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jié)詩句】 1、重陽阻雨獨銜杯,移得山家菊未開!吨仃栕栌辍
2、又是重陽近也,幾處處,砧杵聲催。——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
3、一歲重陽至,羈游在異鄉(xiāng)。登高思舊友,滿目是窮荒!堵弥羞^重陽》
4、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吨仃栆辜m陵居與宣上人聯(lián)句》
5、不負東籬約,攜尊過草堂!钚拧毒湃粘曛T子》
6、重陽秋雁未銜蘆,始覺他鄉(xiāng)節(jié)候殊。旅館但知聞蟋蟀,郵童不解獻茱萸!吨仃柸占纳橡埨蠲鞲
7、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8、萬里秋光客興賒,同人九日惜年華!蜉`《九日登高臺寺》
9、六曲屏山和夢遙。——納蘭性德《采桑子•九日》
10、須教月戶纖纖玉,細捧霞觴滟滟金!處椎馈耳p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重陽節(jié)的習俗】
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長壽。
2、登高
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游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據(jù)《晉書》中《孟嘉傳》載,九月重陽這天,晉朝大司馬桓溫及參軍大將孟嘉等人登上龍山(今湖北江陵縣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觀賞山景,連帽被風吹走也不知道;笢亟腥俗魑男λ,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辯,一時傳為佳話。
3、佩茱萸
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jīng)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并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九日也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jié)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4、喝菊花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我國釀制菊花酒,早在漢魏時期就已盛行。據(jù)《西京雜記》載稱“菊花舒時,并采莖葉,雜黍為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
5、吃重陽糕
重陽節(jié)吃糕的風俗始于東漢,《西京雜記》說戚夫人被呂后殘害死后,其使女賈佩蘭離開皇宮,宮中每年九月九日吃重陽糕的風俗傳至民間!案狻、“高”象征成事皆高,“吃糕”也就被賦予“登高”的含義了。
【重陽節(jié)的名言】
2、此身逃難入鄉(xiāng)關,八度重陽在舊山;h菊亂來成爛熳,家僮常得解登攀。年隨歷日三分盡,醉伴浮生一片閑。滿目秋光還似鏡,殷勤為我照衰顏!究請D《重陽山居》
3、夜月樓臺,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來去。是誰秋到便凄涼,當年宋玉悲如許。隨分杯盤,等閑歌舞。問他有甚堪悲處。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jié)近多風雨!翖壖病短ど小
4、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廖廓江天萬里霜。——毛澤東《采桑子》
5、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又是過重陽,臺榭登臨處。茱萸香墮,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铎稀吨x新恩》
6、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钋逭铡蹲砘帯
7、青山遠近帶皇州,霽景重陽上北樓。雨歇亭皋仙菊潤,霜飛天苑御梨秋。茱萸插鬢花宜壽,翡翠橫釵舞作愁。漫說陶潛籬下醉,何曾得見此風流。——王昌齡《九日登高》
8、我醉欲眠君罷休,已教従事到青州。鬢霜饒我三千丈,詩律輸君一百籌。聞道郎君閉東閣,且容老子上南樓。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蘇軾《九日次韻王鞏》
9、中秋才過,又是重陽到。露乍冷,寒將報。綠香催渚芰,黃密攢庭草。人未老,藍橋謾促霜砧搗。照影蘭缸暈,破戶銀蟾小。樽在眼,從誰倒。強鋪同處被,愁卸歡時帽。須信道,狂心未歇情難老!钪畠x《千秋歲》
10、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佳節(jié)若為梧酬,但把清尊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蘇軾《南鄉(xiāng)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