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趣味親子游戲范例合集篇一
1、打保齡球
準備:10個飲料瓶、皮球(或其他球,下同)。
玩法:媽媽先將10個飲料瓶擺成四排(這四排飲料瓶的數(shù)量分別是4個、3個、2個、1個),然后寶寶手拿皮球站在距離飲料瓶約2米的位置。接下來,寶寶讓皮球貼著地面滾向飲料瓶,看看能擊倒多少個飲料瓶。
注意:爸爸、媽媽可在飲料瓶中裝上水,以增加游戲的難度。
2、串彩珠
玩法:游戲每次分6組進行,家長協(xié)助孩子在一分鐘時間內(nèi),串彩珠數(shù)量最多的為勝,獲得相應(yīng)禮品。
3、翻山越嶺
規(guī)則:幼兒從起點跳過障礙,穿過山洞,到達終點。家長抱起幼兒將掛著的禮物拿下即完成任務(wù)。
注:幼兒站在起點,家長站在終點等待。
4、比比誰眼力好
準備:啤酒瓶、筷子
玩法:參賽者站在啤酒瓶的一側(cè),筷子離瓶口約一米的距離,瞄準瓶口,放掉手中筷子,如果筷子掉進瓶時,便是優(yōu)勝者。
5、你拋我接
準備:沙包10個
玩法:幼兒與大人面對面站好,游戲開始時,大人拿起沙包拋向?qū)γ娴挠變,幼兒用筐接,接得多者為勝?/p>
備注:
(1)大、中、小班距離不同
。2)沙包10個
6、包糖果
玩法:游戲每次分六組進行,家長和幼兒最先包完十顆糖果為勝,獲得相應(yīng)的禮品。
注:破掉的糖果不算
7、母雞抱小雞
規(guī)則:
(1)游戲分五組進行;
。2)當聽到哨聲后,大人抱起孩子,經(jīng)過障礙,回到起點。
8、勇往直前
玩法:分成三組,家長在起點抱起幼兒,跑到墊子前,家長止步,幼兒爬起墊子去拿禮物,然后跑到家長處,先到為勝!
9、報紙飛飛
玩法:將各自的報紙打開放在胸前向前走,誰最后才讓報紙掉下來,誰就是冠軍。跑的途中報紙不能掉地,同時手不得接觸報紙(練習(xí)跑)。
10、袋鼠媽媽
玩法: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同的四隊,每一隊排頭的幼兒系上大口袋當袋鼠媽媽,走過平衡木,跳到呼拉圈里,再跳回來把口袋交給下一名幼兒。
規(guī)則:當袋鼠媽媽必須要跳著完成游戲,沒跳的幼兒要重新開始。
幼兒園趣味親子游戲范例合集篇二
1、搶椅子
準備:椅子、任何可外放的音樂播放器。
玩法:把椅子背對背放兩排(如地方足夠,可以朝外擺成圈),音樂響起游戲者排隊繞椅子走,音樂停,大家就近坐到椅子上,沒有座位者被淘汰;去掉一個椅子后繼續(xù),直到最后兩個人中有一個搶到椅子者為勝。
2、銜紙杯傳水
目的:增進親近感,考驗成員配合、協(xié)作能力。
玩法:人員選八名一組,男女交替配合。共選十六名員工,分二組同時進行比賽。另有二名人員輔助組第一名人員倒水至銜至的紙杯內(nèi),再一個個傳遞至下一個人的紙杯內(nèi),最后一人的紙杯內(nèi)的水倒入一個小缸內(nèi),最后在限定的五分鐘內(nèi),看誰的缸內(nèi)的水最多,誰就獲勝。
3、踩氣球
玩法:家長腳上掛氣球,背上背幼兒,音樂響,去踩別人氣球的同時又要保護好自己的氣球不被別人踩,音樂停,氣球沒被踩壞的家長和幼兒得獎。
4、獻愛心
準備:書、棒、球各若干。
玩法:一家三口為一組。每人運送一樣物品到“災(zāi)區(qū)”(指定地點)。要求不準用手,方法不準重復(fù)。
5、同舟共濟
準備:竹竿若干根。
玩法:一家三口為一組。家長和孩子的同一側(cè)腳綁在竹竿上,走到指定地點返回。
6、趕雙球
準備:一大一小皮球為一對,共若干對;網(wǎng)球拍若干副。
玩法:一家三口為一組,爸爸站在終點線,由媽媽和孩子在起點處各持一網(wǎng)球拍趕球(媽媽趕大球,孩子趕小球),要求兩球同時到達終點,然后再由爸爸一人持雙球拍把兩球同時趕回起點。
7、找寶寶
準備:花床單6——8條,大帽子6——8頂,小紅花若干。
玩法:請幼兒圍上花床單(不露腳),戴上大帽子,隨音樂扭動,家長通過看表演,判斷誰是自己的寶寶。找對的家長給孩子臉上貼一朵小紅花,找錯的家長表演一個節(jié)目。
規(guī)則:幼兒背向家長,不能出聲。
建議:游戲可分成兩組進行,3—4個家庭為一組。
8、劃龍船
準備:拱形鉆洞一個。用大紙箱裝飾成龍船狀,無底,船幫兩頭系上綢帶,便于父母挑起龍船。大頭娃娃及服飾一套地毯一條。
玩法:父親面向地毯兩手撐地,孩子雙手勾住父親脖子,雙腳勾住父親的身體,吊在父親胸前。父親帶著孩子爬過地毯后,孩子鉆過拱形洞,去認戴著大頭娃娃的媽媽,爸爸則跑到龍船旁。然后,一家三口站在龍船里,孩子在中間,父母在兩頭挑起龍船,返回起跑線。
9、放鞭炮
兒歌:新年到,新年到,爸爸帶我放鞭炮,鞭炮鞭炮放得高,噼噼啪啪,快逃呀!
玩法:游戲時,大家先手拉手圍成一個圈,邊走邊念兒歌,老師手拿“大鞭炮”(鞭炮由圓桶做成,里面裝著雪花片),當兒歌念到:“鞭炮鞭炮放得高”時,老師邊將雪花片四散撒開邊喊“劈啪、劈啪、噼噼啪啪……”,幼兒四散逃,被花片碰到的幼兒就“受傷”了,就要停玩游戲一次。
10、踩報紙
玩法:鼓聲一響,家長和孩子圍著報紙跑,鼓聲一停,家長和孩子就踩在報紙上。對折報紙后,游戲反復(fù)進行,有一個沒站在報紙上就出局。
幼兒園趣味親子游戲范例合集篇三
1.拉大鋸
寶寶面對媽媽兩人相對而坐,寶寶拉著媽媽的手坐在媽媽合并的雙腿上,媽媽邊說兒歌,邊隨節(jié)奏拉著寶寶做前俯后仰像拉鋸一樣的動作。兒歌內(nèi)容為:“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看大戲,你也去,我也去,就是不讓妞妞去。”
媽媽可隨機地對兒歌內(nèi)容進行修改,如將兒歌后一句改為:“媽媽去,寶寶去,就是不讓爸爸去!被蛘摺皨寢屓,爸爸去,帶上寶寶一起去!
效果:感受兒歌的節(jié)奏,鍛煉身體俯仰的運動能力。
適合年齡:7個月以上
2.坐秋千
媽媽脫掉鞋坐在床邊或者凳子上,寶寶面向媽媽坐在媽媽腿上,游戲開始,媽媽兩手拉著寶寶的手,兩腳上下、左右晃動,寶寶則跟著媽媽的腿一起晃動。
效果:發(fā)展寶寶的運動能力、平衡能力,密切親子關(guān)系。
適合年齡:9個月以上
3.撥浪鼓
叮叮咚咚的撥浪鼓是每個嬰兒寶寶的最愛,媽媽一定要記得給寶寶買一個,讓寶寶拿著它盡情地晃動,如果買不到的話,我們也可以自己制作一個,可以用香皂盒作鼓身,以細而結(jié)實的繩加圓橡皮泥作小槌由里而外系在盒身兩側(cè),最后用透明膠將廢舊的鉛筆或者畫筆粘貼固定在盒子上作握手,這樣一個小撥浪鼓就做好了,媽媽不妨一試哦!
效果:鍛煉寶寶手與手臂活動的靈活性,感受自身動作與物體變化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聲音的產(chǎn)生。
適合年齡:4~12個月
4.不倒娃娃
吹一個小氣球,在用繩把氣球的口系住之后,在氣球上畫上娃娃的五官,并把氣球粘或者綁在比氣球大的皮球上面,這樣自制的不倒娃娃即大功告成。做游戲的時候,把不倒娃娃呈現(xiàn)給寶寶,告訴寶寶,這個娃娃不會睡覺,怎么讓他睡覺呢?鼓勵寶寶把不倒娃娃摁倒,但是娃娃卻總是會不停地又站起來!
效果:激發(fā)寶寶有目的的動手能力,感受物體運動的奇妙。
適合年齡:9個月以上
5.同步走
媽媽可光著腳或穿柔軟的鞋站立,讓寶寶面向媽媽站立,兩只小腳分別踩到媽媽的腳面上,媽媽邊彎腰邊扶著寶寶往前走,帶動寶寶往后退。也可以讓寶寶轉(zhuǎn)過身來,媽媽和寶寶同方向,帶動寶寶共進退。
效果:鍛煉寶寶的行走能力以及對身體的掌控能力。
適合年齡:9個月以上
6.抬“花轎”
媽媽和爸爸用右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再用左手分別握住對方的右手腕,形成一個方形的“轎子座”,然后蹲下,讓寶寶分別把左右腳伸進媽媽和爸爸環(huán)形的臂彎中,等寶寶坐穩(wěn)后,媽媽和爸爸站起來可以四處走動,也可以上下晃動手臂,讓寶寶享受一顫一顛的感覺。
效果:綜合發(fā)展寶寶平衡、空間知覺等多方面的能力,體驗親子游戲的快樂。
適合年齡:10個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