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小學(xué)生閱讀的民間故事篇一
二月二民間傳說:龍?zhí)ь^(二月二)又被稱為“春耕節(jié)”、“農(nóng)事節(jié)”、“春龍節(jié)”,是漢族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龍?zhí)ь^是每年農(nóng)歷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jié),傳說是龍?zhí)ь^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xiāng)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人們慶祝“龍頭節(jié)”,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
節(jié)日故事來源
龍?zhí)ь^農(nóng)歷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jié),傳說是龍?zhí)ь^的日子,它是我國農(nóng)村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名曰“龍頭節(jié)”。俗話說:“二月二,龍?zhí)ь^,大家小戶使耕牛!贝藭r,陽氣回升,大地解凍,春耕將始,正是運糞備耕之際。
故事一:
傳說此節(jié)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時期。伏羲氏“重農(nóng)桑,務(wù)耕田”,每年二月二這天,“皇娘送飯,御駕親耕”,自理一畝三分地。后來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紛紛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僅沿襲了這一傳統(tǒng)作法,而且還當作一項重要的國策來實行。于二月初二,舉行重大儀式,讓文武百官都親耕一畝三分地,這便是龍頭節(jié)的歷史傳說。
故事二:
民間相傳有一個故事,說的是大唐高宗李治駕崩后,武則天當權(quán),先立其子李哲、李旦為中宗、睿宗,又先后廢去。于永昌二年(公元690年),廢唐改周,自立為帝,稱周武皇帝。
這事惹惱了玉皇大帝,他傳命太白金星告訴四海龍王,三年內(nèi)不得降雨人間,以示懲戒。當年從立夏到寒露,150多天滴雨未下,因致大地干涸,莊稼旱死,許多地方連吃水都非常困難,哀鴻遍野,民不聊生。
種種人間慘象,被掌管天河的玉龍看在眼里十分不忍,他冒著違犯天條的危險,張開巨口,喝足天河之水,私自布雨,解救了天下黎民百姓,但卻招來了玉帝惱怒,將玉龍打入凡間,壓在一座大山之下受苦。山前還立了一通石碑,上面刻有四句話:“玉龍行雨犯天規(guī),應(yīng)受人間千秋罪,若想重上凌霄殿,除非金豆開花時!
人們經(jīng)過這里,看了碑上的這些字,才知道玉龍為救百姓行雨,卻被壓在這里受苦。為了救出玉龍重上云天,再掌天河,人們決心找到開花的金豆,但卻苦苦尋找不到。
找啊、找啊,直找到第二年的農(nóng)歷二月初一,恰好街上有集,一個老奶奶背著一布袋苞米粒趕集,因布袋口沒扎結(jié)實,走著走著布袋開了,金黃的苞米粒撒了一地。人們看了,高興極了,這苞米粒多像金豆呀!如果放在鍋里炒,不就爆出金花了嗎?于是,一傳十,十傳百,全都知道了。大家商定,第二天,二月初二一齊行動,大家都爆苞米花。
這情景被玉龍看見了,好不歡喜,就大聲喊道:“太白老頭兒,金豆開花了,還不快放我出去。”太白金星老眼昏花,看了看,果然是金豆開花,便將壓在玉龍身上的大山移開,玉龍順勢一躍騰空,再降甘霖。
二年級小學(xué)生閱讀的民間故事篇二
黑白判官:早年間,揚州有戶楊家,楊老爺五十多歲才得一子楊天華,對其很是寵愛。時光荏苒,楊少爺長成翩翩少年,楊老爺也成了古稀老人,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
這一天,楊老爺突然得病,口吐白沫,不醒人事。楊少爺慌了,趕緊找來當?shù)刈钣忻睦芍。郎中望聞問切一番,說:“你家可有黑狗血?你再給我弄些紅糖,我加幾味藥進去,或許可以治上一治!”
家里已經(jīng)沒有紅糖,管家孫二趕緊出去買。楊少爺拿了把菜刀,來到大街上,看到不遠處有一條黑狗,就用食物引誘過來,把狗宰了,接了一碗狗血回來。很快,孫二也趕回來了,郎中把幾味藥放入狗血中,加入紅糖,攪拌一番,給楊老爺服了。沒想到,楊老爺服藥后臉色發(fā)黑,一陣掙扎,腿一蹬死了。
楊少爺一頓拳打腳踢,把郎中打得滿地找牙,罵道:“你治死了我爹,我打死你這個庸醫(yī)!”楊少爺怒不可遏,把郎中綁在樹上,氣急了就上前甩幾個耳光。
孫二覺得此事有些蹊蹺,他出門轉(zhuǎn)了一圈,回來后,對楊少爺說:“少爺,把人放了吧!”
楊少爺暴怒道:“要不是他,我爹或許能救過來。等會兒我要把他扭送到衙門!”
孫二搖了搖頭,說:“少爺,還是把他放了吧,這事不怨郎中,你就是把他送到衙門,也治不了他的罪,其實這事……唉,不說了。少爺,放寬心吧,你已長大成人,老爺也能安息了,別再鬧了!
親戚朋友也都來勸說,楊少爺思前想后,把郎中放了。父親的死,對他影響很大,他暗下決心:自己要學(xué)醫(yī),要醫(yī)治天下的病人!
一聽說楊少爺要學(xué)醫(yī),孫二是一萬個不同意:“少爺,我們楊家一直做的是茶葉生意,你不能學(xué)醫(yī)。”楊少爺把臉一板,說:“茶行生意不是有掌柜嗎?我學(xué)醫(yī)救人怎么了?”孫二滿臉通紅地說:“少爺,聽我一言,別學(xué)醫(yī)了,其實,老爺?shù)乃朗恰睂O二欲言又止,把后半句給咽了回去。
胳膊拗不過大腿,下人怎么能阻攔少爺呢?不久,楊少爺開了一家藥鋪,請了一位掌柜,自己則拼命研習醫(yī)書。
那天,掌柜出門辦事,楊少爺獨守藥鋪。其間,一個女人進到藥鋪,見只有楊少爺一人,扭頭走了。
就這樣,大半天沒幾個人來光顧,楊少爺納悶了,怎么輪到自己當家,一個顧客都沒有?他在門前掛了一個子,寫著“今日草藥半價”,可仍沒有人來。
日落時分,掌柜回來了,楊少爺把當天的事一說,掌柜打了個哈哈:“少爺,我覺得孫二說得對,你呀,還是別學(xué)醫(yī)了。你學(xué)醫(yī),別人都信不過你,連買藥的都嚇跑了。”楊少爺?shù)木髣派蟻砹,說:“你們不叫我學(xué),我偏學(xué)!怎么,以為我是傻子,連抓藥量藥都不會?”
又過了段日子,楊少爺覺得自己醫(yī)術(shù)見長,便在大街小巷搖鈴賣藥,給人看病,可一連幾天,他的生意都沒開張。他想:或許當?shù)厝硕贾雷约阂郧笆羌w绔子弟,沒什么本事,不如去外地試一試。
得知楊少爺?shù)南敕ǎ瑢O二連連搖頭,勸道:“少爺,還是在家吧,別出去了!睏钌贍斠灰а,說:“我給人治病難道是壞事?”
二年級小學(xué)生閱讀的民間故事篇三
壓歲錢: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熟睡著的孩子的頭,孩子往往嚇得哭起來,接著頭疼發(fā)熱,變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著燈坐著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著了,他們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著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夫妻倆不敢合眼。
半夜里一陣陰風吹開房門,吹滅了燈火,“祟”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迸發(fā)道道閃光,嚇得“祟”逃跑了。
原來,這八枚銅錢是八仙變的,八仙看到祟殘害兒童,就暗中來幫忙,這些錢又叫八仙錢。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以后大家學(xué)著做,孩子就太平無事了。
因為“祟”與“歲”諧音,之后逐漸演變?yōu)椤皦簹q錢”。到了明清,“以彩繩穿錢編為龍形,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所以一些地方把給孩子壓歲錢叫“串錢”。到了近代則演變?yōu)榧t紙包一百文銅錢賜給晚輩,寓意“長命百歲”。
而現(xiàn)在長輩們喜歡到銀行兌換票面號碼相連的新鈔票給孩子,祝愿孩子“連連高升”。當然更有順應(yīng)時代潮流的手機紅包。但不管時代如何變,壓歲錢的形式如何變,但長輩對晚輩的祝愿與祝福卻一直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