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親情故事【篇一】
今天要出門了,下午6點的飛機,我必須在4點之前趕到機場,兒子說今天下午2點他就考完了試,也就是說孩子回家的時候我已經(jīng)在去機場的路上了。
昨晚,兒子背完英語之后,取出了他的MP5去掉了他聽的所有歌曲,換上了我的愛聽的古箏,然后充好電,放在客廳起眼的地方。再檢查攝像機,數(shù)碼相機是否都有充足的電,一切弄完后,告訴我說:“媽,出門自己小心點,別忘了明天走的時候帶上充電器,8天的時間我?guī)湍愠浜玫碾姼静粔蛴!闭f完回到自己的房間去睡覺了。望著兒子的背影,我喃喃自語:“忽然,兒子就長大了!
今天早上7點半,兒子上學之前敲我的房門,“媽,記住,別忘了帶錢包!痹谖颐吨畷r,已經(jīng)聽見了防盜門關(guān)上的響聲。
由于工作留下的職業(yè)病,我得口袋從來不裝錢,我自認為女人口袋里應該裝一塊糖或者幾個小飾品,而不是那“臟兮兮”的鈔票。每次拿完鈔票,我都會仔仔細細的洗手,恨不得能扒下層皮,要不然都能感覺到那細菌在我手上爬。所以我的身上基本沒有特殊情況是找不到錢的。就前不久,弟弟結(jié)婚之前問我拿點錢,路過超市的時候忽然想到買點東西,我直接走進去拿了東西就走了,弟弟遇到他同事邊打招呼邊在身后付錢,事后他同事還問他說“你姐買東西需要你付錢?”弟弟笑了笑。:“我姐口袋從來不裝錢。我們自家人都知道!钡艿芙Y(jié)婚的當天,盡管妹妹再三叮囑我要帶錢,酒席上敬酒的時候要給紅包的,可我還是沒帶,弟弟和弟媳婦敬完酒,局面當然有點尷尬。
而今天,我出門之前,兒子的叮囑就像小時候媽媽的羅嗦一樣,陣陣暖著我的心房。
我卻把兒子單獨留在家里,我自己走了。
生活中的親情故事【篇二】
秋來自南國春城,是一位甜美可人的女孩,那身軍裝并不能消弱她那南國少女獨特的艷麗。雖然緊張的軍校生活磨去了秋十七歲的嬌滴。
秋說嬌滴是女孩應有的一種風格。秋說她這輩子生就一幅大大咧咧的習性,怎么都嬌滴不起來。秋是我們班的一名女生,在三十多名男生的目光中,秋是驕傲的公主。秋熱愛寫詩勝過任何一位同齡人熱愛吃零食。秋在后一首給媽媽的詩中寫到“......我是一陣藍藍的風/巡守在祖國萬里邊防/我是一片飄動的綠葉/扎根在血與火的南疆....../媽媽,今晚我要遠航.....”
寫這首詩,是在1984年。1984年我們在南疆打了一仗,秋隨著這首詩永遠的去了。秋的這首詩在同學中流傳至今。在云南一個叫麻栗坡的地方,有一塊小墓碑,上書“何秋烈士之墓”。
秋離校時,大伙都要去送。后暑假了,以后想送也沒機會。秋說,這愣是讓她傷心么。她不要。她說她啥都不怕,就怕送別。剛當兵時,父母送秋上火車,母親雙手攢成拳,有力而兇狠地擂在父親的身體,哭成淚人似的。秋說,當時她的心很疼。當時秋愣是哭不出來,但秋咬破了自己的下唇。血的滋味有鹽有鈣,她第嘗到了鈣的滋味。大伙問秋,鈣是什么滋味呀?秋說好不容易給忘啦,不想再嘗了。大伙依了秋,不去送她。
茶話會上,長條桌上堆積如山的是南方的北方的,山里的城里的五顏六色的吃食,風格各異的滋味,其中一大半是女孩們愛吃的話梅皇、葡萄干、巧克力等等,大伙專門為秋準備了一份禮物。大伙說,秋,這是給你的。好家伙,一人一份!秋激動萬分、淚眼兮兮地說,為啥要這樣,你們?我們啥也不為,就為你是秋,是我們的秋呀!那一瞬間,秋是世上幸福的女孩。
茶話會臨近尾聲,大伙離座準備就寢,秋生氣地說,怎么就這走啦,我的禮物還沒獻上哩!是嗎,秋還有禮物么?少廢話,你們把眼睛閉上,坐好,聽我的口令。
沒有誰不順從地閉上眼睛,頗有些嚴肅地端坐著。秋說,好了,可以睜開眼睛啦!哇,一人面前一包“春城牌”香煙!這是秋給大家的禮物。不管你會不會抽,大伙都欣然接受了。然后默默離開,帶著一種不可名狀的神圣悲壯感。孰不知,為軍人送煙,是當時流行的做法,當時李存葆寫了個英雄靳開來,臨犧牲前,啥也不想,就想抽口煙,咱這一打幾十號人中,日后會出現(xiàn)幾個靳開來呢。秋是無意還是有意,沒人計較。
后一學期,系里安排大伙各奔東西去實習,這也是畢業(yè)前的后一課。熱烈鬧騰的話題是大伙向上交申請。申請上的去向,幾乎沒有一人選擇大機關(guān)大城市,全都是些什么高山維護哨,山溝里機務站、戈壁灘、高原、海邊。那陣子,秋天天看報,并且只看當天報道的南疆戰(zhàn)況。然后突然宣布,她要去南疆!
南疆不是秋一人想去的地方,大伙都想去,只待畢業(yè)以后,實習期要去的,只有秋一人。沒人勸秋,也沒人支持秋。秋的申請很不順利地批下來,讓她隨南疆某作戰(zhàn)團指揮部行動。
秋出發(fā)的時候,一反常態(tài),懇求大伙為她送行。踏上列車的時候,秋十分動情地哭了。秋哭的時候真成了個小女孩?薇亲訒r的秋,表情好生動,好美麗!拔也⒉幌肟蓿裳蹨I就這么不知不覺地下來了。”秋哽咽著向大伙揮手告別。秋還說,她會給大伙寫信的。
大大咧咧的秋注定安份不了。當時指揮部要架一條通向前沿陣地的線路,前沿陣地距離越佬僅幾十米,這中間有一條的、讓人刻骨銘心的“生死線”。秋吵著要去架這條線路。被指揮部一位作戰(zhàn)參謀痛罵了一頓。秋大哭一場后,眼淚一擦,偷偷摸上去了。這條線是秋協(xié)助一位名叫張軍的通信兵架成的。他們在返回指揮部途經(jīng)“生死線”時,遇上越佬密集的炮轟。秋和張軍一同被炸到半空中。
秋再也沒回來,十九歲的秋永遠留在“生死線”上。
實習期結(jié)束,大伙回到學校,收到了秋寄給大伙的一首詩。詩是從那邊寄出的,秋囑咐大伙把這首詩轉(zhuǎn)交給她的媽媽,必要的話。這首詩似乎想大伙預示著什么:“月光灑在前沿陣地上/星星象您溫柔的目光/我穿越在生死線上/媽媽,今晚我要遠航/我是一陣藍藍的風/巡守在祖國萬里邊防/我是一片飄動的綠葉/扎根在血與火的南疆/我是您飛翔的希望/媽媽,我用紅日的笑臉問您平安....../媽媽,今晚我要遠航....../”
這首詩更象歌,是秋十九歲的生命篇章,永恒而久遠。
秋的生命是永恒不熄的。
生活中的親情故事【篇三】
災難是瞬間發(fā)生的。河北清苑縣魏村鎮(zhèn)武羅侯村村民劉義家里的電燈壞了,他爬上梯子去修電燈,不慎梯子倒了,劉義摔了下來,不幸身亡。
在農(nóng)村,一個家里沒了男人幾乎是塌了天一樣,可災難并不想饒過這個家庭,一年后,母親也因白血病去世。家里只留下三個女兒和一個有殘疾的大伯。母親在去世前,拉著女兒的手說:孩子呀,娘閉不上眼睛啊,以后你們姐幾個,日子可咋過?姐仨哭得呼天搶地,但死神還是殘忍地把母親帶走了。
這個家成了這個樣子:大女兒劉姣15歲,在魏村鎮(zhèn)中學上初中二年,二女兒劉曼14歲,上初中一年,小女兒劉歡在武羅侯村上小學6年級,還有一個一輩子沒有婚娶的殘疾大伯。
老大劉姣不得不擔起這個家的擔子。父母走了什么也沒留下,除了幾間破屋,還有3萬元的債務。
在母親去世那一年,她們迎來了第一個艱難的春天。家里有幾畝地要種,這關(guān)系著她們一年的飯食。她們扛著鎬頭到了地里,幾鎬下去,手就起了血泡,面對博大的土地,她們太渺小。她們在土地上掙扎了一天,只翻了一個小角,照這個速度翻下去,可能得不到收獲的季節(jié)。姐仨坐在地頭,抱頭痛哭。她們第感到自己是那么孱弱無依。是好心的村民看她們太可憐,開來了拖拉機,幫她們把地種上。
姐妹三個都在上學,每人上百元的學費,就成了問題。姐姐劉姣實在沒辦法,她和大伯說,我不念了,去打工,讓妹妹們?nèi)ド蠈W。大伯說:不念書咋行?劉姣說:家里沒錢哩。殘疾的大伯也只能沉默了。
xxxx年,劉姣去十幾里外的一家蚊香廠去打工,那年她才16歲。她非常想念書,但為了兩個妹妹,只有犧牲了自己,兩個妹妹才有可能繼續(xù)念書。這才干了三天,兩個妹妹就來找她了。妹妹說:“姐,咱回去,一塊念書!苯阏f:“不行啊,咱不掙錢,交不了學費。快回去,別耽誤了功課!眱蓚妹妹不走,說:“姐不回,我們不走。”劉姣硬是把她倆推出了廠門外。
到了晚上,劉姣下工,出了廠門,她看見兩個妹妹還蹲在廠門外。劉姣急了:“怎么還不回?”妹妹說:“你不回,我們不走。”劉姣看到兩個倔強的妹妹,想到死去的父母,她的心里有一股說不出來的滋味。她拉起了妹妹,說:“走,咱回家,一塊念書!”
姐仨手挽著手,走在回家的鄉(xiāng)間小路上,她們沒有歡聲笑語,但她們走得很剛毅。
生活中的親情故事【篇四】
我是晚上臨睡前才接到父親的電話。他告訴我說二伯父快不行了,讓我趕緊回去見他后一面。我大驚,細問之下才知二伯父的胃癌復發(fā)了,幾年前二伯父曾做過手術(shù),當時發(fā)現(xiàn)得早,把胃切除了三分之二,以為也就沒事了,沒想到幾年以后突然復發(fā)并迅速擴散。
我第二天便匆忙請假趕往老家的175醫(yī)院,二伯父正在那里做后的治療,以期能多挽留他幾天。我到的時候,二伯父尚還能自己活動,可已神志不清,認不出人了。由于肺部受到嚴重感染,二伯父的呼吸非常粗重,用“氣喘如!毙稳莶⒉粸檫^,而且每次咳嗽都會咳出大量又濃又臭的痰液,還痰星四濺,連護理的護士都唯恐避之不及。
可是父親并沒回避,二伯父咳聲一起,父親總會第一時間把痰盂放在他面前,一手托著,一手拿紙給他擦口。后來母親私下底跟我抱怨說:連你堂哥都沒這么孝順,你爸他當小弟的干嗎那么盡心。我能理解母親的抱怨,兄弟與父子之間,自然是當兒子的該盡孝在先。然而,我亦理解父親,他是一個傳統(tǒng)倫理觀念極強的人,長兄如父一直是他遵奉的人生信條。
二伯父在我去的當天晚上突然進入病危狀態(tài)。按老家的風俗,客死他鄉(xiāng)意味著不得好死,一定是上輩子做孽,受到老天的懲罰。情急之下,的辦法就是連夜雇車回家,堂哥很快從街上叫來一輛面的,辦完一切出院手續(xù),大家手忙腳亂地護送著二伯父回家了。
回到老家,從公路進家門,要經(jīng)過六七級用亂石堆砌的臺階,堂哥意識到好的辦法是把尚存一口氣的二伯父背著進家門,便蹲下身要讓家人把他父親扶到他背上,可是父親把他攔住了:“你一個小孩子家,萬一有個閃失怎么辦,我來!闭f著不容分說彎下腰讓其他人把二伯父扶到他的背上。父親弓著身子,不敢直立起來,兩手緊緊托著二伯父的雙腿。有一點要說的是,二伯父的身材相當高大,雖已病入膏盲,但仍有一百多斤的體重,幾和父親相當。父親慢慢地挪著腳步,走到臺階時,只見父親停了下來,深呼了一口氣,然后右腳先緩緩地伸下臺階,待右腳站穩(wěn)了,他示意其他人扶著他,然后他又緩緩把左腳伸下來,站定以后,父親又深呼了一口氣,再伸右腳開始走第二級臺階,如此反復,在平常只需三、五秒鐘便可走完的六七級臺階,父親背著二伯父用了差不多三分鐘。把二伯父背進房間,父親已是滿頭大汗,雙手按著腰部慢慢才直起身來。
我不知該怎么去形容看到父親做一切時的心情,沉重、悲傷、揪心,是,這些我都感受到了,這是人之常理。當一個前次見面還紅潤鮮活的生命,此刻卻已奄奄一息,就算我們之間沒有血肉相連的親情,即使我們曾為仇敵,此刻我也會為之動容。
此次回來,除了探視二伯父,父親還讓我給他帶回五千塊,他要還債用的。父親在電話里極其不忍地向我提及此事。我聽得出,父親一定是因為無計可施了,否則他不會輕易向我開口。父親的欠債源于幾年前的創(chuàng)業(yè)沖動中,在已跨知天命之年,他突然說要和鄉(xiāng)里幾個人合伙辦糖果加工廠,看他的樣子,頗有些“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味道。我當時正在廈門做去北京的準備,對父親的決定沒表示異議,F(xiàn)在想來,當時我沒阻止他是很大的失誤,父親為人,老實且膽小,這種性格哪能在生意場上混,更何況他已年過半百,他承受得了成功,卻不一定承受得了失敗,當然,這都是事后諸葛之說了。春節(jié)回家時,父親他們的糖果加工廠已熱火朝天開了工,看他每日早出晚歸的忙碌,我為父親這把年紀尚有如此創(chuàng)業(yè)激情深為鼓舞,也沒多問其它細節(jié),幾天以后,我就因工作外派到了北京。在北京一年多,每次打電話回來,父親都說一切安好,不用我牽念。我哪里知道,其實父親他們的糖果加工廠沒維持一年就倒閉了,這是我從北京回來以后才知道的,加工廠被人騙了不說,還欠下一大*債,后他們幾個合伙人因債務分攤不均起訌。到這關(guān)頭,吃虧的自然是老實人,父親很“順理成章”就成了替罪羊。從那以后,只要有人上門討債,其他人都通通推到父親身上,說他是經(jīng)手人?蓱z父親,一向開朗愛熱鬧的他,從此變得沉默怕見人,遇到債主追債上門,父親沒轍,一向百忍成金的他只好任人黑白顛倒編派甚至辱罵,他倒霉也認了,不該自己還的債也替人墊了,可一大筆債豈是父親能填平的,而追債的人只認錢哪認人,還是天天往我家跑,父親被逼無法,不得不時常跑去向親戚朋友借錢來還不該他還的債。都說這年頭欠債的是爺討債的是孫子,可父親就是擺不出一副爺樣來威風幾把,倒被逼得像一只落水狗一般人人喊打。二伯父病重那幾天,又有人拼命追債,父親要護理二伯父,又要應付追債的人,其狼狽和窘迫可想而知,正是在這種情形下,他才開口向我要錢。
錢我是帶回來了,我?guī)Щ貋淼,還有一肚子怨氣,父親他干嗎非得背這些冤枉債,別人耍賴咱耍不起,但總躲得起吧,干嗎非得受這股窩囊氣。
當看到父親弓著身子背二伯父,我突然之間才發(fā)現(xiàn),父親老了,我記憶中那個偉岸健壯的父親已經(jīng)徹底地老了。
我驀地驚醒,我不能怨父親,父親沒錯,錯的是人心不古。更何況,父親的創(chuàng)業(yè),也是為了幫我積累立業(yè)成家的物質(zhì)資本。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老天不長眼,誰也不可奈何,我有什么理由去怨他。
老家的鄉(xiāng)親都說父親可憐,吃了啞巴虧也不敢喊一聲冤。其實不用去了解打聽,我便可知道,即使再給父親一千個膽,他也干不出傷天害理的事。鄉(xiāng)里人說他可憐,無非是人之同情弱者的本性使然,倘使他們也是債主,面對父親這等忠厚之人,他們也同樣會翻臉不認人,認錢不認理,世道本如此,并不是我刻意因父親吃虧而善惡不分吹毛求疵。我亦深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我不能因一己之私而去怨天尤人,去護父親之短。父親既然已經(jīng)趟了這趟渾水,即便他再無辜,誰叫他無自知之明,看不透世道險惡而要掙扎于生意場上。
二伯父頃刻之間就要撒手人寰,追債的人還是一如既往三天兩頭往家里鉆。父親已經(jīng)徹底顯出了老態(tài),獨自一人時,他常不由自主地發(fā)呆,眼里透散著親人病危的傷心和世道炎涼的寒心,更有一種夕陽黃昏的無限落寞。
我心酸,可我無力去為父親分擔什么,于世道鉆營上,我很不幸繼承了他血液中忠厚老實的基因。如今,我已而立之年,立業(yè)成家于我猶是不小的夢想。有時我也?畤@命運的不公,這世道總是有些人非法地暴富,有些人卻合法地貧窮?墒俏也]抱怨什么,我深知人生決非只是物質(zhì)財富可以衡量,蕓蕓眾生中,大多數(shù)的人也都是在平凡中慘淡前行。父親用“長兄如父”教誨我為人兒孫應盡的孝道,盡管他也用“百忍成金”讓我看到他無能的懦弱,然而,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反哺相報的道理,我懂。
我做了決定,等二伯父的事情料理完善后,讓父親母親跟我到廈門,我給不了他們富裕寬綽的生活,但給他們一份“為霞尚滿天”的安定晚年,對于一生勤儉的他們來說,我能應付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