒毀它,如果連燒幾年,陳朝的財力就大大削弱了,滅掉它也就容易得多了!
一次,隋文帝向仆射高穎詢問滅陳的計策,高穎回答說:“江南的莊稼比江北成熟得早,我們在他們的收獲季節(jié),揚言出兵,他們一定就會放棄農(nóng)時,屯兵防守;他們作好了準(zhǔn)備,我們便不再出兵。這樣來幾次,他們便不會相信。等他們不作準(zhǔn)備,我們突然真的出兵渡江,便可打得他們措手不及。另外,江南的糧食不像我們北方屯積在地窖中,而屯積在茅、竹修建的倉庫中,我們可暗地差人前去放火燒毀它,如果連燒幾年,陳朝的財力就大大削弱了,滅掉它也就容易得多了!
隋文帝采取了高穎的計策,經(jīng)過七年的準(zhǔn)備,在公元588年冬下令伐陳。出發(fā)前,他對高額說:“我是天下者百姓的父母,難道能夠因為一條像衣服帶子一佯狹窄的長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那里的老百姓嗎?”隋文帝志在必得,派晉王楊廣為元帥,率領(lǐng)五十萬大軍渡江南下,向陳朝的都城建康發(fā)動猛烈的進(jìn)攻,并很快就攻下建康,俘獲了陳后主,滅掉了陳朝。
戰(zhàn)國時代,百家爭鳴,游說之風(fēng),十分盛行。一般游說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學(xué)問、豐富的知識,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zhí)政者,最為凸出。孟子也是當(dāng)時的一個辯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孟子對齊王的昏庸,做事沒有堅持性、輕信*佞讒言很不滿,便不客氣的對他說:“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雖有生命力很強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陽光下曬了一天,卻放在陰寒的地方凍了它十天,它那里還活著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時間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點從善的決心,可是我一離開你,那些*臣又來哄騙你,你又會聽信他們的話,叫我怎么辦呢?”按著,他便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下棋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專心致志,也同樣學(xué)不好,下不贏,奕秋是全國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專心致志,處處聽奕秋的指導(dǎo);另一個卻老是怕著有大天鵝飛來,準(zhǔn)備用箭射鵝。兩個徒弟是一個師傅教的,一起學(xué)的,然而后者的成績卻差得很遠(yuǎn)。這不是他們的智力有什么區(qū)別,而是專心的程度不一樣啊;”這是一個很有教學(xué)意義的故事,我們要學(xué)習(xí)一樣?xùn)|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專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
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丟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樣做得好呢?求學(xué)、做事的能否成功,這也是個決定因素之一,故后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簡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修學(xué)、做事沒有恒心,作輟無常的一種說法。例如一位同學(xué),對于求學(xué)很是隨便,學(xué)習(xí)的時間少,荒廢的時間多,我們便說:他這種一曝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學(xué)到什么東西呢?
“暴”“曝”兩字是古今字!氨笔莻會意字,從日,從出,從米,從雙手,表示日出時拿出米來曬,是“曝”的本字。因此,“一暴十寒”亦作“一曝十寒”。
元代的李壽卿創(chuàng)作了一個雜劇,名叫《伍員吹蕭》,說的是春秋時吳國大夫伍員一段曲折經(jīng)歷的故事。故事內(nèi)容是這樣的:楚平王身旁有個很會拍馬的人,名叫費無極。一次,他奉命到秦國去給太子華建迎接新娘,見新娘非常美麗,便慫恿平王把她留作自己的妃子;栌购蒙钠酵蹙尤徽辙k。這件事傳開后,成為一大丑聞。
太子華建的老師伍奢,是個剛正不阿的大臣。費無極生伯他今后幫助太子懲罰自己,便慫恿平王誘殺了他及其長子。這樣做還不夠,費無極又慫恿平王把太子華建送到城文去把守邊疆。后來仍不放心,又派人去殺害他。
公子華建得到風(fēng)聲,連夜逃跑。他知道伍奢的次子伍員在樊城鎮(zhèn)守,便趕到那里,告訴了他父兄被殺的情況,并說費無極已派他的兒子費得雄即將趕到樊城來騙你回去,然后殺掉。
伍員聽到這些消息,大罵費無極心狠,平王無道,決定采取適當(dāng)措施對付趕來的費得雄。
過了幾天,費得雄果然來到樊城。見了伍員后,他謊稱平王因伍員屢立戰(zhàn)功,要重加賞賜,請伍員立刻啟程回朝,接受賞賜。伍員故意問道:“我已半年未曾回朝,不知我家父兄等是否安康?”費得雄裝模作樣他說:“你們伍家好生興旺,有哪家比得上!”伍員聽了勃然大怒,一把抓住費得雄的衣襟,痛斥道:“你們這伙壞蛋,把我全家殺絕,還無恥他說我伍家興旺!”
費得雄以為伍員不可能知道這件事的詳情,便要求伍員舉出證人。伍員憤怒他說:“如果不是公子華建來到這里說明內(nèi)情,道破你這個壞蛋的謊言,我險些兒被你騙進(jìn)天羅地網(wǎng)!”費得雄這才無話可說。伍員痛打了他一頓,棄官而走。
后來他來到吳國,打扮成一個要飯的,在熱鬧的街市上吹蕭唱曲,終于被吳王請去,當(dāng)了吳國的大夫,促使吳國戰(zhàn)勝楚國,為父兄報了仇。
出處元曲選•李壽卿《伍員吹蕭》若不是華建來說就里,白破了這廝謊,險些兒被賺入天羅地網(wǎng)。
釋義“羅”是捕鳥的網(wǎng);天空、地面遍張羅網(wǎng)。比喻包圍得非常嚴(yán)密,無處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