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趣味簡短中國寓言故事精選
齊宣王有個特點,喜歡聽別人對他說恭維話。齊宣王愛好射箭,他喜歡聽別人說他不論多強硬的弓都能夠拉開。其實,齊宣王自己拉的弓,拉開時所用的力氣還不到三石。
齊宣王射箭時,常常向身邊的大臣們表演拉弓。他身邊的近臣們?yōu)榱朔畛凶约旱膰,一個個都是先拿起宣王的弓,站好姿勢,故意拉起來試試。這些近臣們在試弓時有意地做出很認真的神情,裝出拼命地使出全身之力的樣子:閉住嘴,鼓滿兩腮幫,將眼睛瞪得大大的,一眨不眨地站在那里,再慢慢地將弓拉到半滿時故意停一下子就松開手。他們都說統(tǒng)一調(diào)子的話:“這張弓好厲害!真是強勁極了。如果沒有九石的力氣是別想將它拉開的。”“那還用說,這么強的弓,除了大王您以外,是沒有人能夠拉開的!薄笆澜缟舷翊笸踹@樣能拉這么強硬的弓的人是很少有的!薄犃诉@些特別順耳中聽的話后,齊宣王的心里感到特別舒服,心里樂滋滋的,甜甜的.,比蜜還要甜。
這樣,齊宣王所拉的弓雖然只需用不超過三石的力,但是他一輩子都認為他拉的弓,沒有使出九石的力是拉不開的。
拉開這張弓只用三石的力就可以了,這是實際;而用九石的力,則是徒有虛名的啊!齊宣王只喜歡虛名,卻不知道他的實際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這篇寓言故事告訴人們:缺乏自知之明的人喜歡聽奉承話。聽到奉承話、恭維話就沾沾自喜的人必被人恥笑。
【篇二】趣味簡短中國寓言故事精選
盛夏時節(jié),酷暑難耐。太陽像個大火爐般掛在天上,無情地炙烤著大地,人們的衣衫都汗?jié)窳艘槐橛忠槐椤渖系闹顺堕_嗓子拼命叫著:“熱啊、熱啊!”讓本來就熱得不行的人們心中更添了幾許煩躁。
有個鄭國人,他家的院子里有一棵大樹。于是他就卷了草席帶著蒲扇到樹陰下面去乘涼。從早到晚太陽慢慢地移動,樹影也跟著移動。鄭國人發(fā)現(xiàn)了這個現(xiàn)象,就也跟著樹影不停地挪動他的席子,好總是處在樹影中,以免被太陽曬到。隨著太陽漸漸居中、偏西,樹影由遠及近,又由近及遠,到了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樹影又重新到了樹底下,那個鄭國人也就跟著回到了樹底下。
夜幕降臨了,月亮升上了天空,又在樹下投下了一片陰影。鄭國人又出來乘涼了。他想,晚上有露水,要是被露水沾濕了衣服可怎么辦呢?接著又轉(zhuǎn)念道:不怕,還是用白天的老辦法,肯定不會有問題的。
于是,樹影緊隨著月亮的移動而移動,鄭國人則緊隨著樹影的移動來挪動他的席子,滿以為這個可以用來躲避太陽的.妙法子也一樣可以用來躲避露水?墒菂s沒料到,他和樹影一起移動得越來越遠了。一夜下來,他的衣服和席子都被露水濕透了。
這個愚蠢的鄭國人,沒有想到太陽和月亮運行的方向是相反的,就生搬硬套白天的老經(jīng)驗。我們可不能學他,要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才能真正解決好問題。
【篇三】趣味簡短中國寓言故事精選
三國時期,吳國的國君孫亮非常聰明,觀察和分析事物都非常深入細致,常常能使疑難事物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為一般人所不及。
一次,孫亮想要吃生梅子,就吩咐黃門官去庫房把浸著蜂蜜的蜜汁梅取來。這個黃門官心術(shù)不正又心胸狹窄,是個喜歡記仇的小人。他和掌管庫房的庫吏素有嫌隙,平時兩人見面經(jīng)常口角。他懷恨在心,一直伺機報復,這次,可讓他逮到機會了。他從庫吏那里取了蜜汁梅后,悄悄找了幾顆老鼠屎放了進去,然后才拿去給孫亮。
不出他所料,孫亮沒吃幾口就發(fā)現(xiàn)蜂蜜里面有老鼠屎,果然勃然大怒:“是誰這么大膽,竟敢欺到我的頭上,簡直反了!”心懷鬼胎的黃門官忙跪下奏道:“庫吏一向不忠于職責,常常游手好閑,四處閑逛,一定是他的瀆職才使老鼠屎掉進了蜂蜜里,既敗壞主公的雅興又有損您的健康,實在是罪不容恕,請您治他的罪,好好兒教訓教訓他!”
孫亮馬上將庫吏召來審問鼠屎的情況,問他道:“剛才黃門官是不是從你那里取的蜜呢?”庫吏早就嚇得臉色慘白,他磕頭如搗蒜,結(jié)結(jié)巴巴地回答說:“是……是的,但是我給他……的時候,里面……里面肯定沒有鼠屎。”黃門官搶著說:“不對!庫吏是在撒謊,鼠屎早就在蜜中了!”兩人爭執(zhí)不下,都說自己說的是真話。
侍中官刁玄和張邠(bin)出主意說:“既然黃門官和庫吏爭不出個結(jié)果,分不清到底是誰的罪責,不如把他們倆都關(guān)押起來,一起治罪!
孫亮略一沉思,微笑著說:“其實,要弄清楚鼠屎是誰放的這件事很簡單,只要把老鼠屎剖開就可以了!彼腥水斨蠹业拿姘咽笫呵虚_,大家仔細一看,只見鼠屎外面沾著一層蜂蜜,是濕潤的,里面卻是干燥的。孫亮笑著解釋說:“如果鼠屎早就掉在蜜中,浸的時間長了,一定早濕透了,F(xiàn)在它卻是內(nèi)干外濕,很明顯是黃門官剛放進去的,這樣栽贓,實在是太不像話了!”
這時的黃門官早嚇昏了頭,跪在地上如實交待了陷害庫吏、欺君罔上的罪行。
可見,我們對于形式復雜難以判斷的事物只要全面分析、推理,開動腦筋想辦法,不被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不被事物的復雜性所嚇倒,這樣就能正確認識事物的現(xiàn)象和本質(zhì)。
【篇四】趣味簡短中國寓言故事精選
一個小山村里住著老大爺和老大娘一家,他們養(yǎng)了很多牲畜和家禽。辛勤的馬每天跟著大爺下地干活;忠實的狗給大娘作伴、看家;大爺每天從地里帶回很多鮮嫩的青草給兔子吃。
一天,一向任勞任怨的馬翹起尾巴輕蔑的對狗和兔子說:“你們從來不幫主人干活,每天就知道在家里吃閑飯,白養(yǎng)你們了,哼……”
狗也不示弱伸直了喉嚨對著馬大聲嚷道:“我咋沒用了?我每天給大娘作伴、看家,你沒看見嗎?”然后又轉(zhuǎn)身沖著兔子嘟囔:“兔子才沒用呢,就知道吃”。
兔子聽了他們的嘲諷,停下來想了很久,什么都沒說,又低下頭默默地吃起草來。
有一天大娘突然生病了,病得很厲害,為了給大娘補充營養(yǎng),大爺殺了兩只大兔子燉了給大娘吃。沒幾天大娘就痊愈了。
從此以后,馬和狗再也不說兔子沒用了。
【篇五】趣味簡短中國寓言故事精選
有這么三個人,性情愛好各不相同,又同住在一間屋子里,常常為一些事情爭論不休。
一天,甲從外面回來,由于在外面趕路便覺得燥熱,一進門便嚷著屋里太悶太熱,隨手將門窗全都大開。乙在家呆了一天,哪里也沒去,正覺渾身寒冷,便責怪甲不該打開門窗。兩個人互不相讓,一個要開,一個要關(guān),一個說悶,一個說冷,為一點小事鬧了好半天。丙從外面回來,一聽甲、乙各自的說法,心里便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了,可是甲和乙都認為丙這個人天性愚笨,因此根本聽不進丙的勸解,都認為只有自己才是對的。
又一次,乙從集市買回一只紙糊的燈籠,一進門便遭到甲的反對,甲責怪乙沒買綢罩的燈籠,綢罩的燈籠又好看又高貴;乙則說紙糊的燈籠點亮后一樣漂亮,價錢卻要比綢燈籠便宜好多。甲說紙燈籠便宜但不如綢燈籠耐用;乙說買一只綢燈籠可買十只紙燈籠;甲說寧買一只綢燈籠也不要十只紙燈籠;乙說十只紙燈籠可變換花色品種……丙夾在兩人中間,一會兒勸甲,一會兒勸乙,可是依然不能使甲和乙停止爭吵。
甲和乙在爭吵時總是強調(diào)自己的理由,只注意自己對的一面,卻看不到自己的偏激。而丙,雖然比甲、乙要笨一些,但由于他沒有參與爭吵,所以他能較客觀地看問題,所以他能判斷誰是誰非。
我們平時處世待人,不能像甲和乙那樣,固執(zhí)已見,主觀偏激,而應像丙那樣,客觀冷靜,我們的頭腦就能明辨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