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召南·摽有梅》
先秦·佚名
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譯注】
梅子紛紛落在地上,樹上還剩下七成。追求我的小伙子,要趁著吉時,切莫錯過好時辰。
①摽(biào):落下,墜落。有:助詞,沒有實義。
、谄撸浩叱。
、凼罕,多。士:指年輕的未婚男子。
、苠剩杭皶r。吉:吉日。
【賞析】
這是一位待嫁女子的詩。她望見梅子落地,引起了青春將逝的傷感,希望馬上同人結(jié)婚。龔橙《詩本義》說:“《摽有梅》,急婿也!标悐J說:“梅由盛而衰,猶男女之年齒也。梅、媒聲同,故詩人見梅而起興!彼麄兊莱隽嗽姷闹黝}與興意。
或許只有《詩經(jīng)》里的女子敢直接說出“追求我的小伙子,要趁著吉時,趕快來提親啊”之類的話,當然她說的比較詩意:“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泵纷映墒炝,紛紛墜地,“摽有梅,其實七兮”,樹上只剩下七分梅子了。此情此景,她敏銳想到自己還待字閨中,愛情還遙遙無期,可是青春這么短暫,轉(zhuǎn)眼間就錯過了的年華,于是她忍不住唱出自己的心聲,這么一唱,就開了古代女子征婚的先河?v然當時社會男女不受封建禮教壓制束縛,但一個女子敢如此坦露自己的心事,還是需要一定勇氣的。
《摽有梅》作為春思求愛詩之祖,其原型意義在于建構(gòu)了一種抒情模式:以花木由盛轉(zhuǎn)衰比喻青春流逝,由感慨青春易逝而追求婚戀及時。從北朝民歌“門前一株棗,歲歲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孫兒抱”,到唐無名氏的“花枝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再到《牡丹亭》杜麗娘“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可以說都是這一原型模式的承襲。
情感是人類最自然的天性,這首詩無疑把生命的本真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赌档ねぁ分械亩披惸,面對大好春光發(fā)出“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的感嘆,在當時社會不能不說這是一種大膽的呼喊。從古至今,我們能看到有多少女性主動大膽地追求所愛的故事?她們做得最多的只能是在等待,等待……她們都認為男性應(yīng)該是主動的,在各種顧慮中活生生地將自己真實的情感壓抑,甚至扼殺,這是多么的可惜。
擴展閱讀:國風·召南簡介
國風·召南,《詩經(jīng)》十五國風之一,為先秦時代召南地方民歌,共十四篇,召南指召公統(tǒng)治的南方地域。
清阮元挍勘云:“閩本、明監(jiān)本、毛本,移此譜入卷第一中鄭氏箋、正義之後。案:十行本與譜序接連?紩浗忸}云:正義備鄭譜於卷首。陳氏所見,乃正義原書,為得其實,則知鄭譜散入各處,不復總聚於譜序下者,後來合并經(jīng)注正義時,所改也。此一譜與譜序接連,正其跡之,未經(jīng)盡泯者。閩本以下,所移非是。且鄭氏箋正義之後,羼入此一譜於正義之次序,尤屬紊亂,失之甚矣。又正義所載鄭譜,是其原第,檜在鄭前,王城在豳後,兩正義屢有明文,而鄭譜正義云對上檜風已作,故云又作,尤為顯證,可見散入各處之失也”。
擴展閱讀:作品簡介
關(guān)于“周南”、“召南”二部分詩產(chǎn)生的地區(qū)及“二南”的具體意義,歷來有不同的說法,至今仍未得到一致的結(jié)論。我們從“二南”本身找內(nèi)證,分析前人的一些不同的意見,認為“二南”絕大部分詩是來自江漢之間的一些小國,有少量詩篇也遠及原來周公旦和召公奭分治的地區(qū)——今河南洛陽一帶。因此“二南”詩的產(chǎn)地大致說來,包括今河南洛陽、南陽和湖北的鄖陽,襄陽等地區(qū)。鄭玄《詩譜》曰:“得圣人之化者,謂之《周南》;得賢人之化者謂之《召南》!
至于“南”的含義,根據(jù)甲骨文,證之以古代典籍,“南”原來是一種很古老的樂器名稱,后來才演變?yōu)橐环N地方曲調(diào)的專名,古書稱作“南音”!澳稀边@種曲調(diào)最初盛行于江漢流域,以后才逐步影響到附近北方的地區(qū)!岸稀敝械脑娋褪怯谩澳弦簟毖莩母柙~,自漢以來,雖然“聲”漸漸失傳了,但是“南”這個名稱仍然保留了下來。
同時“南”又是方位之稱,在周代習慣將江漢流域的一些小國統(tǒng)稱之“南國”或“南土”、“南邦”(見《小雅·四月》、《大雅·嵩高》)等,所以詩的編輯者便將采自江漢流域許多小國的歌詞,連同受“南音”影響的周、召一些地方采來的歌詞,命名為“周南”、“召南”,以與其他十三國風在編排的形式上整齊劃一!蹲髠鳌る[公三年》記君子的話說:“‘風’有《采蘩》、《采蘋》”,此二詩均屬“召南”。可見“二南”屬于風詩,與其他國風一樣是地方曲調(diào)。
“二南”(《國風·周南》和《國風·召南》)絕大部分詩是西周末東周初的作品,舊說以為是文王時期的詩,那是沒有根據(j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