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七個人曾經(jīng)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于是乎每周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chǎn)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障氣。然后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但他們常;ハ喙,扯皮下來,粥吃到嘴里全是涼的。后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后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少的,每人都盡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會有不同的風氣。
職場智囊:
一個單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習氣,一定是機制問題,一定是沒有完全公平公正公開,沒有嚴格的獎勤罰懶。如何制訂這樣一個制度,是每個領導需要考慮的問題。
一個年輕人為離別的苦痛來向我傾訴。
等他說完,我說:“人生里有離別是好事呀!
他,茫然地望著我。
“如果沒有離別,人就不能真正珍惜相聚的時刻;如果沒有離別,人間就再也沒有重逢的喜悅。離別從這個觀點看,是好的。”
我們總是認為相聚時是幸福的,離別便不免哀傷。其實,幸福是比較而言的,若沒有哀傷作襯托,幸福的滋味也就不能體會到。
幸好,人生有離別。
高僧弘一大師,晚年把生活與修行統(tǒng)合起來,過著隨遇而安的生活。有一天,他的老友夏尊來拜訪他。吃飯時,他只配一道咸菜。
夏尊問他:“難道這咸菜不會太咸嗎?”
“咸有咸的味道!焙胍淮髱熁卮鸬。
吃完飯,弘一大師倒了一杯白開水喝,夏尊又問:“沒有茶葉嗎?怎么喝這么淡的開水?”
弘一大師笑著說:“開水雖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我覺得這個故事很能表達弘一大師的禪語,夏尊因為和弘一大師是青年時代的好友,知道弘一大師在李叔同時代,有過歌舞繁華的日子,故有此問。弘一大師則早就超越咸淡的分別,這超越并不是沒有味覺,而是真能品味咸菜的好滋味與白開水的真清涼。
生命里的幸福是甜的,甜有甜的滋味。
情愛中的離別是咸的,咸有咸的滋味。
生活中的平常是淡的,淡也有淡的滋味。
我對年輕人說:“在人生里,我們只能隨遇而安,來什么品味什么,有時候是沒有能力選擇的。就像我昨天在一個朋友家喝的茶真好,今天雖不能再喝那么好的茶,但只要有茶喝就很好了。如果連茶也沒有,喝白開水也是很好的事呀!
十幾歲的桑德斯經(jīng)常為很多事情發(fā)愁。他常常為自己犯過的錯誤自怨自艾;交完考試卷以后,常常會半夜里睡不著,害怕沒有考及格。他總是想那些做過的事,希望當初沒有這樣做;總是回想那些說過的話,后悔當初沒有將話說得更好。
一天早上,全班到了科學實驗室。老師保羅·布蘭德威爾博士把一瓶牛奶放在桌子邊上。大家都坐了下來,望著那瓶牛奶,不知道它和這堂生理衛(wèi)生課有什么關系。
過了一會,保羅·布蘭德威爾博士突然站了起來,一巴掌把那牛奶瓶打碎在水槽里,同時大聲叫道:“不要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然后他叫所有的人都到水槽旁邊,好好地看看那瓶打翻的牛奶。
“好好地看一看,”他對大家說,“我希望大家能一輩子記住這一課,這瓶牛奶已經(jīng)沒有了–你們可以看到它都漏光了,無論你怎么著急,怎么抱怨,都沒有辦法再救回一滴。只要先用一點思想,先加以預防,那瓶牛奶就可以保住?墒乾F(xiàn)在已經(jīng)太遲了,我們現(xiàn)在所
能做到的,只是把它忘掉,丟開這件事情,只注意下一件事。”
【大道理】不要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積極的去面對下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