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適合兩歲寶寶聽的童話故事:三心二意的小猴子
一天,一只小猴子從山上下來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它走到山坡下,看見了茄子紫的葡萄,它高興及了,拿著葡萄繼續(xù)往前走,它又看見一片茂盛的樹林,它從那片樹林跑過去,一看,哇!好多桃子呀!
它扔下葡萄,從樹上摘了一個又大的桃子,這是它最喜歡吃的。拿著桃子往前走,又看見了一片稻田,稻谷都是金燦燦的,他看見了稻谷就心里想:稻谷肯定比桃子還好吃,它扔下了桃子,拿起稻谷,向前走去,走著走著,它又看見了大西瓜,大西瓜的表面有一條黑花紋,當然也有嫩綠的,每個西瓜都是又大又圓的,其中小猴子拿了一個的大西瓜,它心里又想:說不定西瓜比稻谷更好吃呢!一說完又丟掉了稻谷,用手抱起了大西瓜,小猴子一直都往前面走去,沒有一次拐彎。
走到一半路時,它感覺抱的西瓜越來越重,小猴子快抱不起來了,終于忍不住的放了手,西瓜撲通的一聲,掉在了地上,全都破了。小猴子走過去還滑了一腳,跌倒在地上,它趕快站起來,垂頭喪氣地走著,它忽然看到了一只小兔子在一棵樹下蹦蹦跳跳,小猴子看了一下,就馬上跑到樹下面,偷偷地把小兔子捉住,小猴子很久都沒有常過兔子的滋味,可是被小兔子發(fā)現(xiàn)了,小兔子早已今逃跑了。最后小猴子什么東西都沒有得到。
【篇二】適合兩歲寶寶聽的童話故事:會爆炸的蘋果
小豬種了一棵蘋果樹。秋天到了,蘋果樹結(jié)滿紅通通的大蘋果。小豬心里真高興呀!一天,小豬正在樹下休息,一只小鳥飛來了。小鳥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的蘋果,嘰嘰喳喳地叫起來:“太好了,太好了,小豬的蘋果樹結(jié)了這么多蘋果啦”小鳥的叫聲,引來了一只狐貍。狐貍抬頭看著那些紅通通的蘋果,口水都要滴下來了。
他對小豬說:“這蘋果一定很甜。給我?guī)讉嘗嘗,怎么樣?”小豬看著狐貍的饞相,搖搖頭說:“要想吃,還是你自己種吧!”狐貍可不愛勞動,也沒有耐心種蘋果樹。有一天,狐貍想出一個壞主意,它把幾只大紅氣球拴到一棵樹上,然后跑來對小豬說:“我種了一棵最新品種的蘋果樹,幾天就結(jié)蘋果了,蘋果個個又大又紅比起我的蘋果,你的大果只能算小蘋果啦!”小豬聽了很好奇,就去看狐貍的蘋果樹。它站在樹下一看,高高的樹梢上掛著幾個特大的紅紅的蘋果。
小豬也想種出這么大的蘋果,它對狐貍說:“請你換給我一個蘋果吧,我想用它做種子!焙傔@下可神氣了,搖頭晃腦地說:“換是可以的。但是這些蘋果特別大,又特別珍貴,所以你要拿好多才能換我的一個大紅蘋果。”小豬答應用三筐蘋果來換一只狐貍的大紅蘋果。
小豬哼哧哼哧地拖來了三筐蘋果。狐貍也準備上樹去采它的蘋果了。遠外的小鳥知道這一切,心里著急地想:“小豬你可不能上狡猾的狐貍的當啊!”
【篇三】適合兩歲寶寶聽的童話故事:小鯉魚和大鯰魚
在一個美麗的大草塘里,住著一條小鯉魚和一條大鯰魚,大鯰魚依仗著自已身大力大,常常欺負小鯉魚但小鯉魚卻從不和它計較。
有一天傍晚,小鯉魚在草塘里找吃的,找了好久,也沒有找到一點食物。小鯉魚嘆了口氣,想:大概今天要挨餓了。正當小鯉魚掃興的想回家時,忽然,前方有一點黑影,在水中蕩來蕩去。小鯉魚迅速的游了過去,一看,呀!竟然是自己最愛吃的蚯蚓。小鯉魚高興極了,正想享用這美餐,這時一陣風吹來,在水波粼粼之中,有一條黑色的線影一閃而過。小鯉魚心里一動,想到媽媽告訴它的話:找食物時一定要小心,當心人們下誘餌。正當小鯉魚猶豫不決的時候,大鯰魚正巧游了過來,看見了小鯉魚跟前的蚯蚓,馬上沖了過來。小鯉魚一見大驚,忙用身體擋住了大鯰魚的去路,說:“不行,小心誘餌!”大鯰魚擺了擺它那長長的胡須說:“滾開,小東西,你是怕我搶了你的食物吧!”說完,用它那大大的尾巴的一掃,將小鯉魚拋開,然后張開大嘴,一口就將蚯蚓吞進了肚里。
結(jié)果可想而知,大鯰魚被漁夫捉走了。
【篇四】適合兩歲寶寶聽的童話故事:貪心失金鵝
一位婦人在先生往生后,帶著三個女兒到富有人家里當奴仆,母女四人過著非常困苦的生活。
有一天,一只全身長滿金黃色羽毛的鵝,突然飛到三位女孩面前說:"我是你們的父親,我知道你們的生活很困難,母親養(yǎng)育你們也很辛苦,你們可以拔我身上的羽毛去賣錢,改善生活。"
婦人聽了高興地要女兒們趕快動手拔它的羽毛;金鵝的的羽毛閃閃發(fā)亮,母女四人每人拔四、五根羽毛,束成一把出售,賣得的錢,足夠讓她們生活無虞。
金鵝也遵守承諾,每三、五天固定來一次,讓她們再拔幾根金羽毛去換錢。漸漸地,母女們的生活就安定了下來。
有一天,婦人對三位女兒說:"人心都靠不住了,更何況是禽類的心呢?這只金鵝雖然固定讓我們拔它的羽毛去賣錢,但是,要是哪一天它突然不來了,我們的生活不就會發(fā)生問題嗎?這次它如果再來,我們把它全身的羽毛都拔光,多換點錢存起來,以后的生活才有保障。"
因此,當這只金鵝再來時,母女四人聯(lián)手將它全身的羽毛都拔光。失去羽毛的鵝,渾身光溜溜的,再也無法飛起來,婦人只好把它關在籠子里飼養(yǎng);不久,鵝的毛又慢慢長了出來,但新長出來的卻是一般的白色羽毛,再也不是金黃色的了。
物質(zhì)不過是幫助我們維持生活而已,若不懂得節(jié)制,貪無止盡,不但會讓自己自私的行為不斷膨脹,也會最終失去真正的快樂和人類應有的和諧。一個被物質(zhì)利益吸引而逐漸道德下滑的社會,不會有真正美好的未來。
日常生活中,懂得不斷提升自己的心靈才是真正對自己和人類的未來負責任,否則貪心一起,就像掉落無底洞,讓人不可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