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科技活動教案一:自制動力小玩具
教學目標:1、使小學生思維初步具有積極的求異性,敏銳的觀察力,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以及思維活躍有靈感。
2、引導學生帶著創(chuàng)新意識去觀察生活并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方法去分析周圍的事物和現(xiàn)象,較為順利地解決新問題。
教學重點:激發(fā)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的興趣。
教學難點:制作動力小玩具。
課前準備:吸管、氣球、橡皮筋、細繩、圖釘、透明膠等等。
教學過程:
1、導入
我們可以利用各種常見物品設計并制作自己的動力小玩具。
2、做中學
。1)制作空氣動力小玩具。
氣球向前滑動,用了什么動力?
通過以上測試,我發(fā)現(xiàn)了:
。2)自行設計并制作動力小玩具。
3、測與評舉行動力小玩具的演示、評比活動,全班學生從外觀、動力利用、創(chuàng)新程度等方面評價每一件作品,并提出你的改進建議。
我的作品的優(yōu)點是:
不足之處是:
改進的方案是:
4、廣角鏡
反沖力,物體運動過程中受到的反沖作用通常叫做反沖力,F(xiàn)代火箭就是利用高速噴出的氣體的反沖力,使火箭獲得巨大的上升速度的。水上快艇就是利用水流的反沖力向前快速航行的。水力、風力、彈力、電力、磁力等都可以通過相應的裝置成為各種設備的動力。
5、拓展活動
我們身邊有各種各樣的動力小玩具。開展調(diào)查活動,看看身邊有哪些動力小玩具,了解他們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分別利用了哪一種動力。
小學四年級科技活動教案二:向上“流”的水
教學目標:認識向上“流”的水,了解毛細現(xiàn)象及其作用與害處,促進學?破铡h(huán)保教育和創(chuàng)新教育的開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切實提高學生的科技素質(zhì)。
教學重點:水是怎么樣往上“流”的。
教學難點:毛細現(xiàn)象及其應用。
課前準備:玻璃杯、筷子、餐巾紙、棉線、粉筆、紙條、清水、紅墨水、鋼筆等。
教學過程:
1、導入
教師:日常生活中,水往低處流是平常不過的事,但有時候,水也能自動地從低處往高處流呢!
2、試一試:分別將粉筆、紙條和棉線的一端放入水中,你會發(fā)現(xiàn)水竟然能沿著物體上升。分析一下這些物體有什么共同點。
3、做一做
在玻璃杯中倒入半杯清水。為了便于觀察,可以在水中滴入幾滴紅墨水將竹筷放入水中,調(diào)節(jié)竹筷與玻璃內(nèi)壁之間的間隙,慢慢調(diào)整這個間隙的大小,仔細觀察竹筷與玻璃內(nèi)壁間的水上升的高度,并將你觀察到的情況記錄在表格中。
4、想一想:
、佟⒔菀挛飼r,如果衣角搭在盆的邊緣,過一會兒,衣服下方的地上常常會有一攤水,為什么?
、、拆開一支鋼筆并仔細觀察,想一想,寫字時墨水為什么會自動地流向筆尖?
5、廣角鏡老面發(fā)酵毛細現(xiàn)象及其應用
6、總結(jié):
在自然界中,我可以看到許多毛細現(xiàn)象,有的可以加以利用,也有的卻是有害的,如地基中的土壤會把水吸上來,使室內(nèi)潮濕等,我們涂防水層或鋪油氈等防水。
小學四年級科技活動教案三:神奇的海綿墊
教學目標:認識海綿墊,了解海綿墊的神奇本領,促進學?破铡h(huán)保教育和創(chuàng)新教育的開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切實提高學生的科技素質(zhì)。
教學重點:海綿墊的用途
教學難點:海綿墊為什么會有這樣神奇的本領。
課前準備:玻璃杯、海綿、棉線、橡筋、重物(石塊)等。
教學過程:
一、做一做
為了探究海綿墊的奧秘,我們先來做兩個小實驗,看你能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1、橡筋的妙用。
2、有驚無險的玻璃杯。
實驗結(jié)果分析:在上面的兩組實驗中,______和_______有效地延長了沖擊力的作用時間,減輕了沖擊力的大小,起到了明顯的緩沖作用。
二、想一想:
1、除了海綿墊,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能起到緩沖的作用?
2、你能利用身邊常見的材料,如海綿、泡沫、棉花等,設計一個保護裝置,使一只生雞蛋從高處落下而不碎嗎?
三、探究交流:我的保護裝置簡圖。
四、廣角鏡,生活中的緩沖現(xiàn)象。
五、總結(jié):
海綿在生活中的應用:環(huán)保海綿、慢回彈海綿、高密度海綿、防火海綿、阻燃海綿、PU海綿、海綿條、海綿密封條、聚氨酯海綿、海綿墊、空氣過濾棉、抗靜電海綿、波峰棉、波浪綿、吸音棉等,
特性:保溫、隔熱、吸引、減震、阻燃、防火、防靜電、防塵、透氣性能好。
小學四年級科技活動教案四:制作萬花筒
教學目標:1、學生通過制作萬花筒的實踐活動,了解萬花筒的基本構(gòu)造和制作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能力,提高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了解萬花筒的基本構(gòu)造和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制作萬花筒。
課前準備:長條小鏡子、卡紙、鉛筆、剪刀、膠帶紙、彩色小紙片、膠水、透明玻璃紙、半透明塑料紙。
教學過程:
1、激趣引入教學
問:老師這兒有一件玩具,很多同學都玩過,這個玩具的外型是圓筒,透過它可以看到五彩繽紛的世界,不停地轉(zhuǎn)動圓筒,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許多不同的花型,你知道,它叫什么嗎?板書:萬花筒
出示萬花筒,讓學生盡情玩賞。
這么漂亮好玩的萬花筒,我們自己動手也能做出來呢。
2、折開萬花筒,讓學生了解萬花筒的構(gòu)造。
現(xiàn)在老師將這個萬花筒拆開,大家看看萬花筒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
、偻獗恚捍蠡垺⑿』埜饕粡垻谕鈿ぃ厚R紋紙卷成的圓筒
③內(nèi)芯:三塊鏡片、閃光片等。
3、引導學生制作
問:剛才同學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萬花筒里僅有一些閃光片,為什么能轉(zhuǎn)出千變?nèi)f化的花型呢?
引導學生說出原來是三塊鏡片的作用,因此,要做好萬花筒,首先要做好三棱鏡。
①三塊鏡片組成一個三棱鏡,每塊鏡片要對齊,每一頭要對齊,三個角度要相等,用膠帶固定好。教育學生注意安全,別被鏡片劃破手。
、谟猛该骷埛庾∪f花筒一端,用膠帶固定,放入十粒閃光片,再用透明膠固定另一端。
③用馬紋紙卷成一個圓筒,筒的大小要調(diào)整到恰當大小,剛好能放下三棱鏡,用膠帶固定。
、茉谛』埖闹虚g挖一個洞,封住萬花筒一端,用膠帶固定。
⑤下面將要給萬花銅穿上一件漂亮的外衣,用大花紙把萬花筒外表裝飾好,裝裱時要做得光滑平整。
4、歸納總結(jié)
引導同學根據(jù)自己的作品歸納萬花筒的制作步驟。
5、評析作品
同學們都完成了萬花筒的制作,大家互相看看,哪些同學的作品外表漂亮、平整。再轉(zhuǎn)動萬花筒,看看花型變化怎樣。
看看自己的作品還有哪里沒做好,自己修改。
通過制作萬花筒,你有什么收獲?
讓學生們知道自己動手動腦能創(chuàng)造美麗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