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關(guān)于喝粥的臘八節(jié)作文700字【篇一】
過年喝臘八粥在我的家鄉(xiāng)是一個古老的傳統(tǒng)習(xí)俗。人們喜歡喝臘八粥,既是因為臘八節(jié)是一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更是因為臘八粥是一種美味。在家鄉(xiāng)不論貧窮富裕,還是繁忙與否,人們都會熬臘八粥。
每年一進臘月,人們就開始準備熬臘八粥用的材料了。首先準備的是各種米:糯米是首選,因為它既糯又香。黃米也很好,它是我們?nèi)A北地區(qū)的特產(chǎn),也是中國最古老的糧食作物之一。兩種米比較起來,我更喜歡黃米,因為用這種米熬出來的粥味道更濃。再加入大米,小米等。
其次是各種豆,主要是紅小豆,它既有營養(yǎng),又色澤鮮艷。黃豆、綠豆更是應(yīng)有盡有。我最喜歡的是紅棗,其實紅棗早在深秋,就要開始準備了。剛打下來的紅棗要曬干了,直到棗的皮兒皺了為止。聽爺爺說,大紅棗曬得越干就會越甜,因為在太陽下一曬,水分都跑走了,只留下糖分在里面。所以我家每年都是最晚收紅棗的戶家之一。曬完后,還要把壞的棗撿出來,棗壞了,就會變苦,很澀的那種。雖然現(xiàn)在在超市里也開始賣紅棗,可以省去不少人力,但是家鄉(xiāng)人還是沿用傳統(tǒng)的老方法,因為超市里的不僅壞的棗居多,而且也不如自己種的甜。
到了臘八這一天,家鄉(xiāng)人就要熬臘八粥了。把頭天煮熟的紅棗、花生、大米、小米、綠豆等放在鍋里,用文火熬。熬得黏黏的、軟軟的,吃起來,不僅細膩,而且口味極佳。
關(guān)于臘八粥,有這樣一個傳說:在一個貧窮、干旱的地方,那里不知什么原因鬧起了瘟疫,在糧草盡絕的最后時刻,一些人把找到的零碎的谷物放到一起熬制成粥,給患病的人們喂下,奇跡發(fā)生了,那些患病人的病全好了。于是人們把這一天也就是臘月八日記下來,每年慶祝。從而期望明年身體健康,無病無災(zāi)。
臘八節(jié)熬的臘八粥特別多,每家都熬一大柴鍋,要吃十來天,人們不僅吃的是粥,更主要的是那種氛圍,那種歡樂,那種文化,那種家鄉(xiāng)的味道。
高三關(guān)于喝粥的臘八節(jié)作文700字【篇二】
再有幾天,就該過臘八節(jié)了。說起臘八節(jié)和喝“臘八粥”大家可能都不會陌生,若是講起臘八節(jié)的來歷和喝“臘八粥”的緣由,恐怕不少人還真說不上個子午卯酉來。
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明代的用料,加江米、白果、核桃仁、栗子等煮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fēng)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fā)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的雍和宮臘八粥,除了江米、小米等五谷雜糧外,還加有羊肉丁和奶油,粥面撒有紅棗、桂圓、核桃仁、葡萄干、瓜子仁、青紅絲等。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老北京的最為講究,摻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剝皮、去核、精揀。然后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更為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干的脆棗作為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桃仁作為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像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的,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
這種裝飾的臘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才可以見到。臘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臘八粥吃了幾天還有剩余的,是個好兆頭,取其年年有余的寓意。
高三關(guān)于喝粥的臘八節(jié)作文700字【篇三】
今年幾乎無雪。常有暖暖的太陽就那么悠哉地照著,整個冬天干燥,但不是很冷。感覺溫溫頓頓的,不像是北方冬天的樣子。農(nóng)歷的臘月初七,天陰沉了下來,似乎想要醞釀一下情緒,為早些關(guān)于下雪的預(yù)言埋下伏筆。
終于,在臘月初八這天,老天爺似乎下定了決心,為將要過去的冬季彌補這一缺憾。今天早上六點左右,一朵,兩朵。一片,兩片。天空中開始飄落若隱若現(xiàn)的雪花,在橙色的路燈下,羞羞答答地搖曳起舞。一上午就這么有一搭沒一搭地飄著,始終無法進入角色。直到下午兩點以后,開始有一些紛紛的樣子了。接著越來越細,越來越密,越來越急。似乎可以用紛紛揚揚來描述了。
漸漸地,路上,行人的頭上,身上,院子里的花草上,椅子上,樹木上,墻上,房子上,也都慢慢地留下了雪花們的身影。開始有人在院子里拍照了,隨著智能手機輕巧溫柔的咔嚓聲,農(nóng)歷的甲午馬年冬月,作為這個季節(jié)的精靈,雪花在它最應(yīng)該出場的時候,恰如其分地來了一個漂亮的亮相。給干澀了一冬,曾被肆虐的流感苦苦折磨的人們帶來一份歡快和驚喜。
從昨天開始,已經(jīng)陸陸續(xù)續(xù)有朋友在圈兒里問候節(jié)日,大約都是相同的內(nèi)容。什么明天是臘八,提前送你八碗粥:一碗快樂粥,煩惱見你繞道走。還有什么好運粥,平安粥,健康粥,成功粥,友情粥,愛情粥,幸福粥等等,還真不少,被一而再再而三地轉(zhuǎn)發(fā),祝福的氣氛一波高過一波,一浪高過一浪。這個習(xí)慣挺好,除了給節(jié)日增添氣氛以外,也確實表達了人們之間相互的關(guān)懷和掛念。
但是我總覺得,要是送給至親的人,不管是家人,師長,同學(xué),知己,還是自己寫一些彼此之間都喜歡的問候語比較好,這樣更能體現(xiàn)誠意。所以,每逢節(jié)日不管再忙,我總固執(zhí)地自己編發(fā)一些祝福的短信,分別送給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人。也不是說自己寫得有多好,主要是自己一字一句斟酌的,推敲的,不只是文字,更是在挑選文字的過程中,對收信人那一番不敷衍不怠慢的真心實意。
不知道為什么,今年的臘八節(jié),比以往的感慨要多;蛟S是之前太過忙碌顧不上多想,亦或許是今年經(jīng)歷了太多的生離死別,所以變得傷感了吧。是啊,有人說這世上除了生死,其余都是小事兒。說得太實在了,也太讓人心酸了。
所以,就覺得更應(yīng)該在陀螺般忙碌的日子間隙,放下雜事抽出時間將祝福的心意一一送達。這一年,的確值得我深深留念和感恩。真誠地祝福他們:在過去的一年,小心收藏點滴的開心,知足。在即將到來的一年,平安,健康。在生命中的每一天,快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