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 #精選初中九年級有關端午節(jié)的作文500字#】每個節(jié)日都有著特殊的意義,端午節(jié)便是人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jié)日。吃美味的粽子和歡樂的賽龍舟是人們過端午節(jié)的習俗。下面是®無憂考網為大家整理的有關端午節(jié)的作文,歡迎閱讀參考。
【篇1】端午的味道
我閉上眼睛,靜靜感受端午的味道。
不知道是不是為了配合梅雨季節(jié)的到來,端午整日整夜地浸在雨水之中,從周六晚上開始,雨水便不再像之前那么溫順,而是忽然地大了起來,一陣陣地從天際刮下,落在窗戶上,便順勢滑下一道美麗的弧線;落在江河中,便合意彈出一曲無盡的悲傷;落在花草旁,便默默留下一滴晶瑩的淚珠;落在我身上,便緩緩敘述一段世事的變遷。
雨依舊未停,生命依舊不止。
便是因此,端午的味道中摻進了些雨水的味道。
剛走進老家的大門,便看見了兩株艾葉,整齊地插放在門的兩側,艾葉似劍,令人感覺到一股威嚴,艾葉似草,令人感覺到一種不屈,艾葉飄香,令人感覺到一陣舒適,艾葉無言,令人感覺到一方清靜。艾葉是端午的代表,卻只是出現在我們這些閑人的筆下,或許說,只有端午這個時刻,我們這些閑人才會想到它,它可否會不滿?可否會難過?
可就算它怒火沖天,也沒有人會注意它。
便是因此,端午的味道中摻進了些艾葉的味道。
到老家的時候,已經是中午了,從廚房中飄出的炊煙亦是愈發(fā)明顯,仿佛催促著在外的人早日歸家,眾人坐在一起,便定要推杯換盞,酒過三巡后,方能盡興,醇厚的酒香,散漫了空氣,灑滿了人心。千年前的屈原,你喝酒時滋味如何呢?是快樂,亦或是愁苦,是灑脫,亦或是傷心,我無法考證清楚,但愿他喝下最后一口酒時,能夠忘記諸多不順,能夠想起無限快樂。
酒香,有些刺鼻,但卻打開人與人交流的途徑。
便是因此,端午的味道中摻進了些美酒的味道。
說實話,端午可吃了不少的粽子,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才有機會去吃粽子,棕香四溢飄蕩在端午的空氣中,不會被厚厚的院墻所阻擋,不會被高高的大門所拒絕,它只會追隨著風,風的去處便是它的去處,風的歸宿卻不是它的歸宿,它可以飄得更遠,飄到世界的盡頭,也只有在端午的時候,才會有這樣獨特的風景。
便是因此,端午的味道中摻進了些粽子的味道。
晚上,月亮終于露出了些光輝,為我們照亮了回家的道路,看著四周風景被黑夜所吞沒,只留下月光,莫名地有些傷心,明天,大家或許就見不到粽子,看不著艾葉,聽不到雨音了,再過幾天,便沒有多少人會記得這個端午,會記得風中曾藏著粽葉與艾葉的香氣,會記起這幾天的雨水這么多,下得這么傷心。
他們若是希望再次被我們記起,只有等到下一個端午,等到下一個與我們相見的日子。
下筆匆忙,趕不上端午離別的速度,今夜依舊平靜,只不過加上“端午”二字,便顯得與眾不同。但愿我在偶爾閑適的時候,能嗅嗅曾經端午的味道。
【篇2】端午的味道
煦暖而和緩的南風從大海那頭徐徐吹拂而來,裹在人身上,暖意中帶著一股咸腥味!耙箒砟巷L起,小麥覆壟黃”,一夜之間,田野一派金波涌動,如河流一般金光蕩漾、蒸氣騰騰。
麥子熟了,端午節(jié)也到了。
包粽子是端午的一大習俗。家鄉(xiāng)包粽子,比較簡單,沒有其他佐料,基本以淡味為主。通常是用上好的糯米在稻草灰堿水里浸泡一段時間,待浸透后,將糯米淘洗干凈,晾干,便可以包裹了。
端午前一天,祖母就開始忙碌起來了。先是要制作堿水,將稻草灰放進盆里加水,不停地攪動,再用竹篩蒙上一層紗布過濾,便可制作出黃色的堿水。然后,再將瑩白飽滿的糯米倒進堿水里浸泡。接著,還要將粽葉一張張刷洗干凈,除去葉子上細細的絨毛,最后把粽葉一張一張碼起來,浸在一個盛滿涼水的塑料盆里,用磨刀石或石秤砣壓緊、壓實,慢慢把干硬的粽葉浸軟。
端午一大早,節(jié)日的氣氛便在家里彌漫開來。祖母、母親和幾個姑姑圍在一起包粽子,她們都有一雙巧手,拿起一片粽葉,用剪刀“咔嚓咔嚓”把粽葉下端剪齊,再箍成一個倒立的鐘樣,然后用勺子舀起糯米填進去,用筷子插實,封口,最后用浸過水的干蒯草扎緊,一只棱角分明飽滿結實的粽子便扎成了,動作干凈利落一氣呵成。
粽子包好后,5個或10個結成一串,就像一串串葡萄,一嘟嚕一嘟嚕的,清清爽爽玲瓏可愛。接下來就是煮粽子。鍋里加上水,放入粽子,點火,火候大小全憑經驗掌握了。在我嗅覺的記憶里,至今還清晰地保留著粽子未出鍋時從灶間飄逸出來的香味。在經過漫長的期盼、煎熬后,粽子終于煮好了,剛出鍋的粽子熱氣騰騰的,香味四溢。放涼后的粽子,顏色金黃、晶瑩剔透,用棉線切割成小片,蘸上蜂蜜或白糖,吃起來涼滑爽口,齒頰留香。
端午的另一個習俗是插艾葉和榕樹枝。端午節(jié)是個驅邪攘災的節(jié)日。民間傳說,門戶上插艾草、榕樹枝可避邪(很多地方都是插艾草、菖蒲,我們這邊為什么插艾草和榕樹枝,我至今百思不得其解),端午節(jié)這一天,家家戶戶門框和窗戶上都插著一對艾草、榕樹枝,且不說去瘟避邪,僅那沁心潤肺的植物馨香,就像是穿越田野的風,干凈,爽朗,讓人神清氣爽,濁氣全無。
我終于明白:端午的味道,其實是親情的味道!端午的味道,也是童年的味道!
【篇3】感受端午的味道
端午,一個古老的節(jié)日。自戰(zhàn)國時期以來,一直流傳至今。它有著它獨特的味道。
了解了端午的來歷,很是痛心,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
屈原,一位愛國志士,忠心侍奉楚王。但卻造小人排擠。結果被流放,他空有一身抱負,卻報國無門。楚國將亡,他為表達他的愛國之心,以身殉國,投河自盡。原來,端午的背后有著如此令人心酸的故事。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愛國的味道。
端午,我的叔叔等人都會來爺爺家過,一起吃著飯,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
解開纏著粽子的線,打開粽葉,把里面的飯團沾沾白糖,吃一口甜甜的;家人們團聚,大家一起有說有笑,暖暖的?粗眠`的家人們的變化,喜喜的;味道很多,用兩個字概括:幸福。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街上,孩子們帶著他們的五彩線,愜意地走著,十分神氣。這五彩線,讓我回憶起了從前,我每年都會戴。這五彩線是節(jié)日的特色,包含著我們中國華民族的獨特,流傳了幾千年。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吃茶蛋,掛艾葉菖蒲……都有著我們中國的獨特文化。端午節(jié)本身其實就是一種文化。如今,端午節(jié)已經成功選入了《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深厚的祖國文化的味道。
生活在21世紀今天的我們,生活十分多姿多彩,端午的活動很多,十分豐富多彩。
有些城市舉行賽龍舟競賽,大家爭先恐后,一起比賽,盡情享受劃船的快樂。早上也有很多人去踏青,感受自然的氣息,在草地上,嗅著泥土的芬芳,和家人一起去野餐!有很多人登山去采艾蒿,品味粽子的味道。孩子們都放假,在一起盡情玩耍,身上掛著香包。到處都是歡聲笑語。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快樂的味道。
感受端午的味道,是多姿多彩的味道。它是我們民族的節(jié)日。無門應該珍惜,重視這個有著自己獨特味道的特殊節(ji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