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個案觀察記錄范本合輯【篇一】
觀察狀況:嘟嘟的午睡
觀察地點:中四班午睡室
觀察時間:每次午睡時間
觀察記錄:
嘟嘟是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調皮,精神勁特足。每一天的午睡,她總是那個睡不著的孩子。針對嘟嘟這種狀況,我對她做了如下觀察:
觀察1:幼兒已經(jīng)睡下很久,大部分幼兒都沉沉地睡熟了,但我還是不斷地聽到有誰在小聲地哼,還不停的動來動去。這是誰呢?我便去檢查,原先嘟嘟還沒睡著。
觀察2:幼兒午睡不久就發(fā)出呼吸聲,大部分都沉睡在甜甜的夢鄉(xiāng)中,這時我忽然聽到有人喊我,晨晨就說:“老師,嘟嘟弄我!”原先又是嘟嘟在睡不著的時候惹其他小朋友了。
觀察分析:
嘟嘟從小就沒有午睡習慣,在幼兒園里從不睡覺,和她奶奶說過,奶奶說暑假兩個月在家就睡過一次午睡,每次要求她睡,但始終都不睡,久而久之便養(yǎng)成了她不愛午睡的習慣。
教育措施:
1、一到午睡時間,我就坐在她旁邊,她的眼睛不敢睜開。慢慢地她能睡一會兒了,但不一會兒就會醒,醒來以后就在床上翻來翻去,有時候我也用
2、家園配合,共同培養(yǎng)其良好午睡習慣。
我和家長聯(lián)系,要求家長和幼兒園配合,使孩子能在在家中也養(yǎng)成午睡習慣,這樣不間斷地進行培養(yǎng)、教育,也就慢慢到達了預期的目的。
幼兒園個案觀察記錄范本合輯【篇二】
觀察對象:仔仔
觀察時間:20ΧΧ年4月2日
觀察環(huán)境:教室
觀察目的:幫忙幼兒增強體質
觀察實錄:入冬以來,天氣寒冷,空氣干燥,很多幼兒患上了感冒,肺炎,咽炎等疾病。我班仔仔體質較弱,經(jīng)常生病,每次都有好幾天來不了幼兒園,作為老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來經(jīng)常生病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利,其次還會對幼兒的學習造成影響。
狀況分析:入冬以來,我發(fā)現(xiàn)該幼兒一向穿的衣服很多,天氣冷時就裹得更加嚴實,其奶奶對他嬌生慣養(yǎng),生怕他凍著,由于他經(jīng)常生病,奶奶照顧他更加留意翼翼。殊不知“若要小兒安,還需三分饑和寒”。奶奶的照顧看似周到細心,其實這樣反而把孩子養(yǎng)成了溫室里的花朵,對外界的氣候很難適應,一旦天氣忽冷忽熱,孩子不能及時適應,身體就會不舒服。
措施:
1,與家長溝通,告知正確的教養(yǎng)方式。
2,讓幼兒多參加戶外活動,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3,合理分配幼兒飲食,增加營養(yǎng)。
幼兒園個案觀察記錄范本合輯【篇三】
觀察對象:杰杰
觀察時間:20ΧΧ年12月6日
觀察環(huán)境:教室
觀察目的:讓幼兒愉快的進餐觀察實錄:我班杰杰在學習各方面都還不錯,但吃飯讓人費神,問題表此刻對食物不感興趣,胃口不好,食欲差,吃飯時不但吃的慢,還經(jīng)常邊吃邊玩,把飯菜含在嘴里,不咽下去,別的小朋友兩碗都吃完了,他還在吃第一碗,這讓老師很著急。
觀察分析:幼兒在家都是獨生子,爺爺奶奶都比較溺愛,養(yǎng)成了在家吃放要喂的壞習慣,而且經(jīng)常吃零食多,吃飯少。
措施:
1,與家長溝通,培養(yǎng)孩子吃飯的良好習慣
2,與孩子交流,讓幼兒明白吃飯多才能長得高,長得快
幼兒園個案觀察記錄范本合輯【篇四】
觀察記錄:
軒軒和涵涵來到數(shù)學區(qū)—起到蝸牛之家玩。
第一次:他們把數(shù)字貼在蝸牛的家門前,然后再貼上蝸牛。我一看,數(shù)量沒有對應。猜測他們可能沒有理解如何玩。
第二次:我提了要求,涵涵和軒軒先把所有的蝸牛送到了相應的家里,之后,軒軒開始數(shù)蝸牛的數(shù)量,手指點著蝸牛一個一個數(shù),“1,2,3”數(shù)完之后,她貼上了三個點子。涵涵也學著她的方法,開始其他的蝸牛數(shù)量,“1,2,3,4,5”找到了數(shù)字5貼在房子邊上。
軒軒全部做完之后,她又從頭再數(shù)了一遍,確定正確之后,她回頭看看我,問我對不對。
分析:
第一次的操作兩個人沒有數(shù)對,是沒有理解游戲的玩法。
在透過講解之后,兩個人的第二次操作,就做對了。
看軒軒和涵涵的操作過程,看得出他們兩個是能夠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并且也認識點子和數(shù)字,對數(shù)的概念掌握比較好。
這是實物與數(shù)字、點子的配對游戲,在小班下學期,大多數(shù)孩子已經(jīng)掌握了這些數(shù)的概念,但是還有一部分幼兒不認識數(shù)字,或者不能手口一致點數(shù),但更多的是他們不理解游戲的玩法。
調整:講清楚游戲的玩法,能夠在旁邊畫一張游戲的玩法圖,貼上步驟圖,幫忙他們能夠自主地游戲。
換一種形式,讓幼兒再次去玩,鞏固點數(shù)的方法和數(shù)的概念。
幼兒園個案觀察記錄范本合輯【篇五】
觀察時間:20ΧΧ年9月
觀察方式:隨機觀察
觀察過程:
“請小朋友把玩具收好!痹捯宦湟,楊xx就很快把自己的積木推倒在地上,還把旁邊小朋友的積木都推到,然后拼命的往筐里扔積木一邊扔一邊緊緊地抓住筐,看見小朋友過來,楊xx還沒等到積木全部收好就搬著筐往一邊走,想送進柜子。而小朋友也搬著筐,誰也不愿放手。
教育措施:
1、教師要和楊xx多交流,告訴哪些事情是就應做的而哪些事情是不就應做的,如:收積木時就應收自己的,將積木輕輕的一塊一塊放進筐里,不允許嘩啦啦把自己和別人的積木全推倒,而使地上到處都是積木。送玩具也是幾個小朋友輪流的,學會商量,不要每次都搶著送,而使得一個也送不成,浪費了時間。
2、推薦家長在家時多給楊xx做一些安靜的活動。
幼兒園個案觀察記錄范本合輯【篇六】
幼兒姓名:晨晨
年齡:5歲
班級:小班
觀察日期:
觀察時間段:游戲時間
觀察地點:
客觀描述:
片段一:(15:05—15:10)玩搭建
晨晨看到搭好擺放在一邊的積木,抬起腳來用腳踢了兩下一塊長條積木就掀了起來,又蹲了下來!胺e木可不能踢!”我看到之后,馬上就提醒道。晨晨抬起頭來看了我一眼,把長條積木搬了起來。一旁的笨笨手里拿著兩條長條積木高高抬起手握著長條積木的一頭拖著積木走到了晨晨的面前。晨晨站起身來,用兩只手握著笨笨右手的積木并喊道:“笨笨!”笨笨往后退了一步。晨晨又轉過身去,隨即又上前拿住了積木。笨笨松了手,左手的積木也倒了下來。晨晨蹲下身子,將地上的積木幾個長條積木拼在了一起。笨笨則隨手拿起地上的兩個紙芯一手一個走開了。昊昊和彤彤也一起加入了積木的行列中。
片段二:(15:15—15:20)玩望遠鏡
晨晨一手拿著方形的積木,一手拿著一個錐形紙筒。將方形積木放下后,拿著紙筒,在搭建好的長條積木上走了起來。走到轉彎口的時候,走下了長條積木,拿起手里的紙筒,對著孔望了幾眼,隨即又走在了積木搭建的小路上,走到了盡頭的時候。一手拿著紙筒,一個眼睛朝著孔望著。后面的幾個小朋友也跟著晨晨走在了小路上。手里的紙筒都成了望遠鏡。
片段三:(15:20—15:30)玩勺奶粉
在積木搭建的小船上,晨晨雙膝跪著一個三角形積木上,手里除了紙筒,多了一個小勺子。坐在一旁的小雪手里拿著一個奶粉的蓋子和兩個勺子。晨晨坐起身子,拿著勺子的手,伸上前去拿住小雪手里的蓋子,小雪一拉把蓋子舉的高高的。晨晨又彎下身子,旁邊的多多將自己小勺子里的沙子倒進了晨晨的小勺子里。旁邊的東東用兩根手指來回的揉搓著沙子,將沙子放進了晨晨的小勺子里。倒好后,晨晨將勺子倒進了自己手里的紙筒里,晨晨手攤平握著紙筒小的那一頭。后來又將自己紙筒的沙子倒進了奶粉罐子中,來來回回倒了兩次。晨晨又小心翼翼的站起身子來,拿著紙筒在手里搖了搖。朝坐在一旁的甜甜看了看,又蹲下身子小手徑直的朝甜甜的奶粉罐子里伸。甜甜則皺著眉頭,抱著罐頭轉過身。晨晨還握著奶粉罐的邊緣。朝里望了望,奶粉罐子里又三把小勺子。晨晨拉了幾下,隨即放了手,又站起身子來走到了另一邊。昊昊對著晨晨說:“我們可以搭這個對不對?”晨晨并沒有回答,昊昊又說了一遍。晨晨沒說話,坐下身子來,又坐到了小雪的前面。伸出手去拿小雪手里的勺子,小雪握著勺子小手往后一甩又繞回來給了晨晨一把紅色的小勺子。晨晨拿了勺子又朝著罐頭里挖了起來。
原因分析:
在整個游戲中,晨晨從剛開始玩搭積木到玩紙筒到玩勺子,玩游戲比較分散,很容易被其他的東西吸引去。
在同伴的交往能力上,在遇到比較喜歡的玩具的時候,有爭搶的現(xiàn)象,并沒有很好的用語言尋求首肯。所以在這個方面還要加強。同時,在同伴征求意見的時候,晨晨并沒有搭理。這也許是晨晨正好關注點被吸引到了奶粉罐上,并沒有太注意到昊昊說的話。
游戲中,對于晨晨踢積木的行為,我也適時地介入,提醒幼兒不應該這樣,在提醒之后,晨晨小朋友也沒有發(fā)生這樣的情況。所以這一次的介入還是比較有效的。
對應建議:
搭建游戲幼兒玩出了新花樣,這也跟提供的東西有關。幼兒在自己搭建的東西中自娛自樂玩的很開心,但對于其中的一些細節(jié)我們也需要給予幼兒指導。
1.愛惜玩具人人有責。對于積木的擺放和收拾,我們在玩游戲前就要經(jīng)常提醒幼兒,讓幼兒養(yǎng)成好的習慣輕拿輕放。同時,也結合家長資源,讓家長在家幼兒玩積木的時候也能愛惜玩具。我們也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做好榜樣,這對幼兒也起著很大的作用。
2.語言魅力需學習。在游戲中,孩子們的語言表達有時候行動多過語言,我們需要教會孩子在游戲中使用一些禮貌用語,并且用一些實際的情況,讓幼兒感受到這些語言的作用。做一個文明禮貌的幼兒的同時,也增強語言表達能力。這也需要我們在活動中多發(fā)掘幼兒好的現(xiàn)象以作為范例讓其他的小朋友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