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學(xué)四年級觀察日記
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yè),寫觀察日記。放學(xué)后,我開始行動了。我挑了九顆完好無損的黃豆,把它們放到冷水里。它們是淡黃色的,圓圓的,光滑無味,摸上去硬硬的感覺。
兩個小時以后,它們的身上出現(xiàn)許多皺褶,一點兒也不光滑了。我覺得好奇怪,媽媽讓我把水倒掉,并給它們蓋了一層紗布。
我每天堅持給它們換水,三天過去了,我發(fā)現(xiàn)黃豆變大了一倍,成了橢圓形,摸起來不那么硬了,而且從豆身側(cè)面凹陷處長出了一個小芽來!我興奮極了,拿起放大鏡觀察起來。它的小芽有半厘米長,彎彎的,很嫩的樣子,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把它弄斷。我小心翼翼地給它們重新鋪上紗布,耐心地等待……
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在豆芽變得更長的同時,幾個黃豆的外層皮兒破掉了!我嚇了一跳,趕緊拿來放大鏡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每個黃豆身上的皮兒都破了,我想,它們可能是病了吧?我連忙跑去問媽媽,媽媽說:“這是自然現(xiàn)象,由于它們變大了,所以外皮被撐破了,但這層外皮很有營養(yǎng)的,不能小看它們噢!”聽了媽媽的解釋,我恍然大悟,心里一下子輕松了。
通過這次泡豆試驗,我從中明白了一個道理,在生活中,只要我們用心觀察,認真思考,就會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收獲。讓我們一起來觀察吧!不一定哪天,我們將會觀察出名堂!
【篇二】小學(xué)四年級觀察日記
星期四下午,袁老師帶著我們一起觀察胖大海。“請同學(xué)們拿出自己的胖大海,放在手心里仔細觀察……”按照老師的要求,我把一枚胖大海放在手心,仔細觀察。它呈橄欖形,和橄欖差不多大小,穿著一件棕色的衣服,表面凹凸不平,硬邦邦的,有著淡淡的甘草味。
就在我仔細觀察時,袁老師又發(fā)話了:“我泡胖大海的時候,你們要仔細觀察胖大海的變化……”聽了這話,大家睜大眼睛,仔細看著老師的一舉一動。
只見袁老師小心翼翼地拿起兩枚胖大海,慢慢放進一個透明的玻璃杯里,然后再倒入一點熱開水。剛開始,胖大海漂浮在水面上,就像一個漂浮在水面上的小蟲子。過了一會兒,玻璃杯里的胖大海表面冒出了一個個小小的水珠,就像一個個小小的珍珠粘在胖大海的表面。水珠越聚越多,后都擠不下了。不知道是不是水珠們在起作用,還是其他什么原因,胖大海的尖角突然裂開了。
它的尖角先是裂開一點點,在大家還沒反應(yīng)過來時,胖大海就像一個棕色的炸彈在水中爆炸了一樣!不僅如此,還從里面流出一個個像海綿一樣的東西。這些“海綿”也是棕色的,約有一個小指甲蓋那么大——有好幾十個呢!
看見這場景,同學(xué)們大聲叫起來:“哇!太美了!”我也跟著叫了起來。見教室里亂成一鍋粥,老師急忙制止大家:“安靜,安靜!”就在大家亂哄哄的時候,另一個胖大海全身也炸開了,也吐出了和海綿一樣的東西。
“廖鶯!你來摸一下,再告訴大家是什么感覺……”老師說道。廖鶯上前摸完以后,告訴大家說:“摸起來像棉花!碑敃r,我也想摸,可老師沒讓我去,我心里有點小失落。
在我失落的空當,第一個爆開的胖大海變得更大了。它就像一朵染了色的云,在水中漂浮著,又像一朵墨菊在水中綻開了笑臉。同學(xué)們見了,都異口同聲地說:“太美了!”我也驚嘆不已。
后,胖大海占滿了整個杯子。老師高興地說:“這下,知道它為什么叫胖大海了吧?”“知道了!”“因為它在水里會慢慢變大……”
后來,老師還告訴我們,胖大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胖大?烧嫔衿!
【篇三】小學(xué)四年級觀察日記
今天,我在院子里觀察螞蟻,一只只小螞蟻忙忙碌碌地在為冬季準備食物。螞蟻的身體小,頭大,有兩只觸角,六條腿。它們通常出來覓食都是團隊合作,今天我就瞧見了它們一行隊伍搬運瓜子殼的過程。
既然作好耐心觀察的準備了,我心生一計,想制造一點“誘餌”,于是我把一顆瓜子殼扔在地上,果然有一只小螞蟻看見了,它湊上來聞了下味道,又前后觀察了一下,似乎在看周圍有沒有小伙伴。這時,另一只小螞蟻正巧路過,它們互相用觸角碰了下,好像是在打招呼,一只螞蟻似乎在說:“有什么辦法能搬動這些瓜子殼呢?”另一只螞蟻用頭上的觸角搖搖頭,大概是覺得自己的力量小,搬不動瓜子殼。于是,它們又去找其他伙伴一起來搬。不一會兒,一排浩浩蕩蕩的螞蟻大軍來了,它們分工協(xié)作,有的舉前面,有的舉后面,前后五六只螞蟻一起用力,把瓜子殼舉起來,氣宇軒昂地走向石頭洞里去了。
這幾分鐘的觀察使我非常震驚,我覺得小螞蟻們很團結(jié),很勤勞,很聰明,一只螞蟻的雖然力量小,但是幾十只螞蟻團結(jié)起來就力量大了,他們就像一支堅強的隊伍,不怕任何困難。我要向螞蟻們學(xué)習(xí),我也要學(xué)會團結(jié)合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克服困難!
【篇四】小學(xué)四年級觀察日記
我家養(yǎng)了一只蝸牛,它長著一雙芝麻大小的眼睛,背上背著大大的殼,有點像田螺的殼。我查了一下百度百科,上面說蝸牛有26000多顆牙齒,可是我在觀察的過程中并沒有發(fā)現(xiàn)蝸牛有牙齒。以后我要用顯微鏡看看蝸牛的牙齒到底長在哪里。蝸牛的觸角可以伸縮,我用鉛筆碰了它一下,它的觸角立刻縮了進去。我向它吹了一口氣,觸角又縮了回去。原來,蝸牛的觸角不僅碰到物體會縮進去,氣流大一點也會縮進去。
讓我驚訝的是蝸牛的一項技能——爬鋼絲。我拿了一根線,把蝸牛放在那根線上,蝸牛果然慢慢地在線上爬。蝸牛是軟體動物,跟章魚、魷魚等一樣,它用腹足走動,經(jīng)過的地方會留下很多粘液,這些粘液可以使腹足和地面直接摩擦?xí)r不會受傷。
蝸牛平時喜歡吃什么呢?我們問賣蝸牛的老板,老板說只要在蝸牛面前放一片菜葉子就行了。我們回家把菜葉子放在蝸牛盒里,然后坐在旁邊觀察它的動靜,可是,過了好一會兒,蝸牛始終沒有動靜,我就先去上培訓(xùn)班了;貋淼臅r候看見菜葉上有一個小小的洞,原來蝸牛已經(jīng)偷偷吃了點菜葉子了呀!
通過觀察蝸牛,我學(xué)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從中我也明白了大自然的奇妙之處,以后我會用自己的雙眼、雙手去發(fā)現(xiàn)更多未知的奧秘。
【篇五】小學(xué)四年級觀察日記
今天,我正在院子里玩,忽然看見一條松毛蟲遇到了一群螞蟻。它們虎視眈眈地看著對方,看來一場大戰(zhàn)就要爆發(fā)了。螞蟻膽子大,主動向松毛蟲發(fā)起了進攻。它們向松毛蟲背上爬去,想從它的背部下手?伤擅x也不是好惹的,它毫不示弱地豎起身上的軟刺,抖動著身體。螞蟻紛紛從松毛蟲身上掉落下來。
不好,松毛蟲一拱一拱地向前爬去,應(yīng)該是想逃跑吧?這怎么能行!一場大戰(zhàn)才開始,怎么能讓一方跑掉呢?我趕緊用樹枝將松毛蟲翻了個身,這下它就逃不掉了。
螞蟻見松毛蟲的身子翻過來,露出了白白嫩嫩、沒長軟刺的肚皮,開始了第二次進攻。只見一只接一只的螞蟻沖到了松毛蟲的肚子上,不一會兒就黑壓壓地爬上去了一群螞蟻。這些螞蟻狠狠地咬著松毛蟲的肚皮,松毛蟲不一會兒就被咬得傷痕累累,在地上翻來覆去地掙扎著。
又過了一會兒,松毛蟲一動也不動了。螞蟻取得了戰(zhàn)斗的勝利,它們抬著松毛蟲,一點一點地挪動著?磥,它們是想將自己的“戰(zhàn)利品”搬回家!
這場螞蟻和松毛蟲的大戰(zhàn)可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