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馬云去美國考察,拜訪了多家世界500強企業(yè)的老總,在與這些商界大佬交談時,馬云都會饒有興致地問他們:“在您的心目中,誰是競爭對手?”
在問到谷歌創(chuàng)始人拉里·佩奇時,拉里·佩奇告訴馬云:“我們的對手是NASA!
NASA指的是美國航空航天局。馬云覺得奇怪:“為什么是NASA,而不是別的企業(yè)或與你們類似的公司呢?”
“因為NASA常常會跟我們搶人才,搶走那些秀的高級工程師。”
馬云追問道:“難道NASA開的工資與福利比你們開的更高嗎?”
拉里·佩奇說:“如果他們開的工資高,我們可以開更高的工資搶回來。可是,不少工程師寧愿忍受只有我們這里五分之一,甚至更低的工資,而去NASA工作。我們即使開出更好的優(yōu)厚條件也留不住他們。我想原因在于,雖然我們谷歌為工程師們描繪了一個很大的夢想,可是NASA描繪的夢想更大,也更好,所以更吸引他們吧!
企業(yè)的競爭,歸根結(jié)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競爭,背后卻是夢想的競爭?梢娪袝r夢想在一個人成功中的作用。
在美國加州,一個叫做羅伯特·舒爾的孩子在日記本上寫下這樣一段話:“我要建造一座伊甸園!
1868年,舒爾成為了一名博士,他把自己心中的伊甸園畫了下來:那是一座水晶的大教堂。但建造這座教堂至少要花費七百萬美元。
但是,他仍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連日來奔波于大街小巷,反復(fù)在各地做著不同的講座。
第六十天,第六十五天,第九十天……無數(shù)人被他的執(zhí)著所感動,紛紛捐款。1920年9月,歷時十二年,這座人間的伊甸園建成。
從此,游人絡(luò)繹不絕,舒爾一舉成名,這也成為他一生的榮耀。
這就是一個夢想的奇跡。
七百萬美元對于20世紀(jì)10、20年代的人來說是多么巨大的數(shù)字,想湊齊這么多的錢,可以說是不可能的,然而舒爾卻用自己的執(zhí)著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只因為他有一個夢想,那就是用自己的能力“建造一座伊甸園”。
夢想是一盞明燈,照亮了眾人的生命;夢想是一個路牌,在迷路時為你指明方向;夢想是一方羅盤,導(dǎo)引人生的目標(biāo)情。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人生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明確的目標(biāo)!
的確,目標(biāo)是你追求的夢想,榮耀走在夢想之后,有了夢想,才能在這個道路上不斷反省自我,看清自己,找到一種淡定的起點;失去了夢想,你就會失去了方向,失去了榮耀。
余嘗求古仁人之心,孔夫子說,匹夫不可奪志,哪怕是三軍可以奪帥。這又何嘗不是告訴我們“有夢才能圓”的道理呢?
因此,人生的道路難以一帆風(fēng)順,也固然可能會布滿荊棘、充滿坎坷,那是一條充滿困窘、淚水、失望的路。像作家老舍先生筆下的,那位我們大家都耳熟能詳?shù)鸟橊勏樽,一個本是勤勞、善良的農(nóng)村小伙子,但在三買、三賣之后,變成了一個自私、貪婪的人,或許他的墮落更多是社會的錯誤,但告訴了我們的是,實現(xiàn)理想的路是艱難的。只要有明確的目標(biāo),你就會看到曙光,看到希望。即使前方的風(fēng)浪再大,也會無悔地追求,無怨無悔,直到實現(xiàn)夢想,榮耀也會跟著到來。
曾經(jīng)的我的朋友劉小七,又何嘗不是如此。小學(xué)時,為父母而讀書,一天到晚渾渾噩噩,一天過去,又不知自己做過什么。直到畢業(yè)時老師的一句話,驚醒了他。從此,立志發(fā)奮學(xué)習(xí),才有今天的所得。
夢想或許只是在一瞬間擁有,然而帶他一路拼搏,最終獲得榮耀。
回頭再說說我自己吧,一生中出現(xiàn)過幾許燦爛光輝。然而,我逝去的人生,始終出現(xiàn)了灰白色,甚至是黑色。而我自己卻曾經(jīng)美其名為,深紫色的人生,幾許期待,幾許拼搏,終于又再次獲得了一個不一樣的人生。這一切都來自我一生的夢想,我期望自己能成為一個歌手,又期望自己能成為一個超級巨星,等等等等?山Y(jié)果呢?我所渴望的奇跡,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但是請大家相信我,我不會氣餒,更不會逃避,我依舊期待夢想的達成,奇跡的發(fā)生。
讓我們齊聲呼喊:“帶著夢想上路吧!”去堅定我們的夢想;“帶著夢想上路吧!”去尋覓榮耀的明天;“帶著夢想上路吧!”去采擷人生道路上累累碩果;“帶著夢想上路吧!”去創(chuàng)造夢想的奇跡。
在這收獲的季節(jié)里,請微笑著向著晨曦,向著黃昏,向著星空,高聲吶喊:“帶著夢想上路吧!奇跡正在前方,向你招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