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綜合素質(zhì)訓(xùn)練# #四字經(jīng)典成語故事三篇#】成語一般用四個字,這與漢語本身句法結(jié)構(gòu)和古漢語以單音詞為主有關(guān)系。下面是®無憂考網(wǎng)分享的四字經(jīng)典成語故事三篇。歡迎閱讀參考!
【一曝十寒】
戰(zhàn)國時代,百家爭鳴,游說之風(fēng),十分盛行。一般游說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學(xué)問、豐富的知識,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zhí)政者,最為凸出。孟子也是當(dāng)時的一個著名辯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孟子對齊王的昏庸,作事沒有堅持性、輕信*佞讒言很不滿,便不客氣的對他說:“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雖有生命力很強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陽光下曬了一天,卻放在陰寒的地方凍了它十天,它那里還活著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時間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點從善的決心,可是我一離開你,那些*臣又來哄騙你,你又會聽信他們的話,叫我怎么辦呢?”按著,他使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下棋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專心致志,也同樣學(xué)不好,下不贏,奕秋是全國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專心致志,處處聽奕秋的指導(dǎo);另一個卻老是怕著有大天鵝飛來,準(zhǔn)備用箭射鵝。兩個徒弟是一個師傅教的,一起學(xué)的,然而后者的成績卻差得很遠。這不是他們的智力有什么區(qū)別,而是專心的程度不一樣啊;”這是一個很有教學(xué)意義的故事,我們要學(xué)習(xí)一樣?xùn)|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專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丟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樣做得好呢?求學(xué)、做事的能否成功,這也是個決定因素之一,故后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簡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修學(xué)、做事沒有恒心,作輟無常的一種說法。例如一位同學(xué),對于求學(xué)很是隨便,學(xué)習(xí)的時間少,荒廢的時間多,我們便說:他這種一曝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學(xué)到什么東西呢?
【畫餅充饑】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聰明的小男孩,他只有十歲。一天他一個人出去玩,結(jié)果他走進了一個森林里迷路了,他走了好久好久都找不到回家的路。
到傍晚的時候,小男孩很餓很餓了,他很想吃媽媽做的餅,可這時候他找不到回家的路,怎么能吃到媽媽做的餅?zāi)兀坑谑锹斆鞯男∧泻⒕陀脴渲υ诘厣袭嬃艘粋大大的餅,還在餅上點上芝麻。小男孩看著看著,好像就聞到了餅的香味,他想著自己平時吃到的香噴噴的餅,想著想著小男孩就覺得自己不是特別餓了,他又沿著一條小路走。很快小男孩的爸媽就找到了他,于是聰明的小男孩回了家,還吃到了真正香噴噴的餅。
"畫餅充饑"的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中產(chǎn)生的。現(xiàn)在往往用來比喻用空想來作自我安慰,或者用來說明虛名是沒有實際用處的。
【車水馬龍】
光武帝劉秀去世后,太子劉莊即位,就是漢明帝。他為了紀(jì)念那些幫助光武帝中興漢朝的功臣,命畫師在南宮云臺中畫上他們的像。在這些功臣像中,卻沒有大功臣伏波將軍馬援的像。這是為什么?原來,皇后馬氏是馬援的女兒。明帝為了避免親寵外戚的嫌疑,故意不畫的。
馬皇后牢記父親遭人嫉妒陷害、含冤而死的教訓(xùn),處處虛心待人。馬皇后那時沒有親生兒子,明帝立賈氏的兒子為太子,委托馬皇后教養(yǎng)。馬皇后把他當(dāng)作親生兒子一般,精心培養(yǎng),母子十分親熱。明帝去世后,18歲的太子繼皇位,就是漢章帝。馬皇后被尊為皇太后。
漢章帝根據(jù)一些大臣的建議,打算把馬太后的兄弟封爵。馬太后遵照光武帝生前的規(guī)定“后妃家族不得封侯”的制度,堅決反對。她說:“從前外戚外出的情景,真是‘車如流水,馬如游龍’,如此招搖,實在不好。
后人把“車如流水,馬如游龍”簡略為成語“車水馬龍”,形容車馬不絕的熱鬧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