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時是的禮貌哲理故事】
1779年,德國哲學家康德計劃到一個名叫珀芬的小鎮(zhèn),去拜訪老朋友威廉·彼特斯?档聞由砬霸鴮懶沤o彼特斯,說自己將于3月2日上午11點之前到達。
康德3月1日就趕到了珀芬小鎮(zhèn),第二天早上租了一輛馬車前往彼特斯的家。彼特斯的家與小鎮(zhèn)相距19千米,且中間隔了一條河。當馬車來到河邊時,細心的車夫說:“先生,橋壞了,很危險,不能再往前走了!
康德下了馬車,看到橋,中間的確已經(jīng)斷裂了,這樣貿(mào)然過去是很危險的。河面雖然不寬,但水很深。
“附近還有別的橋嗎?”康德焦急地問。
車夫說:“在上游6千米處還有一座橋,但從那里走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大概要12點半才能到達農(nóng)場!
康德又問:“如果我們經(jīng)過面前這座橋,以最快速度什么時間能到達?”
車夫回答說:“最快也得用30分鐘!
康德跑到河邊一座很破舊的農(nóng)舍里,客氣地向主人打聽道:“請問你的這間房子要賣的話打算要多少錢?”
農(nóng)婦大吃一驚:“我的房子這么破舊,您買它干什么呢?”
“你不要問我做什么,您愿意還是不愿意?”
“那就給200馬克吧!”
康德付了錢,說:“如果您能馬上從破房上拆下幾根長木頭,20分鐘內(nèi)把橋修好,我將把房子還給您。”
農(nóng)婦從沒遇到過如此慷慨的人,她對康德千恩萬謝,并馬上把兩個兒子叫來,讓他們按時修好了橋。
馬車平安地過了橋,10點50分康德趕到了老朋友的家。
在門口迎候的彼特斯高興地說:“親愛的朋友,您可真守時啊!”康德卻沒有提起為了準時趕到而買房修橋的事。
后來,彼特斯在無意中聽那個農(nóng)婦講了此事,便深有感觸地給康德寫了一封信。信中說道:
“您太客氣了,還是一如既往地守時。其實,老朋友之間的約會,遲一些是可以原諒的,何況您還遇到了意外。”
一向一絲不茍的康德,在給老朋友的回信中寫了這樣的一句話:“在我看來,無論是對老朋友,還是對陌生人,守時就是的禮貌!
【失敗中的希望哲理故事】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從前有兩個小男孩,他們都很喜歡藝術。他們也很執(zhí)著,但他們愛好藝術的種類卻不相同。一個喜歡音樂,一個喜歡畫畫,兩個男孩都有著十分要好的交情,他們喜歡彼此在一起做各自喜歡的事情。但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打破了這份溫馨。喜歡繪畫的男孩永遠失去了觀察世界的機會,喜歡音樂的男孩被剝奪了聆聽世界的權利。
從此,他們稚嫩的小臉上布滿了烏云。失聰?shù)哪泻⒚刻煊檬謸崦?8個琴鍵,眼里蓄滿了晶瑩的淚水;失明的男孩撫摸著布塵的畫筆,內(nèi)心苦澀不已。但一位老人的一席話語改變了他們的自憐自哀。老人對失明的孩子說:“雖然你目不能視,但你的聽覺十分靈敏。為什么不用你畫畫的手去彈奏出一首首美妙的樂曲呢?”他轉過身對失聰?shù)暮⒆诱f“雖然你失去了靈敏的聽覺,但你卻擁有一雙能夠觀察世間萬物的眼睛。為什么你不用彈琴的手去描繪出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呢?”兩個男孩恍然大悟,他們不再自憐自哀,而是十分努力,很快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缺陷恰好就是自己重新選擇專長的優(yōu)勢。失聰?shù)暮⒆佑捎谑チ寺犛X,他才能比別人更好地擯棄掉外界的一切雜音,沉迷于自己的繪畫世界;失明的孩子因為失去了視覺,所以他能無視掉外界的種種誘惑,沉迷于自己用音樂筑成的小小樂園。
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必定會為你開啟一扇窗。親愛的朋友請別在自己失望的時候感到絕望,也別在挫折面前放棄希望。因為一件事情的失敗或許是另一件事情的開始,一條道路的阻斷或許是另一條道路的開通。相信自己,努力拼搏,相信失敗中也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