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預科申請要了解的問題概括
1、語言學習問題
預科的語言培訓:國內(nèi)預科的英語培訓,大多為國外的一個語言課程,突出英語的功能性,不少預科的辦學層次僅僅是停留在語言培訓階段。忽略了文化差異及美國社會習俗、當?shù)氐馁嫡Z及生活用語,學生在國內(nèi)數(shù)十年的英語學習無法同美式英語學習銜接起來。即使學生通過高強度、高密度的英語強化,但是到了國外一樣面臨說不出口,聽不懂的窘境,不少讀過1年預科的學生都表示有這樣的感受。
2、轉學分問題
預科的學分:現(xiàn)在不少預科可以轉學分,在國內(nèi)學習預科可以對接所有的大學。但是因為每個大學的課程體系不同,專業(yè)課開設周期不同,師資配比不同,所要求的學生層次也不同,體系差別等完全不同,預科和美國大學連起碼的公共課程都無法對接。
美國大學的學分:有的預科學生修讀了a學校的學分,但是拿到的通知書卻是b學校的,這樣的學分完全不可以轉換。美國課程目前只有ap是可以轉學分的,其他的預科課程設置不符合美國大學的錄取要求。美國大學充其量只會承認學生的語言成績,當然這個語言成績是建立在學生考過托福、sat或者雅思而又有不錯的成績的基礎之上。
3、讀完預科能否讀?
美國的錄取要求:美國的錄取要求,重要的至少包含以下4個方面:高中期間在校成績、toefl和sat成績、課外活動經(jīng)歷、申請材料。當學生的標準化成績達到一定分數(shù)后,終進入哪個檔次的學校則取決于學生的課外活動,也包括與課外活動密切相關的文書寫作。而預科是為了適應而設置的預備教育,并不是對接美國的錄取標準的。
4、預科能否提高適應能力
預科能否提高適應性:美國留學申請預科以增強適應性為導向,旨在幫助語言基礎薄弱,自主獨立能力差的學生進行留學過渡。但讀預科真的能增強適應性嗎,真的能預防和避免中國學生在國外面臨的實際問題嗎,預科所謂的適應性和實際情況是一致的嗎?
由預科的課程設置可知,讀預科僅僅只從語言交流上解決適應性。但中國學生面臨的不僅僅是語言的問題。中國學生的適應性問題主要出現(xiàn)在文化背景差異、生活學習習慣、獨立自主上,而預科根本沒法解決這些問題。
5、預科要花費多少時間
花費1年的時間完成國內(nèi)相應預科學習,考試合格后是不是可以直接進入該大學學習,如果考試不合格該怎么辦,是否需要改變課程類型或重新辦理?學生一定要弄清就讀的預科與大學之間的關系,認真甄別,對國內(nèi)機構開設的大學“預科”,也要確認其辦學性質(zhì),以及就讀的“預科”的效果。
如果以上問題都沒有保障,那學生和家長有必要思考,花費1年的時間讀預科是否有必要,同樣的時間用來備考托福、sat,參加課外活動,進行與美國錄取標準相近的準備工作,升入美國的幾率更大一點。
擴展閱讀:赴美國留學要滿足哪些要求
一、成績是基礎
基礎的篩選,還是會從GPA和GRE開始,量化的標準會更有利于學生進行提升,學校在進行篩選的時候,只要制定好了標準,可以性淘汰掉沒有達標的申請者,減少審核的壓力。
所以大家在進行材料準備的時候,需要將自己的考試成績作為重點,分數(shù)會成為你的學術能力的代名詞,只有高分,才會讓你順利的通過第一輪的審核,進入到下一輪的對比。
二、國籍有差異
為了保證不同國籍的學生的受教育權利,一般的學校在接收留學生的時候,會給予不同國籍的學生群體一定的配額,不至于名額全部被某幾個國家的學生占領,這樣會不利于學習的國際化氛圍。
不過這樣也會帶來一定的差異,因為有的國家申請的學生上,但是要保證基礎的入學數(shù)量,所以要求會進行降低,而有的學校申請人數(shù)多,要求自然也會提升,所以后還是會落到學術成績上。
三、背景能加分
這里考慮的背景,主要是父母的學習背景,如果父母是所申請學校的校友,那么學校在審核的時候,是會進行優(yōu)先的錄取的,學校會認為從本校畢業(yè)的學生培育出來的孩子,在能力上更符合要求。
而且家庭的經(jīng)濟情況也會影響到考核的結果,畢竟經(jīng)濟實力會影響家庭可以給孩子提供的教育支持,這樣對一些家庭比較貧困的學生來說可能會有一些不公平。
四、經(jīng)歷會考察
而學校的審核,不會局限在一直成績上,尤其是,還會重點考核學生的實習經(jīng)歷和社會活動,畢竟素質(zhì)教育是需要學生全面的進行發(fā)展的,如果只會讀書,是不利于大家的生活技能的提升的。
這里會主要考察大家提交的軟件文書材料,根據(jù)申請者參加的比賽和活動來對學生進行判斷,因此大家在準備的時候,一定要陳述真實的內(nèi)容,展示自己的優(yōu)勢。
擴展閱讀:美國留學如何充實生活?
一、常用視頻通話
真的感謝科技的強大。如今,只要打開手機,打開視頻聊天,我們就可以面對面的與家人朋友取得聯(lián)系。用微信、skype視頻都是比較方便的。盡管你在遙遠的美國,也不用擔心錯過家庭聚會或生日派對,以及春節(jié)這樣隆重的節(jié)日,因為在美國是不過春節(jié)的。所以需要視頻來傳遞新年的喜慶。
二、寄明信片和寫日記
現(xiàn)在這個年代,雖然寫信類方式比較小眾和過時,然而在美國,你每去通一個地方,收集明信片,寄給自己的朋友和家里人,也能分享多一份的喜悅和生活。這種形式是非常不錯的。同時,可以通過寫日記的方式,記錄自己在留學生活的趣事。一來可以陶冶情操打發(fā)時間,二來可以以后回國了,給自己留下留學期間的美好回憶。
三、多交新朋友
當然有了新朋友,自己也不會感覺到孤單,空閑的時間較少,所以也不會那么戀家了。其實大多數(shù)的美國人都是很友善的,樂于交朋友的,所以你可以打開心扉,自信的主動交流。很多的留學生在留學的時候就交了很多新朋友,比如周末會一起自駕游,或者在家一起買個投影儀看家庭*,或者開party玩各類社交類游戲,狼人殺,抵抗組織,德州撲克等。其實,多多聚餐,一人做一個拿手小菜也是特別有格調(diào)的,非常的happy,F(xiàn)在真的特別懷戀那時候和朋友一起奮斗玩耍的日子。
四、多出去走走和培養(yǎng)自己的愛好
一方面,美國留學大的優(yōu)勢——周圍值得探索的地方太多啦!國外的節(jié)日第一圣誕節(jié)從12月中下旬放到1月上中旬,一般有20多天,相當于我們的春節(jié)。復活節(jié)一般是3月下旬放到4月中下旬,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在這個時候可以計劃出去旅旅游,放松放松。逛逛街,看看景點,或者感受游樂場,直升機跳傘等戶外極限運動也是不錯的。愛籃球的可以看看NBA,在美國,簽證也很容易辦,若是能申請申根簽證就可以歐洲20多個國家慢慢游了。
另一方面,可以去培養(yǎng)自己的愛好,美國的社團會比國內(nèi)多很多,種類很多,也分的特別詳細,也有很多特別稀奇的項目給你嘗試。在社團里也可以交到很多新的朋友。 美國的大學里面一般也會有健身房,可以辦學生卡,還可以年卡,感覺特別劃算,而且健身房的特別高大上,運動實在太爽了。
五、多去圖書館
在美國留學的時候,任務繁重,特別是論文deadline的日子和課題作業(yè)雙重打擊下,所以圖書館也是我們的另一個家。美國的圖書館真的很高大上,很多都是到凌晨甚至24小時開放。圖書館內(nèi)設觀景看書臺,以及小包廂,和各種電腦已備學生使用。Shawn老師當時就比較喜歡和幾個死黨一起在小包廂學習,主要可以討論,有的時候方便吃吃東西說些悄悄話,在外面大廳會打擾其他學生的學習,招來投訴會引來圖書管理員的糾扯。就算本身也不是非常愛學習的人,但是在這個環(huán)境中覺得學習氛圍真的很好,泡在圖書館真的是一種享受。當然免不了COFFEE與RED BULL 還有MONSTER 等精神飲料的陪伴。
后,重要的是你必須學會如何更好的管理自己的身體,讓它適當休息;學會在周六的晚上也早睡,學會自己做早餐,自己增添衣物,總是記得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因為國外看醫(yī)生預約真的很麻煩,沒有國內(nèi)這么方便。若是生病了,又是自己一個人,那么總是很無助和無奈的。好啦,想家總是在所難免的,同學們好好enjoy自己的留學生活,那將是人生中很寶貴的經(jīng)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