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精彩民間故事閱讀
金朝時,萊州境內(nèi)的武官村,有一大戶人家,戶主姓劉,名百萬。這劉百萬娶親已經(jīng)過了整整八個春秋,而終沒添上兒女。俗話說,三十無兒半輩孤。這對已過三十的夫妻,就是因為無兒無女怕絕后,所以整天怨東怨西,就連自己的鼻子眼,也覺得似乎是多余的。夫妻倆在飯桌上不思茶食,在炕頭上大眼對小眼,夫啼一長氣,妻應(yīng)一短喘,真是盼兒盼干了眼。
有一天,門外來了一化緣的道士,正巧和劉百萬在大門前機遇。道士手持一銅缽,口中念道:施主莫憂愁,劉家會有后。聽了道士的話,劉百萬感到愕然,覺得道士頗有來頭,于是走到跟前問:請道長指明得兒之路,在下首付厚祿。道士口念:善哉!善哉!出家人不貪財,以度化還樸為本,觀施主之印堂,有兒緣。今黃河泛濫,災(zāi)民成隊,施主若能開倉施舍米粥三年,普救災(zāi)民,兒子即可得,否則,兒子惚兮,恍兮。道士說完揚長而去。
劉百萬求子心切,當(dāng)天就命家下人等在大門前搭了席棚,埋鍋熬粥施舍災(zāi)民。道士的話確乎靈驗,劉百萬舍粥三年,災(zāi)民們也都相繼返回了自己的家園。一天夜里,劉妻夢見太基山射來一股紫氣,紫氣中有一只閃光的金蟬,飛入她的口中,她頓覺腹內(nèi)一陣劇痛。她被痛醒了,覺得這夢來的蹊蹺,于是叫醒丈夫,說了剛才做夢的經(jīng)過。百萬聽了后,也覺得奇巧,馬上穿好衣服,點上燈,仔細(xì)察看起妻子的肚子來。他用手摸,又把腦袋貼在上面聽了又聽,覺得妻子的肚子就是和以往不同了,象是有了異物在里面活動。這對夫妻再也睡不著了,二人就著夢,一直議論到天亮。
十月懷胎后,劉家真的生了兒子。樂得劉家夫妻召集親朋好友們,慶賀了三天三夜。劉百萬給兒子起名長生,號處玄。這長生,自小聰明過人,書法、詩詞無不通曉。而劉百萬憂慮的是,長生不喜孔孟之學(xué),偏愛老莊之說,整天以道為家。到了娶妻之年,他拒絕了一切媒妁之言、父親之命的提親扯弦,每天東游西走,訪道之志堅于鋼鐵。
大定已丑年的春天,長生尋真師不得迂,心情十分恍惚。于是在自家的花園里閑逛,以消胸中郁悶。他路過假山時,見假山的太湖石上題有一道詩,墨跡猶新,他走上前看個仔細(xì),心想:好奇怪呀!詩竟沒有上闕,而只有末兩句:"武官養(yǎng)性真仙地,內(nèi)有長生不死人。"長生反復(fù)讀著詩句,內(nèi)心更感迷惑不解。心想,詩的墨跡未干,題寫人卻無蹤影,果真是神仙的身法?!他正沉在思考中,忽然從太湖石后面走出四道士。走在前面齡高者,口中念道:善哉,善哉!施主在意石上詩乎?長生朝道長深施一禮,答道:弟子尋師游遍中原,不見真師不識道,實感茫然蒼涼。道長道: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憑心靜樸。今日在松之月下,你聽我歌來:
釣罷歸來又見鰲,也知有分列仙曹。
鳴榔相笑知余意,躍出紅波萬丈高。
長生聽罷歌,驚悟片刻,忙跪倒塵埃,叩頭拜師。道長扶起長生道:我乃全真派主王重陽,知你和全真有緣,今特和你的幾位道兄來度化你。繼之又把馬丹陽、譚長真、邱處機等給劉長生一一做了介紹。長生也和幾位道兄進了見面之禮。王重陽今個特別高興,因為他遵呂祖之旨,來昆崳山布道,現(xiàn)在建成全真大教,長生是他應(yīng)收的后一個弟子,今天夙愿已了。他手持拂塵,仰天大笑,帶著四個弟子向西秦云游云了。劉長生連父母也未辭別,自此出家修道去也。
劉長生隨師王重陽云游到西秦終南山,恩師歸位后,他和三位師兄守墓三年。三年滿,他又從西秦回到萊州太基山靈虛宮修煉真身。
長生回靈虛宮的第二年,他開鑿云溪洞時,當(dāng)工匠們掘鑿到數(shù)丈處,發(fā)現(xiàn)一古井,井內(nèi)寒氣凜凜。長生聞訊趕來,圍古井走了一圈,然后對工匠說,你們接著鑿吧,無須大驚小怪,等再鑿數(shù)步,還會有二井出現(xiàn),那就是我修真返樸的宿地。果然鑿了數(shù)步,真的出現(xiàn)了二井。長生來到二井邊,等井內(nèi)寒氣過后,他俯身觀二井,井底并無水跡,只是每一口井底的石硼上,各有一只金蟬在閃閃發(fā)光。在恍惚、閃忽之中,長生似乎見到了生養(yǎng)自己的母親。他犯了疑心,怕是眼睛在撒謊。他揉了揉眼睛再看,這時井底什么也沒有了,金蟬無了蹤影。長生悟到:肉眼見到生母,就意味著自己還有樊籠里的形體。師父圓寂前,也曾交待過,我身上還存有一點凡塵債,必須勵修苦行,方可滅云,否則前功盡棄。于是即投身井底居之,洗凡滅俗,修真返樸。
數(shù)年后,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里,太基山靈虛宮的上空,盤旋著一只特大的仙鶴,鶴背上端坐著一個人。眾道徒見是自己的師父劉長生坐在上面,一齊向他揮手高呼:師父,帶我們上去游一游!
仙鶴載著他向太空飛去,剎時就不見了。多么自在的逍遙游啊!好瀟灑的一個劉長生,明德真人呀!
【篇二】精彩民間故事閱讀
康熙年間,河間府豆莊村出了個叫田畯的武狀元。
田畯小的時候,教書先生就發(fā)現(xiàn)他不是個一般人。
那是田畯七歲上學(xué)的時候,學(xué)堂設(shè)在孫莊,村里孩子們上學(xué)都得趟過一條河。田畯十二歲這年,學(xué)堂上夜課,這天正好下大雨,先生認(rèn)為學(xué)生們不會來了。
正等著,見孩子們陸續(xù)來了,一個個衣服都濕透了,唯獨小田畯身上連個水點都沒有。
先生問:“田畯,你沒打傘,怎么身上連個雨點兒都沒有?”
田畯說:“我也不知道,我過河走路覺得象有人背我,一邊一盞燈籠陪著。”
先生半信半疑地嗯了一聲,就把這件事記在了心上。講完課,雨停了,天也不早了。放學(xué)后別的學(xué)生都走了,先生故意把田畯多留了一會兒。
等田畯走時,先生悄悄跟在后邊,看著虛實。出校門沒多遠(yuǎn),就見不知從哪里冒出來的兩盞燈跑到了田畯的左右,接著就象飛似地上了路,過了河。先生覺得挺納悶。
接連幾天,先生總偷偷看到有兩盞燈伴著田畯過河,而且這兩盞燈一天比一天亮。
這天,先生把田畯叫到屋里說:“田畯,你過河身上沒沾過水點,還有兩盞燈送你,你跟我說一說,背你過河的那個人什么樣?”
田畯說:“背我的是個黑大漢,不說一句話,也看不清臉面!
先生說:“這樣吧,今晚他背你過河時,你摸摸他,問問他!碧锂徲涀×讼壬脑挕
放了學(xué),來到河邊,那個黑大漢背起田畯就走,走到河中間,田畯說:“這水大,我害怕!边呎f也用手摸大漢的頭和臉,一邊摸一邊又說:“小鬼,小鬼,你好大個頭哇!”
黑大漢說,“狀元老爺你好大個膽!
后來傳出來,學(xué)生們跟田畯叫田大膽。這以后先生對田畯更另眼相看了。
這天,田畯跟先生說,送他的燈籠只剩一個了。先生忙問:“這幾天你干過壞事不?”
田畯說:“沒有啊!
先生叫田畯好好想想,田畯想了一會兒說:“噢,我想起來了,那天我?guī)臀沂鍖戇^一份休書,休我嬸子!
先生若有所悟地說:“那一定是休錯了,明天你跟你叔把休書要回來,就說改個字,要過來你燒了它!
田畯回到家把休書騙過來,團了團吞到了肚里。打這以后,兩盞燈籠又亮起來了,一直陪伴到田畯考上狀元。
【篇三】精彩民間故事閱讀
古時候,有位縣官,喜歡喝酒,每天都要喝得爛醉,迷迷糊糊升堂,稀里糊涂地審案,百姓們敢怒不敢言,都暗叫他糊涂縣官。
糊涂縣官聽了百姓給他起的尊號,不但不怒還挺美,說什么?做人嘛!難得糊涂,這美名可效仿昔日的鄭板橋,哈哈!好?h官說完哈哈大笑,拎著酒壺醉生夢醒去了。
不久有差人來報,說是朝廷來了欽差大臣,要途徑此處,中午在這里休息。
意思很明白,是讓糊涂縣令招待中午飯。
糊涂縣令一聽酒氣嚇醒了七分,心想這欽差可不好伺候,招待不好丟官是小,丟了腦袋可就糟了。
糊涂縣令是提著酒壺,滿地轉(zhuǎn),急得沒了主意。
師爺上去獻(xiàn)言道:“老爺這有何愁?我們只要弄些欽差大人平常沒吃過的小菜,作以招待,在奉上黃金白銀,不就圓滿了嗎?”
經(jīng)師爺這么一說,糊涂縣令恍然大悟,拍著師爺?shù)募绨蛸澰S道:“好!等我得到了欽差大人是欣賞,平步青云的時候,絕不會虧待你的!
師爺連忙謝恩,主仆倆一陣*笑。然后各自忙去了,縣官讓師爺出城相迎,他去廚房監(jiān)督做菜,夫人準(zhǔn)備金銀。全府上下統(tǒng)統(tǒng)忙碌起來。
中午剛到,欽差的轎子就到了門口,一下車,就被縣官跪迎進了內(nèi)堂,早有人擺上了飯菜,滿滿地一大桌。
欽差大人也餓了,幾步走過去,看了一眼滿桌子的菜,臉突然綠了,狠瞪了縣官一眼,拂袖而去。
師爺不知道怎么個情況,忙跑進來問縣官說:“老爺不好了,欽差大人走了!
糊涂縣令正癱坐在飯桌前,喃喃地說:“我這也沒出什么錯呀,你看著一桌子的豬肉炒菜,都是欽差大人沒吃過的菜式!
師爺忙問:“老爺怎么知道,欽差大人沒吃過這些菜式?”
糊涂縣令吼道:“你當(dāng)我真糊涂呀?你沒聽說欽差大人是回民嘛?”
師爺聽完汗流浹背。
【篇四】精彩民間故事閱讀
從前有個漁夫叫海郎,一天,他跟著大伙們一起去打魚,天有不測風(fēng)云,突然陰天陣陣,大海咆哮,風(fēng)吹日打,大伙被大浪翻打在大海的深處,只有幸運的海郎沒死,他躺在一塊爛木板上,暈過去了,大海當(dāng)木板是球,推來推去,終漂到的一個叫上川島的地方,海郎孤獨一人生活在這片孤島上。
一天,他出來散步,在岸邊救了一條小石斑魚,并放生了,原來那條小石斑是海龍的女兒,小石斑決定變成人類到海郎哥身邊生活,隨著風(fēng)吹日打的一日,小石斑變成了以為聰明美麗的姑娘。
小石斑來到海郎哥的房門,海郎出來,看了看,說:“這位姑娘你是誰,你又是怎樣漂到這片孤島來的?”
小石斑:“你還記不記得,你在海邊救過一條小石斑?”
“記得啊”海浪說。
“那是我,我是海龍王的女兒,被你救了我,我想感謝你。”
"海龍王的女兒!焙@审@訝的說。
然后,他們倆慢慢和好,后沉了夫妻,倆人過著幸福的生活,還生了一位胖娃娃,叫凡龍,非?蓯。
但是幸福的生活過不了多久,海龍王出門回來了到處找不到女兒,打聽到他和一位叫海浪的人生活在一起,大發(fā)雷霆,然后變成一位滿頭白發(fā)的老頭,來到海郎家大罵,還說:“女兒,你要是不跟我走,我就叫海郎生不如死,我給你三天時間考慮!
三天過去了,海龍王呆著蝦兵蟹將來到海郎家,海郎和小石斑都不肯分離,海龍王命令蝦兵蟹將把海郎帶走。
小石斑抱著凡龍走出門外,爬上一座高山,望著海郎遠(yuǎn)走,流下了眼淚,后小石斑和凡龍變成了石頭,大家都叫它為“望夫石”。
【篇五】精彩民間故事閱讀
唐代大詩人李白(公元701-762年)一生寫詩1000余首,他的詩雄奇豪放,把我國古代的詩歌創(chuàng)作推向了高潮,對后世和世界都有極大的影響,被后人尊為“詩仙”。
李白5歲那年,跟著父親從西域(yù)回到四川青蓮地區(qū)定居。到10歲的時候,他對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有一年春天,岷(mín)山山腳下有個客人前來拜訪李白的父親,恰巧他外出未歸?腿四樕下冻鍪纳裆,轉(zhuǎn)身就要離去。李白見了,連忙拉住客人說:“伯伯,您遠(yuǎn)道而來找我父親,累了半天也不休息一下,就要返回,這樣會傷身體和精神的啊!
客人見李白禮貌熱情,能言會道,心中暗暗佩服,便坐了下來。
李白開始忙起來,他又是送茶,又是遞毛巾,對客人非常尊敬。為使客人不寂寞,李白放下手中正在讀的書,到客廳陪著客人說話,他大大方方地說:“請問大伯尊姓大名,以便我轉(zhuǎn)告父親!
客人有心要試試?yán)畎椎牟艑W(xué),便咳了一聲,用手指輕捻(niǎn)了一下胡須,大聲說:“我的姓是‘有人偷’,名字是‘鳥落山頭不見腳’!
李白認(rèn)真思考了一會,便拱手回答說:“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父親回來,我一定告訴他!
客人疑惑地問:“你能不能給我解釋一下?”
李白馬上回答說:“‘有人偷’就是把‘偷’字去掉單人旁,那么就是‘俞’字;‘鳥落山頭不見腳’,就是‘島’字。您姓俞,名字叫島!”
客人聽后,十分佩服,連連拍著他的腦袋說:“童子真是奇才,可喜可賀!”
李白不到10歲時,他的名聲就傳遍了家鄉(xiāng)。14歲時,李白來到南浦(今四川萬州市),當(dāng)?shù)赜袀姓胡的鄉(xiāng)紳(shēn)自以為有學(xué)問,看不起別人,他想考一考李白。有一天,他當(dāng)著李白的面就出了一副上聯(lián):“梁山栽大竹,無須淋(鄰)水!边@個上聯(lián)含有當(dāng)?shù)厝齻地名,因此是一個很難對的上聯(lián)。誰知李白隨口答道:“南浦人長壽,何懼豐都!边@個下聯(lián)前后也是三個地名,對仗非常工整。
胡鄉(xiāng)紳很不服氣,他又指著墻上的一幅畫讓大家看。那畫上有個老神仙,懷抱一個大酒壇,睡在崖邊,壇口朝外面流著酒。胡鄉(xiāng)紳以畫為題又出了副上聯(lián):“酉(yǒu)加卒是醉,目加垂是睡,老神仙懷抱酒壇枕上偎,不知是醉還是睡?”
李白不慌不忙地回答:“月添半是胖,月添長是脹,胡鄉(xiāng)紳挺起大肚堂中站,不知是胖還是脹?”
胡鄉(xiāng)紳本想借聯(lián)譏笑李白,誰知反被李白針鋒相對嘲諷了一番,大家一看胡鄉(xiāng)紳肥胖如豬的模樣,都哈哈大笑起來。胡鄉(xiāng)紳羞得滿臉通紅,還想找個機會再挽回面子。酒席散后,他領(lǐng)眾人到花園散步,只見荷花池里有幾只小鵝浮在水上,游來游去,便靈動一動,對李白說:“白鵝黃尚未脫盡,竟不知天高地厚!”
李白心里當(dāng)然明白胡鄉(xiāng)紳的用意,回頭向池塘中看了一眼,正好看見一只烏龜伸出頭來,便應(yīng)聲答道:“烏龜殼早已磨光,可算是老*巨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