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秋節(jié)的感想隨筆【1】
越來越感覺,隨著年齡的增長,過節(jié)的心情,沒有超市的氣氛來得那么濃烈了。本想趁中午,屋子收拾整潔,花草也已灑完清水,被褥曬在太陽下,一個人靜靜的時光,泡一壺暖茶,劃拉幾個閑字,挨到下午去接女兒的重要時刻。就在翻之前寫的文字時,竟翻出一篇可體現(xiàn)此刻心情的中秋舊文,就懶得寫了,搜來貼此,權當今聊過此節(jié)吧。
又到中秋,本是團圓的節(jié),我卻不愿品咂這節(jié)里,象征幸福團圓的甜蜜月餅;曾經(jīng)何時,對節(jié)日那么淡漠?是以前的節(jié)日太過濃烈,讓現(xiàn)在的心承受不了那份帶著心酸的歡樂;還是,蒼桑的胸懷,已失去過節(jié)的興奮,把一切,都看得那么平淡;還是隱忍的心思里,不愿看那份人生的殘缺?
可“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惫(jié)還是要過,還要歡樂。可這時的歡樂,多么滯重?相比,記憶里的,愉悅。
記憶里中秋,似乎比春節(jié),還要幸福和快樂。因為春節(jié)里沒有中秋的豐收和圓月,中秋卻有著比春節(jié)還要豐盛的美食。因為它所處的這個季節(jié)。
豐盛的中秋節(jié),因秋日累累果實的點綴,而更加豐滿,山珍地饈撐圓了兒時的肚子。小時候因住在一個頗有世外桃源之美的小山村,那時雖大都生活貧瘠,可秋天,簡陋的山里莊園裝滿地瓜,花生,玉米,瓜豆,菜蔬……令其也像一個富翁;而為鮮美的,便是這里特產(chǎn)的地方名吃,全羊湯。那啃著山脊散著草藥香的野草長大的黑山羊,肉嫩味香,純鮮誘人;即使日子再窮,中秋節(jié)那天,村里總是慷慨地殺掉幾只,家家分個遍,讓辛苦了大半年的山里人,美美的飽餐一頓,開開洋葷。
記得,那天一早,大隊村委的院落里,人仰馬翻,比趕集還要熱鬧,全村的人,基本都聚在了這里。孩子們在聚堆閑聊的大人中間,竄來竄去玩得歡,大人人手一個盆,吸著旱煙,比任何時候都悠閑自在,或蹲或站漫不經(jīng)心地扯著農(nóng)事家事國事天下事,等待著分羊肉。襯托著這份歡樂的是后院里,待宰的羊咩咩叫得凄慘,大膽的孩子,圍攏在屠宰現(xiàn)場,看那血腥的一幕,多少有些膽戰(zhàn)心驚,驚恐和憐憫的眼神里,卻充盈著隱隱地期盼,那血,都將是羊湯里不可或缺的美味呀,只因那個年代生活的貧瘠令心也粗糙。
而我記憶更深的是,中秋送十五。這是民間的傳統(tǒng)風俗,不帶有雜質(zhì),純是親情的自發(fā)。不像現(xiàn)在,這一傳統(tǒng)風俗變相的令人不堪其累。熱情豁達的母親心里有譜,該送哪家送哪家,只等她一一吩咐來,我們兄妹便樂顛樂顛地接受著這份光榮的任務。背著荷葉包裹的放在竹籃里的羊肉呀,羊大腿呀,羊下貨呀,一家一家送去。之所以喜歡這個任務,是,這是個相當棒的美差,每到一家,看到的是驚喜歡愉的笑臉不說,自有一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感油然而生;當然,還有不同的回禮滋潤著這份禮尚往來的傳統(tǒng)美德,即使對方拮據(jù)的無物可送,順勢打下自家園里棗樹上的一把棗,塞到我們的手里,我們也會高興地一蹦一跳地道一聲謝。那棗甜了一路的嘴巴……
若兒時的記憶,中秋是美味;再以后,便以期盼中秋團圓的那份幸福為中心了。只因一年到頭,越來越很少見到的家中核心的人物兄長;與哥的感情,就像依在月亮邊的那顆星;從兄長十幾歲在外求學,到大學,到上班,一步步離家遠去,全家的思念便越扯越長,唯有節(jié),才讓這思念釋懷。而中秋,哥回來會帶我們出去游玩,登山,采野菊花;摘野果子,野炊;還會給我?guī)Щ鼐实恼n外讀物,初識唐詩宋詞、舒婷、三毛、尤今、四大名著……都是兄長的引導!懊髟聨讜r有,把酒問青天……”早便是哥哥先教會了我,當然還有爬到山頂,聽哥大聲喊什么:“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崩畎椎摹蛾P山月》,那時聽來卻懵懵懂懂,只感覺上文科的哥哥,好歷害呀,因而特別崇拜才華橫溢的哥哥。
長大后,期盼節(jié)假日,是因為喜歡看父母被兒孫圍著那幸福歡愉的笑臉,終于熬到子孫滿堂,是該享受的那天倫之樂帶來的幸福生活了;更喜歡都成家立業(yè)的我們,與父母一塊過節(jié)的那個親情洋溢的氛圍;只因離婆家遠,嫁出去的女兒,在中秋可以和父母團聚在一起,使得中秋節(jié),我們的家特別的圓。慈愛的老爸老媽,已從各自操勞的崗位上退下來,安享晚年,秋高氣爽的季節(jié)里,一手攜孫子一手將外孫女,在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地陪伴下,游山玩水,遍嘗美食,一家人和睦相處,其樂融融。父母的幸福,便是我們心的暖;父母的家,依然是我們心依靠的港灣……
一直,因為,這份溫暖,這份依靠,這份幸福的對節(jié)的期盼,會陪伴我一輩子……,沒想到事事難料,與單純的意愿相悖的是,我卻過早的,讓心失去了幸福的根;再也得不到,那份溫暖的依靠。節(jié),便成了心底的痛,夢中的酸,多想,就那么混混厄厄的,今夕不知是何夕。
可節(jié)依舊在,中秋月兒圓,期盼人團圓,我還有自己的血脈在。于是,埋藏不能與父母相守一輩子的感傷,在回憶里聊以自慰,在祝福里獲得人間溫情,祝:中秋大家都快快樂樂!
有關中秋節(jié)的感想隨筆【2】
那年的中秋節(jié),是五年前的八月十五。
五年前八月十五還不是公休,還不是公休的八月十五,學校臨時調(diào)整了作息時間,早早地結(jié)束了一天的工作,提前一個小時放了學。
那天放學的時候,我習慣性地站在大門口,目送歡天的學生閃過大門的身影,目送喜地的老師急匆匆地跨過校門的檻,心里盤算著靜校以后早點回家,省得讓白發(fā)蒼蒼的老娘,再站在門前的槐樹下翹首,省得讓老娘不知疲倦地長時間地期盼。
傳達室的保安輕輕地摁下了大門的電動開關,折疊的大門開始緩緩地打開,緩緩地拉長,形成了一道黑色的屏障。這道黑色的屏障,隔開了門外叫賣月餅的喧囂與噪雜,顯得安靜的校園更加的寂靜。我向保安道了一聲辛苦,送上了一句祝福的話語,然后沿著每天不知要走過多少次的校園大道,急匆匆地掃視著教學樓、實訓樓、學生公寓,看看樓上的窗戶是否關好,看看大樓的樓門是否鎖好,看看學生公寓里是否還有沒有回家的學生……
教學樓的大門虛掩著,沒有上鎖。我的心里有些納悶:下班的時間若是在平時,老師批個作業(yè),寫個教案什么的,早來晚走是常有的事兒,但今天是八月十五,是傳統(tǒng)的闔家團圓的日子!誰還在加班加點?
我?guī)е@樣的疑問,推開了虛掩的大門,輕聲走上了老師們辦公的三樓。
語文教研組的門開著,數(shù)學教研組的門開著,英語教研組的門也開著。我禮貌性地敲了敲語文教研組本已開著的門,張老師和兩個學生站了起來。
我提醒張老師說:天不早了,有什么事兒明天再說吧。別耽誤同學們回家。
張老師向兩個學生擠了擠眼,會意地笑了笑,又向我擠了擠眼說:看我的學生多懂事兒,今天不回家了,要陪我過節(jié)!
看得張老師真心的笑容,我夸獎學生說:你們長大了,也懂事兒了。不過,也別玩兒的太晚了。張老師家畢竟還有老人和孩子。就在我轉(zhuǎn)身將要離開的時候,發(fā)現(xiàn)兩個同學的眼里噙滿了淚珠,發(fā)現(xiàn)張老師的臉上帶著一絲焦急,似乎感覺她們之間有什么“秘密”,但又不好問,也不好說,便說了一句你們聊著我再去看看,轉(zhuǎn)身走向了數(shù)學教研組。
敲了敲數(shù)學教研組的門,里面鴉雀無聲,沒有一點的聲音。聽到我的敲門,教數(shù)學的董老師從隔壁的英語教研組里走了出來。他一看是我,一邊和我開著玩笑說“是不是要和我們一起過節(jié)”,一邊悄悄地給我使了個眼神,示意我到他的辦公室。
在他的辦公室里,我也和他開起了玩笑:看來是弟妹不讓你回家了吧?他苦笑地說:不是她不讓我回家,是我不能回家。
不等我再問他是什么原因不能回家,他給我發(fā)起了牢騷:你看看現(xiàn)在這些年輕人,一點責任感都沒有,兩口子動不動就離婚。你離婚就離婚吧,可你把孩子安排好呀?這倒好,兩口子離了婚都不管孩子,弄得這些無辜的孩子無家可歸!
我有些丈兒和尚了,不知他這話從何說起?吹轿覞M臉的迷茫,他悄聲告訴我:
這幾個學生的父母離婚以后,誰也不管孩子,不是跟著爺爺奶奶過,就是跟著叔叔大爺過。聽說學校為了讓老師和學生過好中秋節(jié),提前放學以后,知道他們心里很難過,我們幾個老師一商量,決定和他們一起吃飯,陪他們過節(jié)。
我有些感動了,掏出手機,打了兩個電話,一個打給了母親,告訴她不要等我吃飯;一個打給了開小餐館的朋友,告訴他去買幾斤月餅,買,幾斤水果,再給我炒上幾個菜……
當一輪皓月高高地掛在樹梢的時候,我匆匆趕回了家。電視里仲秋晚會接近了尾聲,母親蓋著一件棉衣依在了沙發(fā)上。一桌子的飯菜已經(jīng)冰涼,桌上的碗筷似乎一點也沒有動。
聽到我走路的聲音,母親睜開了昏花的雙眼,問我吃飯了沒有,我給母親撒了慌說:學校有點事兒沒顧得上吃。她掀開那件蓋在身上的棉衣,端起已經(jīng)冰涼的飯菜,打開煤氣灶,一一倒在鍋里,又一一盛在盤子里……
中秋晚會結(jié)束了許久,母親關掉了播放廣告的電視。問我過節(jié)了怎么還這么忙?我告訴母親回來晚的原因,母親什么話也沒有說。盡管那晚我吃的特少,但母親沒有象往常那樣問我為什么吃得這么少,只看到她歲月雕琢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有關中秋節(jié)的感想隨筆【3】
小時候我盼望過中秋節(jié),那時只為吃月餅;長大后,依然盼望中秋節(jié),但更多的是為品味那種懷著喜悅的心情分享著辛勤勞動收獲的累累碩果,那種一家人團圓和諧的令人陶醉的家庭氣氛。
我生在農(nóng)村,那是一個有山有水,家家果蔬滿園,雞羊成群,令人神清氣爽的美麗鄉(xiāng)村。家鄉(xiāng)的習俗是中秋節(jié)的前幾天,家家戶戶就開始準備著節(jié)日的吃食。時值果子成熟季節(jié),于是果園里便熱鬧起來,人們從樹上摘取許多的蘋果、梨、葡萄等新鮮水果擺上幾大盤,然后再買許多各種圖案、各種口味的月餅。到了十四那天,每家院里都殺豬宰羊,開始散發(fā)出濃濃的節(jié)慶味。
中秋節(jié)這一天,大人小孩都忙,大人們一整天忙著做好吃的,小孩也圍著大人,包餃子、炸油糕,孩子們做得不像模樣,但大人們今天是寬容的。我和哥哥也幫著包餃子,我包的餃子總是鼓鼓的,媽媽說象綿羊,哥哥包的餃子卻扁扁的像餓狼,放在面案上站都站不住,笑得人眼淚花花……
晚上,待萬籟俱寂、月明如鏡之時,大人把洗得發(fā)亮的各種水果和制作精巧的月餅整齊地擺放在盤子里,放在院子里的方桌上,然后點上一炷香,虔誠地磕幾個頭,媽媽說是祭月神。一柱香燒完之后,我們姐妹幾個才迫不急待的圍著桌子坐下,眼巴巴地等著媽媽給我們分月餅。媽媽總是把圓圓的月餅切成一樣大小的四塊,每人一塊,然后我們有說有笑,一邊欣賞著圓圓的月亮,一邊津津有味的吃著甜甜的月餅,快樂的笑聲撒滿小院……
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是多么美好的一段時光啊!
長大參加工作,結(jié)婚生子,遠離了家鄉(xiāng);丶业拇螖(shù)越來越少,想跟父母一起過個中秋節(jié)竟然是那么的難。好長時間吃不到媽媽親手做的飯菜,好久沒有享受過與爸爸媽媽在一起那種溫馨的感覺。
兩年前,恰好中秋節(jié)與國慶節(jié)同慶,我才有機會和父母在月圓之時團圓。月亮依然圓圓,月餅更加香甜,但父母卻蒼老了許多:頭發(fā)白了,背也駝了,行動也不如以往靈便。我心里突然有一種異樣的感覺,有點心酸,有點難過,更多的是對父母深深的愧疚和歉意。一時間,我再也找不到兒時過中秋的那種喜悅和興奮的感覺。父母親一輩子為我們做兒女的操碎了心,但老了卻享受不到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兒女們都忙于工作,看望父母的時間很少,甚至連個電話都懶得打,父母的日漸蒼老告訴我們,他們與我們團聚的時光越來越短暫,我們應該好好珍惜與父母在一起的每,有空;丶铱纯。為了父母,也為了求得自己心靈上的安寧。
時光總是匆匆,今年的中秋節(jié)轉(zhuǎn)眼又到了。父母不知又增添了多少皺紋,多少白發(fā)。我不能回去看望他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為他們祝福。祝愿我的父母親,天下所有的父母親都能夠健康長壽,笑口常開,永遠做兒女們避風的港灣,幸福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