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備人才培訓心得體會范文集篇一
重山第一期后備人才培訓班9月份課程加入了戶外拓展項目,本次培訓課程非常精彩,使我受益匪淺。第一個項目是高空挑戰(zhàn),這對于大部分學員來說真的是巨大的考驗,顫顫巍巍的站在高空中的鐵板上,眼睛都不敢向下看,終于下定決心,縱身一躍時,不管能否抓住空中的單杠,都算是戰(zhàn)勝了自己的心魔,挑戰(zhàn)了“不可能”。發(fā)現其實沒有想象的那么恐懼,聯系到費斯汀格法則,其中90%的恐懼感都是我們臆想出來的,都是一些“紙老虎”,一戳就會破掉。結合我們工作實際,面對困難和迷惑時,如果我們能夠做到快速、勇敢的破局,就會發(fā)現“柳暗花明又一村”,事情往往會事半功倍。
隨后進行的穿越電網項目,是對于一個團隊的挑戰(zhàn),只要有一人觸網就要全員回去重新來過,這就像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任何時候都盡量減免失誤,機會總是用少,所以我們走的每一步都至關重要。順利通過電網,一方面讓我們學會了團結就是力量,一個團隊想要完成一個共同的目標,必須要全員參與,協作共贏。另一方面考驗一個團隊的管理水平,包括策劃、實施、試錯,后找到有效的方法完成任務,整個過程就像我們日常工作一樣,每一項工作的開始都離不開策劃統(tǒng)籌,離不開團隊的共同努力,工作中難免會有犯錯,如何規(guī)避和減少失誤,快好的完成任務是值得我們深刻思考的。
孤島以及七巧板項目,無一不向我們彰顯著分工合作、團隊協作的重要性,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群人的合力是無限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都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格局,增強自己的大局意識、合作意識、奉獻意識,時刻總結成功經驗,認真吸取失敗教訓,在干中學、學中干,不斷進步和成長。
9月18日,學習了王思語老師講授的職場商務禮儀的課程。王老師從商務形象管理講起,闡述了商務形象的重要性,一個人的形象永遠是走在能力的前面,形象即在傳遞價值,所以我們在職場中要管理好自己的形象。想要管理好自己的職業(yè)形象首先要認真學習商務禮儀,包括站姿、坐姿、問候禮儀、握手禮儀、名片禮儀、引導禮儀、奉茶禮儀、會議禮儀等等,每一項禮儀都很有講究。通過王老師的講解和示范,我們都對商務禮儀有了新的認識,這次禮儀學習讓我們在職場中變得更加專業(yè),提升了自己的形象及氣質,對職場中開展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后備人才培訓心得體會范文集篇二
通過兩天的學習,我對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我接觸多的是基層的群眾,感受到多的是基層的文化。這通過學習文化創(chuàng)新與城市發(fā)展,我知道了文化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知道了文化的發(fā)展與城市的發(fā)展是相輔相成的,一個城市文化不斷發(fā)展的同時,城市也在不斷的進步。通過學習公共圖書館法,明白了我們應該把文化的重點放在基層,以此來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務效能。通過學習我國文化產業(yè)的現狀及趨勢,了解了我國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困境及發(fā)展趨勢。后一節(jié)課,張文軍老師用生動的語言給我們上了一課,讓我從新認識了自己。
作為一個龍陵人,松山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它宛如一座巍然高聳的抗戰(zhàn)紀念碑,永遠屹立于怒江之畔,它是民族不屈的豐碑,它也是龍陵縣標志性文化品牌之一,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軍事價值、愛國主義教育價值、旅游價值。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它與物理空間結合構成了“城市場景”,它為城市居民提供了滿足文化需求的公共空間,同時也為城市發(fā)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龍山湖公園的建設非常注重文脈的傳承,雖然它是一個以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為依托的公園,但是它的細節(jié)上包含了許多龍陵的文化符號。龍山湖的建設不僅改善了群眾的生活,也為龍陵的文化、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所以說,文化的發(fā)展有助于改變城市形象,而作為物化文化的文化產業(yè)也對城市發(fā)展起了積極作用。文化改變一座城,文化成就一座城。
作為基層工作者,我明白群眾所知所會所懂的文化知識非常少。要想讓文化在基層中發(fā)揮作用,讓群眾從根本上了解文化,就一定要利用各種途徑將文化傳播給村民。我覺得現在可行的,就是將鄉(xiāng)村中的農家書屋、農村黨員現代遠程教育相結合,將書本上的內容與互聯網知識相結合,指導村民讀什么、怎么讀。同時通過讀書會、交流會,向村民提供養(yǎng)殖、種植、娛樂等知識,逐漸的推動群眾的學習意識,不斷的學會讀書、讀好書、懂得用。同時,一定要學會挖掘自己所在地的歷史文獻,比如祖譜、家譜、碑刻、古老的糧票、契約文字等都是當地的歷史文獻,在我們挖掘的同時,也要學會保護歷史文獻,要保證它不受破損,并及時向上級文化站報告。
隨著我國文化的不斷發(fā)展,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在提升,具體表現為文化產業(yè)的“走出去”和“引進來”。一是要將文化的諸多要素進行有效的配置和整合;二是要做到精密化和數字化;三是要以市場為導向,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四是文化產業(yè)和相關產業(yè)要加速融合;五是要完善產業(yè)政策與制度,進一步推動文化的發(fā)展。
這兩天的學習,為我們今后的文化工作指引了方向,明確了目標。讓我學會了:生活中,要對自身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正視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不斷發(fā)揚自己的優(yōu)點,改正自己的缺點。工作上,要對自己的能力和價值觀有更深的認識。后,要有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致力于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和挖掘。
后備人才培訓心得體會范文集篇三
非常感謝組織和領導的關心培養(yǎng),使我有幸參加了xx交大“人才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示范培訓班”,五天的學習培訓生活雖然短暫,但是教授們理論聯系實際的新穎講授、同學上課時認真學習的全情投入以及現場教學參觀時內心的震撼仍然歷歷在目,這次培訓使我開拓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啟迪了思想,感覺受益非淺。
相信各位領導仍然對參觀浦東國際人才城時展示墻面上的八個大字記憶猶新,那就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多么氣勢磅礡和豪情萬丈的八個字,說實話,我被xx這種放眼全球,招攬頂尖人才助力發(fā)展的眼光和胸襟震撼到了。人才如此重要,我們應該從何處著手“聚”人才呢?教授給我們的答案是用發(fā)展機會來聚,用產業(yè)來聚,用項目來聚,用成熟的制度保障來聚,用優(yōu)越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來聚等等,然后教授告訴我們xx的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機會很多、xx的世界500強企業(yè)很多,xx的產業(yè)發(fā)展很成熟、xx的教育醫(yī)療文化資源全國、xx的交通網絡很發(fā)達,xx的音樂劇很好聽,說話中作為xx本地人的自豪感溢于言表,然后教授又反問我們“人才到你們xx能干什么?有沒有向上成長發(fā)展的機會?制度保障上能不能做到平等,辦事跑項目能不能做到“不托關系、不找市長”?能不能滿足人才喝星巴克咖啡、聽音樂劇、進行高端購物的需求?有沒有讓人才發(fā)揮作用的輔助人才團隊作為支撐?連珠炮式的發(fā)問讓人猛然驚醒,再聯想到如今各大城市之間瘋狂的搶人大戰(zhàn),不禁讓人后怕。搶人大戰(zhàn)的背后,是各個城市之間發(fā)展競爭白熱化現狀的寫照,諸如深圳提出的落戶“秒批”,鄭州提出的大專畢業(yè)生憑報到證即可落戶的政策,都讓人看到了這些城市在產業(yè)結構調整和城市量級躍升的路上,希望抓住機會,成長為超級城市的野心,而支撐這些野心的正是人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已經打響,如果不能搶灘登陸,不能占領人才的制高點,后果不堪設想,在當今這個城市二次發(fā)展浪潮迭起的殘酷競爭時代,我們的家鄉(xiāng)xx會不會被遠遠的甩在別人的身后,值得深思。
第二個感受是人才工作是一個非常龐大復雜的系統(tǒng)性工程,但做好這項工程光靠給人才票子、房子、名頭等急功近利的做法不一定能起到效果,要從細節(jié)做起,切實滿足人才的各種需要,才能創(chuàng)造適宜人才發(fā)展的綜合環(huán)境。舉一個小例子,我有幾個父母在xx、家在xx但工作在嘉峪關的同學,我曾經問過他們,如果xx和嘉峪關都給你相同待遇的工作,你選擇在哪里就業(yè)?他們說他們還是會選擇嘉峪關,我問為什么?在xx工作回家多近?他們略帶遺憾的表示“xx的馬路天天都挖著呢,你到嘉峪關的馬路上來開車來,那叫一個暢快”,雖然他們說的有點夸張,但是對兩座城市城建規(guī)劃和交通情況的好惡確非常明顯。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就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兩相比較,高下立判。普通的打工一族都有這樣的比較,更何況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的高級人才呢?他們會把xx作為興業(yè)發(fā)展的落腳點嗎?我想還真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每年都能接觸到一些xx本地生源的應屆畢業(yè)生報道注冊和就業(yè)去向的信息,每年xx的應屆畢業(yè)大學生大概有4000來人,能夠真正回來本地就業(yè)的大概在2000來人左右,而這些回來的2000人中多數為甘肅省內一般大學的畢業(yè)生,外省的985/211/雙一流大學的學生,哪怕是省內蘭大的學生都很少,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尖子學生基本都去了外地謀求發(fā)展,也就是說“根”在xx的本土人才流失都已經相當嚴重。這種情況下,想吸引外地的人才更是難上加難,人才基本上是一個“引不進、留不住”的內外交困的現狀。
通過這次學習,讓我深深的感受到做好人才工作,不僅要在戰(zhàn)略上高度重視,還要在人才落地發(fā)揮作用的實際操作上下真功夫;不僅要在制度方面加以保障,還要在人才發(fā)展的社會環(huán)境改造上狠下力氣;不僅要給人才給房子、給票子,還要給人才以發(fā)展的平臺和載體。只有真正栽下梧桐樹,才能引來金鳳凰!爸獝u近乎勇”,作為一名公職人員,我會以此次學習的新認識和新觸動作為契機,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家鄉(xiāng)的人才工作發(fā)展貢獻一份微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