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大學生報社實習報告總結
從第走進報社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是屬于這里的。大學的第一個暑假,作為一名新聞專業(yè)的學生我很有幸的來到了XX日報社《XX晨刊》,在這里開始了我難以忘記的暑期記憶,它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簡單的開心,更重要的是使我體會到了一名記者的真正生存狀態(tài)。記者無限光榮的外表下,他們所為此做出的努力,以及往往所感覺到的無奈和遺憾。
其實《XX晨刊》對于我來說并不陌生,學校的閱覽室里總是會準時的擺放每一天晨刊的報紙。當初在看這一份XX本地的報紙時,總還會有一種不屑的感覺,覺得他們的新聞做的很平庸。只是很簡單的例行報道,新聞沒有深度,讓人讀起來索然無謂。當時就自大的認為假如自己可以去做這份報紙,一定可以做的更好。當時的我沒有想到,幾個月后我真的來到了這里。
初次來到報社,就給我有一種怪怪的感覺,諾大的一間辦公室里已近10點了,竟只還有寥寥數人。我們的到來似乎并沒有引起他們太大的興致,辦公室里的電話此起彼伏。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才知道,雖然報社的工作時間寫的是早晨幾時至幾時,下午幾時至幾時,但除了個別值班的和打字交稿的記者會在辦公室里,多數時間他們都是不會在報社里的,有的記者我甚至一個星期都不能見他們一面。這使我深刻體會到了老師上課時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了,“新聞不是可以做在辦公室里憑空捏造出來的,必須出去跑,只有到處跑,才能發(fā)現(xiàn)新聞”。我經常會在中午12點左右的時間和晚上已經7、8點的時間里看到仍然還有很多記者在工作,他們甚至會把飯菜拿到報社里來吃。這些都深深的觸痛了我,后來隨著記者師傅前去很遠的地方去采訪,我在車里受不住路程的顛簸吐了,身為女子的師傅也是很難受,但采訪還是要必須進行,此時我真的體會到了記者的敬業(yè)和辛苦。
除了辛苦之外,記者給我的另一個極其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們的責任心和社會責任感。記者向來被稱之為無冕,但在這個稱謂的背后他們擔負的是更多的責任。在我的實習過程中做過很多次的采訪,每的經歷我都是很珍惜,但對王先生鄰里糾紛一事的采訪印象極為深刻。王先生因回家的通道被鄰居堵死一事,從協(xié)調到告上法庭三年未果。期間他4次借助媒體,可起到的只是簡單的推動而不是根本解決的作用,但他還是依然相信媒體并且找到了我們,看到王先生信任與期待的眼神,我真正理解到了作為一名記者的光榮。期間我們?yōu)榇耸屡芰撕芏嗟胤,有還受到了一點挫折,但想到王先生對我們的信任還是堅持了下來。后事情終于解決了,王先生開心,我們也為此喜悅。此時是真的感覺到了作為一名記者存在的意義。在其他的采訪過程中,還有幾個類似的經歷,其中XX村民修路一事也給我很深的印象。我現(xiàn)在還可以清晰的記得當我第來到XX,近十位村民圍在我身旁的情景,后因為路程的原因我不能回去,村民們特意準備了一間涼爽的房間給我,那時我是真的感動。我知道他們如此對待我是因為我是一名記者(實習生),是記者的身份讓我得到如此待遇;我也還知道我必須在今后的采訪中對得起記者這個身份也才可以對得起XX的村民。
所有的采訪過程中,關于盜版問題的采訪使我感觸深。因為那的采訪我受到了表揚,也因為那的采訪使我感到深深的內疚。受到表揚的原因是因為我的“細心”,點抓的好;內疚的原因是因為我太鹵莽,事實判斷可能出現(xiàn)錯誤的前提下就貿然發(fā)稿。事實證明表揚我是錯的,我是太鹵莽的。關鍵在于那一個條形碼的問題,因為我堅持不同的書有不同的條形碼,否則的話便是盜版。因為“自以為已經查過了很多的資料”,可事實證明可能出現(xiàn)錯誤。其實我在做這個報道之前是有這個責任把事情弄的更清楚,讓部門出來說話的,而不單單只是自己查了資料,這是完全由自己的粗心造成的,F(xiàn)在把它寫出來,引以為戒!
一個月的實習生活很快便要過去,現(xiàn)在的我拿起一份《XX晨刊》,似乎能感覺到每一篇的報道中記者們?yōu)榇怂粝碌暮顾,突然發(fā)現(xiàn)晨刊上的新聞是那樣的可貴。也許晨刊還不成熟,但它畢竟還不到兩歲。晨刊有一個傳統(tǒng),每個星期都有兩次的集中學習交流的時間,晨刊的一個編輯曾說道:“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蔽蚁耄@應該作為這次暑期實習的終結語。
【篇二】大學生報社實習報告總結
按照學院里的安排部署,我們新聞系大三的學生要在這學期進行實習鍛煉。經過一番周折,我被安排到河南商報社,進行了為期兩個多月的實習。說實話,相比于院里在其他報社實習的同學,我們的實習道路更為艱辛,除了需要更多財力支持外,還有幸得到了特殊"照顧"——長久等待的心理煎熬。
在我看來,這段等待要比高價實習費對我的刺激來的更猛烈些。的確如此,報社長久的杳無音信,真是吊足了我的胃口,盡管之前曾經在一家黨報社短暫臨職,不過想起都市報記者的那種獨行俠形象,我還是禁不住有些小激動。
在中青大廈一樓入口處有條商報標語:我們還只是第二。從這些言語標識中,我知道這是一家自信的報社,外加一撥兒自信的記者。
報社總編助理關老師,體型高大,是我們的大師哥,經典動作是習慣性地晃動著與自己身體不太對稱的小腦袋,在埋頭讀報一段時間后,會猛地抬頭,兩眼圓睜,以作深思狀,他在說每句話前,必會先積攢足夠多說話所需的氣息。剛進報社,他就把我們6個實習生糾集到一起,開了個小會。
"我知道報社在大家實習這條路上設了不少門檻兒,不過這也許正應了那句古話:好事多磨。我現(xiàn)在可以向你們保證,商報會是眾多報社中讓你們收獲多的。"
是的,好事多磨,既然如此,那就磨吧。
一、牛刀小試
毫無征兆地,我被安排到了經濟新聞部。關老師的隨手一揮,著實讓我心里有些忐忑不安。因為在我想來,經濟新聞屬于比較專業(yè)的領域,諸如地產、財經等門類,對于我這個文科出身的人來說,顯得有些陌生,這一點我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當我懷著略有不安的心情說著帶有推脫意味的話向老師請教時,老師卻安慰我說,慢慢來。
報到的第一天,總是那么地讓人刻骨銘心。
徐主任原是給我安排了兩位老師,一位姓陳,另一位也姓陳。兩位老師很有特點,陳清利老師體型肥胖,笑起來頗給人一種彌勒佛的感覺;陳薇老師雖然本是女兒身,可是你看她走起來路來的派頭,兩只胳膊甩得老高,頗有一股男兒氣概,別人笑稱她為"企鵝"。
每天上午我和另外一名實習生需要輪流接創(chuàng)富熱線。商報每周二至周五會有一個創(chuàng)富版,主要是針對一些有創(chuàng)意的特色項目進行推廣,為創(chuàng)業(yè)者之間進行合作提供一個平臺。負責創(chuàng)富版面的是鄭雪老師和紀宇老師。
鄭雪老師年輕漂亮、活潑開朗,給人一種親切感,初到報社,我甚至以為她也是實習生,想來真是被她的美貌"欺騙"了;紀宇老師外看穿著打扮時尚前衛(wèi),內含豐富的采訪寫作經驗,是位*湖的資深新聞從業(yè)者。
臨近下班的時候,負責創(chuàng)富版的鄭雪老師來到我們兩個實習生身邊,問我們哪個周六下午沒事,我一想定是有采訪,于是自告奮勇滿口應允。
后來了解到,每周六下午,商報會有一個互助公社活動。活動主要針對創(chuàng)業(yè)的中小企業(yè)者,每周會選擇不同的主題內容,然后邀請一些營銷方面的專家或者成功的創(chuàng)業(yè)老板,與到場的中小企業(yè)者一同交流,或傳授生意經,或分享經驗。而這個活動的負責人正是鄭雪老師,我周六要參加的也正是這個活動。
那天是3月13號,針對即將到來的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那期的主題定為"商家維權"。
下午兩點半,活動正式開始。邀請來的律師在聽取了現(xiàn)場商戶遭遇的種種侵權案例后,對癥下藥,告訴他們如何運用法律知識進行維權。當天,我按照鄭雪老師的囑咐,針對商家提出的各種問題和律師的解答,在采訪本上寫了密密麻麻幾大頁,也正是在那天,我大腦里裝了不少商家維權方面的知識。
活動結束后,老師讓我回去自己嘗試著寫下。晚上回到寢室,我先在網上搜索了原先互助活動的稿子,比著葫蘆畫瓢,洋洋灑灑寫了1000多,然后傳給了老師。
周一下午,老師在指出幾點不足外,告訴我說稿子基本還可以,就是數有些少,因為互助公社每周的版面幾乎是一整版,每周二刊發(fā)。
就這樣,我后來便長久的跟著鄭雪老師,共同負責每周的互助公社活動以及創(chuàng)富稿。
周一便是315了,按照徐主任的安排,我上午留在了學校,走訪學校設置的一個投訴點。轉悠了一上午,問東問西,生怕丟掉每一個細小處。不幸的是,真的是好事多磨,第二天竟讓我腳上先磨了個雞眼。無奈之下,只好買來雞眼膏,只是走起路來還是一顛一顛的。為了怕老師知道自己腿腳不便而影響采訪,我只有忍著腳的疼痛,沒有告訴老師。
等到花兒快謝了,自己的勞動成果終于在周二見報了。看到自己通過鍵盤敲打成的漢變成鉛印刷體的時候,便是自己為幸福的時刻。
二、展露鋒芒
過后幾天,生活略有沉寂,我進入到了實習生必經的讀報時代。每天早上拿來四家都市報,挨個兒看個究竟,進行分析比較。無可否認,這段靜下心來讀報的經歷對自己確有幫助,對于剛進門的我們,完全可以倡導"拿來主義",只不過在"拿來"的同時還可以進行自我創(chuàng)造。
不久,實習的腳步便加快了。每天上午我便老早來到報社,接聽創(chuàng)富熱線。在別人眼中,接熱線可能是個單調乏味、純屬機械運動的活兒,說實話,剛開始我也是這么認為,可是結果并非如此。
商報的創(chuàng)富熱線主要是接聽一些創(chuàng)富口信,或者是對于我們之前推廣項目的反饋,尋求項目人聯(lián)系方式的一種途徑。從這個角度看,熱線的繁多與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之前稿件的質量高低。
其他時間,我主要跟著鄭雪老師出去采訪,發(fā)現(xiàn)一些比較有特色的項目寫成稿子進行推廣,由于創(chuàng)富版是免費幫創(chuàng)業(yè)者進行項目推廣的,加上推廣的都是一些特色、創(chuàng)意項目,因而受到了很多商家的喜愛。很多時候,創(chuàng)富熱線會響個不停,頻繁的時候甚至達到每3秒一個熱線,經常會聽到商家懷著感激的心情在電話的一端說道:"你們的這個欄目辦得很不錯,是真正為我們商家著想,希望你們越辦越好。"
每次聽到這些話,我便為自己作為一個商報人而自豪不已。
實習生活開始進入正軌后,我便開始忙得不亦樂乎。除了工作日外,為了讓自己的實習生活更加充實,我每周六也繼續(xù)工作。上午跟著陳薇老師參加商報的藏金鑒寶活動,學到了很多關于玉器、瓷器以及畫收藏等方面的知識,下午跟著鄭雪老師組織每周的互助公社。兩個月下來,經濟新聞部的記者我?guī)缀醺藗遍兒,學到了不同經濟新聞題材的寫法,收獲頗豐。
三、結語
如今,兩個多月的實習已經結束,但自己親身采訪的情景還猶然在目。
離開報社后的初幾天,還真有些不習慣。本來已經融入報社的我突然意識到,今后,在向別人做介紹時,那句開頭語"您好,我是商報記者"已經不能再掛在嘴邊。
后,感謝這段時間給我?guī)椭纳虉罄蠋煟兄x學院,感謝國家。老師,謝謝你們,希望今后的自己也可以像你們那樣,做個理想中的獨行俠。
【篇三】大學生報社實習報告總結
20xx年的x月對于我來說,的確是一段難忘的回憶。因為這是我第正式與社會接軌踏上工作崗位,因此心情很忐忑但也很開心。我明白自己要開始與以往完全不一樣的生活:要認真準時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不能草率敷衍了事,還要與報社的老師溝通好,與其他的實習生協(xié)調好人際關系,去面對種種未知的困難和挑戰(zhàn)……我被安排到了采訪中心部門。負責帶我的陳老師告訴我,法治快報就是作一些貼近百姓民生的調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反映百姓心聲。他負責的是民生維權那一板塊。本以為老師會慢慢教我,誰知一來就得自己上手,一切自己做。實習第一天就被分配了一個新任務——售水機街頭擺放存衛(wèi)生隱患,自己獨立找選題、聯(lián)系采訪、寫稿。我的第一項任務就是搜集售水機在南寧的分布及其工作程序,我的計劃是熟悉這種供水方式的管理要求,其日常維護管理和水質衛(wèi)生安全。我花了半小時,在網站上搜尋了許多活凈水站信息。我開始了解無人服務自營業(yè)的售水機的一系列知識,了解它的構成,了解它的國內與國外市場行情等。第二階段,我需要做一份市場調查和分析。我在xx路和xx路不同地點售水機附近采訪了各年齡層和職業(yè)的市民以及他們的態(tài)度。接下來是生產廠家負責人和衛(wèi)生部門調查了解,我尋找了自治區(qū)衛(wèi)生食品監(jiān)督所有關人員,請他們談談如何加強現(xiàn)制現(xiàn)售水衛(wèi)生監(jiān)督等,這些實質性的內容是以往學校課本中學不到的知識,相當寶貴。在發(fā)給老師看后,還得到了他的贊賞。
近年來,一些小區(qū)居民的維權行為由于缺乏組織化的渠道,自己的權益無法得到組織性力量的有效支持和保護,越來越多地演變成群體性的沖突事件。在我實習的兩個月間,老師和我相繼報道了“兇吉號碼”、“治理狗患還應以人為本”、“我區(qū)全面貫徹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學雜費政策”“住宅小區(qū)廣告收益”“民辦高校為搶生源亂發(fā)錄取通知書”“售水機衛(wèi)生隱患”“巨大保姆市場處于監(jiān)管“真空”等等與市民利益密切相關的變化或問題:房屋拆遷、安全生產、環(huán)境保護以及教育、醫(yī)療、食品等。有新聞性,也有一定深度,在廣大市民中引起了強烈反響。通過操作多篇調查性報道,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新聞業(yè)務水平和獨立操作深度報道的能力;了解了稿件的制作流程,學會了進行電話連線。不過,主要的,還是在這樣優(yōu)秀的欄目實習的經歷,有幸和幾位老師合作,向她們學習。在實習中與老師相處得很融洽,老師給了我許多鍛煉的機會和經驗指導,對此十分感激。沒有采訪任務的時候,我就看放在那里的舊報紙,那也是一種學習。
在報社實習的2個月里,我總共發(fā)表了20多篇新聞作品,這段實習經歷使我受益匪淺。雖然一開始不適應,因為大家的工作進度都很快,效率都很高,凡事都要盡快做完,緊接著又是另一個任務。在兩個星期后,我才慢慢適應,也慢慢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相信這對我將來的發(fā)展一定是有好處的。另外我感到所學的知識相當不足,以我現(xiàn)在的水平在社會上沒有競爭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參加工作后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這句話的真正含義,課本上學的理論知識用到的很少很少。想象和現(xiàn)實確實有差距,學習是個漫長的過程,現(xiàn)在的我真的還有許多要學習的,工作的忙碌、心態(tài)的調整、與人交往、溝通技巧等等。再者,我認識到在建設和諧社會的進程中,要達到各個集團之間的利益平衡和良性互動,不但需要一個民主、法治的政府;也需要廣泛的社會自治與合作網絡。這將有利于有效地組織起公民社會的分散性管理力量,保障公民的正當權益,以及化解無可避免的社會矛盾!靶坳P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睌[在記者面前的維權工作,依然任重道遠,不能有絲毫懈怠。后,讓我對記者這個職業(yè)有了新的認識和感觸,我深深的體會到記者這個職業(yè)的光榮與使命,讓我懂得了我們要積極主動的適應社會,去面對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