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日作文# #五年級描寫端午習俗的作文400字#】香香的糯米粘粘的情,深深的思念訴紛呈;紅紅的棗兒火火的運,真真的祝福飄美味;長長的葦葉繽紛的彩,漫漫的人生樂滿懷;美好的節(jié)日甜甜的笑,短短的短信送悠長。端午佳節(jié)送你一只美味的粽子,愿你事事順意,人生精彩!《五年級描寫端午習俗的作文400字》是©無憂考網(wǎng)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五年級描寫端午習俗的作文400字
農歷五月初五謂之“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中原漢人南徙開發(fā)八閩,帶來了中原紀念屈原的端午風俗,與閩越族的“龍子節(jié)”糅合成八閩傳統(tǒng)的端午趣俗。
端午節(jié)“出生”在中國,習俗由來與傳說甚多。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名篇,已廣泛深入人心。但總體而言,福建和臺灣的端午節(jié)慶同出一源,民間沿襲習俗亦大致相若,足見臺海兩岸人民一脈相承、魚水相依。
福建泉州地區(qū)端午節(jié)慶更具獨特的風格。明清以來,每逢五月初五都會出現(xiàn)“泉州總口,與臺灣鹿仔港對渡”的盛況。兩地人民身披節(jié)日盛裝,同江競舟潑水,交融情誼。一九九九年六月十八日古鎮(zhèn)蚶江和臺灣彰化縣和美鎮(zhèn)鎮(zhèn)平里聯(lián)袂舉辦“海峽龍舟競渡邀請賽”系列活動,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海峽情”民俗畫卷,令海峽兩岸同胞流連忘返,期待著“三通”實現(xiàn)日,神龍飛架兩岸來。
福建和臺灣各地,民間在過端午節(jié)時,一般家庭都要吃粽子、掛艾蒲、飲雄黃、佩香囊等作“避邪”保健用。同時在自家門楣間插上艾葉、菖蒲,兼插禾稗莖以及榕樹枝,象征老而彌堅。臺灣民眾采艾插榕的習俗,實際上也是一種思念鄉(xiāng)里故土的寄托。
【篇二】五年級描寫端午習俗的作文400字
端午節(jié)有許多的習俗,如吃棕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xiāng)——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jié),當?shù)氐睦先藗兙蜁谧约业拿恳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jié)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詞,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后,再把那一棵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來。
我們和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著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說"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習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又悠久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篇三】五年級描寫端午習俗的作文400字
中國有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有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春節(jié)、中秋節(jié)……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傳說是為了紀念歷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每到五月初五人們都有吃粽子,插艾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的習俗。
我喜歡吃粽子,也喜歡看包粽子。今年的端午節(jié)嘉信茂廣場舉辦了一個包粽子比賽的活動,我媽媽幫李奶奶報了名。我們組成了一個助威團,成員有我和爸爸媽媽,還有我奶奶,奇奇和夏勇叔叔。浩浩蕩蕩的來到了比賽現(xiàn)場。
好家伙,參加比賽的奶奶可真多呀,一個個信心十足,躍躍欲試。主持人宣讀完比賽規(guī)則:五個人一組,六分鐘的時間,看誰包得多,又不灑米,還要外型美觀。包粽子比賽正式開始了,不一會兒時間有的奶奶包了十一個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六個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喇叭型的粽子,有的奶奶包了枕頭型的粽子,比賽非常激烈。終于輪到李奶奶上場了,我們懷著緊張的心情看李奶奶比賽。開始比賽了,只見李奶奶拿了兩片粽葉卷成了一個喇叭形狀后,左手拿著卷好的粽葉,右手放了兩勺米,然后一包小粽子就出來了。李奶奶又趕緊把繩子的一頭用牙咬住,另一頭圍著粽子繞了兩圈,一用力,繩子斷了。李奶奶開始有點手忙腳亂了。我們就給李奶奶加油鼓勁,她很快調整了過來。比賽結束了,李奶奶本來包了八個粽子的,可是一個還沒扎繩子,另一個一提起來就把米灑了一地,所以只能算包了六個粽子。最后評獎的時候李奶奶得了一個參與獎。
這個端午節(jié)我們大家都過得很開心,很快樂。我喜歡過端午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