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賞析】
這是一首教子詩,道出了古人做學問的艱難和不易。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詩人認為,做學問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又是一件很刻苦的事情。讀書人以書為師,可以從書本里得到很多知識和道理,但僅僅通過書本得到的知識,又是不完整和不深刻的,無論學得多少,心里都終會覺得淺薄。想要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識,最終還是要回到實踐中去,實踐出真知,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我們現(xiàn)在也常說“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練”“看著容易做著難”“眼高手低”等等,都說明了實踐的重要性。
孜孜不倦、堅持不懈地做學問,固然很重要,但僅僅這樣還是不夠的,書本的知識是前人實踐經(jīng)驗的總結,不能為了學習而學習,盡信書不如無書,要“親身躬行”,用自己的實踐來驗證和發(fā)展知識。一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經(jīng)驗的人,才是真正的有學問的人。戰(zhàn)國時代趙國的趙括,三國時代蜀國的馬謖,等等,都是只會死啃書本,不會實踐的人,紙上談兵,于人于己都毫無益處。詩人是吃過苦頭走過的彎路的人,所以教育自己的子女時才會如此諄諄告誡,可見其用心良苦。
擴展閱讀:陸游的詩歌內容
陸游的詩歌涵蓋面非常廣泛,幾乎涉及到南宋前期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按內容大致可分為四個方面:
、賵猿挚菇,討伐投降派。陸游坦率直言“和親自古非長策”,“生逢和親最可傷,歲輦金絮輸胡羌”,并揭露“諸公尚守和親策,志士虛捐少壯年”。其樂府詩《關山月》高度概括了上層統(tǒng)治者和守邊士兵、淪陷區(qū)人民在主戰(zhàn)和主和立場上的矛盾,集中揭露了南宋統(tǒng)治集團的妥協(xié)求和政策造成的嚴重惡果。陸游的這類詩歌,以其鮮明的戰(zhàn)斗性、針對性,鼓舞了人們的抗金的斗志,得到志士仁人的推許。
、谑惆l(fā)慷慨激昂的報國熱情和壯志未酬的悲憤。陸游年輕時就以慷慨報國為己任,把消滅入侵的敵人、收復淪陷的國土當作人生第一要旨,但是他的抗敵理想屢屢受挫。于是,他的大量詩歌,既表現(xiàn)了昂揚的斗志,也傾訴了深沉的悲憤之情。如《書憤》一詩,詩人一心報國卻壯志難酬,昂揚豪壯中帶著蒼涼悲愴,既是詩人個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運的縮影,是這類作品的典型代表。
、勖鑼懱飯@風光、日常生活。陸游熱愛生活,善于從各種生活情景中發(fā)現(xiàn)詩材。無論是高山大川還是草木蟲魚,無論是農(nóng)村的平凡生活還是書齋的閑情逸趣,“凡一草、一木、一魚、一鳥,無不裁剪入詩”!队紊轿鞔濉芬辉,色彩明麗,并在景物的描寫中寓含哲理,其中“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而成為廣泛流傳的名句。他的《臨安春雨初霽》,描寫江南春天,虛景實寫,細膩而優(yōu)美,意韻十足。
、軔矍樵。由于宋代理學對士人思想感情的約束和宋詞的發(fā)展,宋詩言情的功能漸漸減弱,宋代的愛情詩在數(shù)量和質量上,都難以和唐詩比肩,但陸游卻是個例外。陸游年輕時曾和前妻有著一段刻骨銘心的感情經(jīng)歷,他悼念前妻的詩歌,情真意切,令人動容,晚年創(chuàng)作的《沈園二首》,被后人稱作“絕等傷心之詩”,是古代愛情詩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擴展閱讀:陸游的藝術特點
、偎囆g風格上,兼具現(xiàn)實主義特點,又有浪漫主義作風。陸游性格豪放,胸懷壯志,在詩歌風格上追求雄渾豪健而鄙棄纖巧細弱,形成了氣勢奔放、境界壯闊的詩風。陸游把在現(xiàn)實生活中無法實現(xiàn)的壯志豪情都傾瀉在詩中,常常憑借幻境、夢境來一吐胸中的壯懷英氣,陸游的夢境、幻境詩,飄逸奔放,被譽為“小李白”。然而對功名的熱望和當權者的阻力之間有著無法克服的矛盾,嚴酷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給詩人心靈壓上了無法擺脫的重負,因而陸游又崇尚杜甫,關懷現(xiàn)實,主張詩歌“工夫在詩外”,詩風又有近于杜甫的沉郁悲涼的一面。
、谡Z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陸游反對雕琢辭藻和追求奇險,其詩語言“清空一氣,明白如話”。陸游重視鍛煉字句,他的對偶,新奇、工整,而不落于雕章琢句之嫌。趙翼曾評陸詩“看似奔放實則謹嚴”,劉克莊亦有“古人好對偶被放翁用盡”之嘆。陸游的七言古詩《長歌行》,筆力清壯頓挫,結構波瀾迭起,寓恢宏雄放的氣勢于明朗曉暢的語言和整飭的句式之中,典型地體現(xiàn)出陸詩的個性風格,被后人推為陸詩的壓卷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