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山的得名】
九華山,原名九子山,九華山一名的由來,得從唐朝詩圣李白說起!拔逶缹は刹晦o遠(yuǎn),一生好人名山游”的李白,浪跡天涯,漫游四方,他走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
有一年初春,九子山還被積雪覆蓋著,李白從秋浦經(jīng)五溪,直奔青陽,他是應(yīng)好友韋仲堪之邀,來游九子山的。
韋仲堪得知李白快到了,驚喜萬分,連聲對衙役吩咐道:“快!快!快隨我去迎接謫仙!”
皖南的初春。寒氣逼人,韋仲堪一口氣登上了清泉嶺,他喘了口氣,又下嶺來到五溪,安排好山珍美酒。
這時,忽見李白舞劍哼歌而來。韋仲堪欣喜若狂,忙迎上前去,連聲說道:“恭迎謫仙,恭迎謫仙!”
李白一見老友韋仲堪,連聲謝道:“韋處士,你我之間何必如此?”
韋仲堪說:“你不辭路途遙遠(yuǎn),來到這窮山僻野,為九子山爭榮,為我韋仲堪添光,理應(yīng)親迎。”
李白說:“看你,越說越把我當(dāng)外人了。”
二人在五溪亭落座,韋仲堪連忙吩咐擺宴,為李白洗塵。李白先飲一盅,連夸好酒好酒。韋仲堪說:“我這香酒,就是朝中大臣和州官來了也休想嘗一口,是專為你精心釀造的呵!”
“你真是有心人!好,老友相逢,開懷痛飲!來,我敬韋處士一杯!”李白又一飲而盡。
李白酒喝多了,話也多了,說這說那:“韋處士,此處是何處?”
“九子山上流下五條溪水,在這里變成一條流入長江,所以此地叫五溪。這就是五溪亭,來往行人都要在這里喝茶飲酒,眺望九子。哦,請問謫仙近來到了哪些名山?”
李白說:“前些時候在廬山轉(zhuǎn)了轉(zhuǎn),近來在秋浦寺待了一些日子,現(xiàn)在來到九子,得好好玩玩。韋處士,你知道九子山的來歷嗎?”
“若不是謫仙問起,險些忘了介紹!表f仲堪向李白講了“九子戰(zhàn)妖的傳說”。
李白興致勃勃地說:“早有竇縣令釣龍成仙和東晉葛洪在此修道煉丹,現(xiàn)如今有何高僧名道修煉?”
韋仲堪說:“有位新羅國王近宗金喬覺來這里修行。他住山洞,食黃精,信奉地藏王菩薩,辟地藏王道場。”
李白聽后問:“能上山會見這位高僧嗎?”
“這高僧是詩佛,他曾要我請謫仙到山上一聚!
“看來這高僧心誠,我們就上山見他。”
韋仲堪急忙阻止,說山上大雪封路,清明以后準(zhǔn)陪同他拜見高僧。酒過數(shù)盅,韋仲堪生怕李白掃興,忙又和李白介紹五溪山色和神奇的六泉(青陽縣地名),說:“五溪的山,一天四變,五光十色,請仔細(xì)觀看!崩畎讖堥_醉眼,向前望去,十分驚奇,只見峰巒疊嶂,山色凝秀,輕煙繚繞,薄霧縹緲。忙問:“對面是什么山?”
韋仲堪說:“對面是九子的雙峰,這邊是小蓮花峰和大蓮花峰,進(jìn)了六泉,就一目了然了!
李白說:“山俊峰秀!快去六泉口一游!”
兩人沿著五溪河,進(jìn)了六泉口。一路上,怪石林立,山巒映水,李白忍不住贊道:“妙哉!妙哉!韋處士,看來五溪乃九子山第一勝景!
韋仲堪見李白興致百倍,甚是高興,又說:“這才開始,好景還在后頭。”說著,領(lǐng)李白看了六泉。果然,地下冒出六股泉水,水越冒越高,象六朵鮮花在飛舞,好看極了。韋仲堪打趣說:“看那!六位水姑娘在歡迎謫仙呢!”
李白哈哈大笑:“韋處士真會開玩笑!
韋仲堪說:“謫仙,快看云來霧去!
李白抬頭望去,只見蓮花峰佇立入云,云霧飄飄走動,把山峰遮住一半,很快就把山峰吞沒了,變成茫茫一片。不一會兒,云消霧散,山巒又顯現(xiàn)出來。瞬息萬變,景色迷人,看得李白如癡如醉,高興地說:“不親臨九子,怎知九子山絢麗多姿?這九子山比花還好看,比畫還美,你看,多象出水芙蓉!”
韋仲堪忙說:“謫仙高見,很象,象極了!
李白說:“芙蓉是花,我想為它改個名字,韋處士意下如何?”
韋仲堪求之不得,連忙拱手拜請:“正合我意,請給九子賜名!”
李白說:“改名九華(花)山好不好?”
韋仲堪說:“九華山,好,太好了!”
從此九子山就更名為九華山了。
【瑤族牛生日的傳說】
瑤家有一傳說:"盤古開天,魯班造墻,禾王送禾,牛王耕田。"瑤族古籍《盤天大歌》和《過山榜》中說:"寅卯兩年發(fā)大水,天下萬物皆被淹,只留伏羲兄妹倆,藏入葫蘆飄水上。才得以延續(xù)人類,后來盤王登殿,賜瑤人以天下群山,任其砍種,安居樂業(yè)。然而,瑤山地區(qū),窮山惡水,盡管人們辛勤耕種,仍然朝不保夕。有一年,太白金星下凡查訪民情,看到瑤家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峻嶺崇山之中,刀耕火種,生活艱難,于是稟告天庭。玉帝就派禾王送禾到人間,牛王下凡來耕田。自從牛王來到人間后,瑤家人就開始耕田插禾,年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為了感謝牛王,瑤家人就把牛王下凡的那天(農(nóng)歷四月初八)作為傳統(tǒng)節(jié)日牛生日。
瑤家有一首民謠"四月八,丟犁耙,七月半,谷滿倉,收回萬擔(dān)糧,全靠牛幫忙。"四月初八這天,瑤家人最愛護(hù)牛,把牛當(dāng)作神明來祭禮侍奉,要讓牛丟下耙犁休息一整天。這天,任何人都不準(zhǔn)鞭打牛,不準(zhǔn)斗牛,更不準(zhǔn)殺牛,連罵牛亦不準(zhǔn)。頭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給牛洗一次熱水澡,將全身梳刷得干干凈凈,還要將牛欄擺弄得整整潔潔,鋪換一次新草,用紅紙畫上或者剪成佛符貼在牛欄上,驅(qū)邪劫病送瘟神,保佑牛的健康。這天,牛吃的東西更是別致精彩,清晨,人們就爭先把牛放出去吃露水草,越早越好,"搶頭"。上午,用糯米酒糟煮雞蛋給牛吃,在瑤家,小孩過生日有吃雞蛋的習(xí)慣,可見對牛的崇拜。拜家有句俗話:"人過生,吃人參;牛過生,吃苦參。"下午,就用苦參熬泥鰍喂牛,使牛健康長壽。到晚上,瑤家人還要選出壯的牛來聚會,瑤家人穿著節(jié)日的盛裝,圍著熊熊的篝火,敲著長鼓,唱著歡快的歌兒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