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關于高中教學觀摩活動的總結
我有幸到鄒城市第一中學觀摩了山東省高中生物優(yōu)質(zhì)課比賽,領略了的教學風采。此次活動由山東省第一賽區(qū)共18位教師參賽,活動分兩組同時進行,我有幸觀摩了其中9節(jié)課,因為各位參賽教師精心挑選和準備,每一堂公開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整個教學觀摩活動下來,我主要有以下體會和感悟:
一、觀摩體會
1、重視課前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很多教師在正式上課前做了很多的準備工作,諸如了解講課學校的文化、學生的習慣以及學生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等,這明顯體現(xiàn)在上課過程中師生互動上,使教師能夠更好的駕馭課堂教學。
2、博學的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相當出彩。有人說生物學科是理科內(nèi)容,只要老師能給學生講解專業(yè)的生物學知識就可以了,但是從這次活動中看某些博學的老師相當受學生的歡迎,并在互動環(huán)節(jié)中學生也愿意積極配合老師。
3、優(yōu)秀的導入新課方式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優(yōu)秀的教師利用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方式導入新課起到非常好的效果,這樣也使學生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積極配合教師的思路。
4、優(yōu)秀的“導演”在教學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高效生本課堂中提出,教師做“導演”,學生做“演員”。教學中要充分表現(xiàn)出教師的“導”和學生的“演”,關鍵是看這個“導演”的作用,好的“導演”會使一堂課環(huán)環(huán)相扣、高潮迭起。在“導演”不斷的指導中,“演員”才能不斷的獲取知識和理念。
5、及時正確的點評是指導學生學習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探究和結論,教師的及時點評和正確的引導能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收獲更多的方法。
6、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必然包含課堂的探究活動。相同的課題,若設計理念、模型準備和實際操作的不同也會帶來不同的效果。
7、三維目標在課堂中的體現(xiàn)。陳教授在中間點評環(huán)節(jié)中多次提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三維目標的形成問題,三維目標的形成非一日之功,而是一個教師在長期的教學中不斷的給學生灌輸思想和理念的一種體現(xiàn)。
8、課堂小結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課堂小結是要將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組成串的過程,或者是將整章、整冊、整個學段知識組成串的過程,而不是幾個簡單的題目就可以結束的。
二、啟發(fā)
1、一堂好課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作為省優(yōu)質(zhì)課是一個地區(qū)經(jīng)過多次遴選,講課老師多次試講和更正的過程,這其中摻雜了太多的老師的辛苦與努力。從基礎的研究教材和大綱,到與其他老師的集體備課,再到多次試講,伴隨著太多的修正和刪減,大的方面要考慮到對課堂整體的把握,小的方面要考慮到例如時間運用、提問難度等細節(jié)的把握。這樣看如果我們平時的教學中也能認真對待備課和上課,那么我們每節(jié)課都會變成優(yōu)質(zhì)課,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能力,更促使老師有很大的發(fā)展。
2、教與學的關系。教有教法,教無定法,貴在有法。優(yōu)秀的教師就是一個優(yōu)秀的“導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能出色的完成讓學生做“演員”的作用;這個“導演”要選擇好的方法不僅面向全體學生,更要體現(xiàn)學生的個別差異,這確實要求這個“導演”內(nèi)功、外功都要出色才行;教師的教態(tài)和舉止也是影響學生課堂發(fā)揮的很關鍵的一環(huán)。
3、關于課堂教學優(yōu)化的問題。關于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導入新課時,激趣式提問,有助于創(chuàng)設愉快的課堂氣氛;新授過程中的提問,促使知識深化,運算簡化,激起學生探究的欲望;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啟發(fā)學生思維;鼓勵質(zhì)疑,培養(yǎng)思維的深刻性;合理設計教學過程、緊湊的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注意力。
三、以后在教學中應當改進的地方
1、增進同學科老師之間的集體備課,真正形成教學合力,不再各自為戰(zhàn)。
2、認真?zhèn)鋵W生,真正從學生的角度合理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杜絕同層次班級一個教案的教學思路。
3、教學中需要教師能機智的面對教學中的各種問題,有效的增加師生之間合作。
4、教學中準確把握教材難度,有拓展但是不要無目的的隨意拓展,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思考問題。
5、教學中引用多種能提高學生注意力的方法,如使用多媒體課件、增加課上探究實驗的趣味性等,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6、對于學生課前的預習和課下練習,教師必須及時給予督導和檢查,定期的檢測和問題抽查也是不可或缺的。
【篇二】關于高中教學觀摩活動的總結
根據(jù)市教育信息管理中心工作計劃安排,在齊齊哈爾中學舉辦了“全市高中實驗教學交流觀摩活動”。
在活動籌備過程中,首先確立了“用活動促進實驗教師能力的提升”的目標;在形式與內(nèi)容方面不僅喜聞樂見、老師樂于參加,而且能夠?qū)W有所獲,值得學習、借鑒。為此,我們絞盡腦汁,經(jīng)多次研究終確定了活動的理念:就是為教師提供一個相互交流、學習的平臺,讓大家可以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因此,我們確立了活動的基本形式:以特色實驗教學案例展示為主,實驗展示課為輔,將一線教師在實驗教學中積累的經(jīng)驗與大家共同分享,并輔以評價交流的環(huán)節(jié),來提高活動的時效性。
根據(jù)活動計劃安排,我們下發(fā)了《關于征集高中實驗教學特色案例的通知》,面向全市征集經(jīng)過課堂教學實踐檢驗的實驗內(nèi)容的改進、利用自制教具解決教學問題、改進現(xiàn)有實驗方法、實驗教學感悟等案例。直屬高中和各縣(市)區(qū)經(jīng)過層層選拔,上報了物理、化學、生物、通用技術實驗教學案例70余篇,我們從中選定了現(xiàn)場觀摩課案例4個、實驗教學經(jīng)驗交流案例9個、以往實驗教學活動優(yōu)秀案例5個、高考有關實驗考題分析和復習方法介紹案例2個,經(jīng)過多次指導、改進和優(yōu)化,在觀摩活動現(xiàn)場進行了展示。
“齊齊哈爾市高中實驗教學交流觀摩活動”從齊齊哈爾中學物理、化學、生物、通用技術實驗室同步展示的實驗課拉開本次活動的序幕。綜合四位授課教師的內(nèi)容,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探究實驗。這一共性體現(xiàn)了新課程課堂教學結構的變化,即“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新課程理念。實踐表明:實驗教學是實現(xiàn)這一理念的好過程。詮釋實驗探究是一種學習方式,學生可以真正動腦思考、動手實踐、用心體驗。
對于高考中實驗類試題的復習與應考方法,實驗中學的徐忠文老師向大家介紹了生物學科高三復習中相關實驗內(nèi)容,第八中學的葛小元老師介紹了化學學科高考考綱的分析和復習,供大家借鑒。
通用技術學科幾位教師也帶來了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做法:齊齊哈爾中學的劉田田老師以自動門模型為例和大家分享了自制教具在通用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市一中林軍偉老師和大家介紹了他通過幾年的摸索,探索出的一種通用技術課堂超市的上課方式;克山三中王繼洲老師選取了蘇教版的一節(jié)很貼近生活的實驗課《洗衣粉性能對比實驗》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富區(qū)的齊濤老師以《讓學生設計日歷》為例講述了通用技術教學中提高興趣的重要性。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實驗室裝備的不斷完善,實驗課的開出比例大幅提高,但是實驗教學的開展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比較突出的問題一是實驗教師思想認識上的問題,對實驗在教學中發(fā)揮的作用理解不夠,為了省事導致實驗習題化,把實驗教學改成了教師講實驗、學生背實驗的模式;二是實驗教研部門對中小學實驗教學的指導力度不夠。今后我們將舉辦有針對性的教研活動,發(fā)揮實驗教學示范學校的區(qū)域引領、示范作用,繼續(xù)為實驗教師搭建相互交流的平臺,從而帶動全市中小學實驗教學工作更好地開展。
【篇三】關于高中教學觀摩活動的總結
浙江省高中地理教學研究會換屆年會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評比觀摩活動在衢州二中舉行。參加本次年會的有浙江師范大學張建珍教授,省教育廳教研室唐建萍、郭劍峰老師,各地市高中地理教研員、骨干教師,各地市共12名參賽教師以及近400名觀摩教師。我校教師代表劉振泉、徐志紅兩位地理老師全程參加,姚智君、饒春雅、姚義眾、李智、劉志海、方王君等六位地理老師結合我校今年與衢州二中的深度合作政策,經(jīng)教務處葉老師,副校長鄭老師的同意參加了獲省一等獎老師的課堂教學展示聽課活動。
來自衢州江山中學的方曄等12名參賽教師在衢州圖書館第三報告廳展開了為期1天的教學比武。本次比賽參評課為高一地理必修Ⅰ第一章復習課,每位選手的上課時間為20分鐘。跟以往相比,這次比賽課題選用復習課的形式,是一種有益的嘗試,也是一種突破和創(chuàng)新。參賽選手頂住壓力,各顯神通。終,來自嘉興海鹽元濟高級中學的金雅麗、衢州江山中學的方曄、紹興新昌鼓山中學的劉獎華、金華一中的謝莉莉、麗水龍泉一中的葉溢銘等5位教師獲得了一等獎。
在衢州二中圖書館二樓大報告廳,本次教學評比中一等獎獲獎教師和衢州肖彬飛老師為來自各地市的觀摩教師呈現(xiàn)了6堂精彩的展示課。這次展示課課題的定位是高中地理選修課,要求參賽課例應體現(xiàn)高中地理新課程的教育理念,有效落實教學目標,合理采用教學方法和手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以滿足學生探索自然奧秘、認識社會生活環(huán)境、掌握現(xiàn)代地理科學技術方法等不同的學習需要。肖彬飛老師選取的課題是《濕度與生活》,肖老師讓學生從圖表中了解濕度的概念、理解濕度與體感溫度的關系。通過學生自身的生活體驗案例入手,讓學生領會濕度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設計了增濕和除濕的實驗,學生從實驗中不僅提高了動手操作的能力,也對濕度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層次的認知。肖彬飛老師始終貫穿新課程的教學理念,給學生營造了一個開放的空間,學生能夠暢所欲言,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其他五位老師分別各有側重的旅游活動的安全自救、景觀的欣賞等內(nèi)容展示了作為一等獎選手的課堂駕馭能力,獨特的教學設計,教學內(nèi)容科學地滲透學生身邊的案例,學生自主學與討論、探究式學習方式的實現(xiàn),給與會老師,特別是我校地理老師印象深刻,對我校地理教師今后的教學具有很大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