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學三年級語文《香港夜色》原文
游香港看香港,那山那水那情那景給我留下美好的印象。然而使人流連和難以忘懷的是那燈火輝煌的夜晚,難怪“香江燈火”有“世界四大夜景之一”的美稱。那天傍晚,夜幕低垂,花燈初映。中巴車在港島的山道上行駛,雪白的兩道車燈撕開低垂的夜幕,左拐右彎,向太平山頂疾馳而上。隨著山道地勢的升高,我的眼光透過車窗,看見高高低低、錯落有致的燈光:遠處的像無數(shù)的星星閃閃爍爍,而近處的則是五光十色,壯觀輝煌。
車到太平山頂,我登上瞭望臺。一絲絲夜風迎面吹來,掠過山頂?shù)臉渖,又匆匆去親吻那遠方的燈火。眼下是林立如筍的摩天大廈和千千萬萬的燈火。
啊!燈火里的維多利亞灣,飄灑著金輝銀光。白天一片藍悠悠的海濱,此刻融下了兩岸萬千廣廈映照的燈光。那緩緩行駛的萬噸巨輪和來回穿梭的渡輪,那游艇上掛著的橫的燈串、直的燈柱,紅紅綠綠,黃黃白白,相映成趣,把夜的港灣裝點得如同白晝。掠過那片燈火的海港,仍是一望無際的燈火,只見大地上燈光連著光環(huán),光環(huán)罩著燈光,近的在眼前,遠的在天邊。燈火與天上的星星連在一起,天宇與大地連在一起,遼闊大地,萬里海天,就像撒滿了珍珠。
香港很美,香港的夜色更美!
【篇二】小學三年級語文《香港夜色》教案
教學目標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心曠神怡”、“難以忘懷”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香港夜色的美,激發(fā)學生對香港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1、理解詞語,體會語言美。
2、能根據(jù)要求朗讀課文,能自主描述想象情景。
教學難點
體會香港夜色美。
教學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香港夜景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
教學過程
一、解題引入
1、(出示中國地圖)在偉大祖國的南大門,有一個美麗的島嶼,它背靠祖國大陸,面對南海,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祖國的南海之濱,誰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出示——“香港”)
2、說說自己對香港的了解,讓學生互相交流收集到的信息。
3、引出課題“香港夜色”。讓學生說說自己對課題的理解,然后把自己的理解批注在課題旁。香港夜色世界聞名,讓我們共同來領略這顆“東方之珠”的風采吧。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符號記下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并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認識和理解詞語。
2、同桌檢查識字情況,相互正音。
3、抽讀生字卡,并用生字組詞。
。ㄗ⒁馓崾荆骸八骸、“筍”、“匆”是平舌音,“廈”、“晝”是翹舌音,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識字)
4、小聲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三、品讀課文,批注感受
。ㄒ唬┛焖贋g覽全文,找出概括寫香港夜色美的段落(首尾兩段),并讀一讀。
(二)默讀第1段。說說“流連”、“難以忘懷”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作者流連香港夜色?讀到這兒“香江燈火”世界美景你想到了什么?批注在書頁上。(學生可將自己的疑問、自己的感觸、驚訝……批注在第1段旁邊)
。ㄈ┏樽x第2、3段。
看看作者欣賞到了香港哪些地方的夜色。(港島夜色、港灣夜色)
1、港島的夜色很美。
、俟闯龅2段中自己喜歡的描寫夜色句子,讀一讀,并說說為什么喜歡?
、诼犚魳,想象港島高低錯落,燈火明亮的壯觀景色,說說自己的感受,并把自己不同的感受批注在第2段旁。
、勖雷x第2段,讀出自己的感受。
2、港灣的夜色更美。
①自由讀。
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此段及右邊的批注,體會作者的感受。
、诶蠋煼蹲x。
閉上眼睛,聽老師范讀。想想,自己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聽到海風的輕吻,輪船的汽笛?纯唇,飄灑著金波銀輝的江面色彩繽紛,燈火形態(tài)多姿;遠處,海與天相接燈火與星星相連,就像撒滿了珍珠,想到了“香江燈火真是美不勝收,不愧為世界四大夜景”之一)
、壑笇Ю首x。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指導朗讀有關的句子,讓學生盡情感受港灣絢麗迷人的景色。
④圖文結(jié)合。
出示港灣圖片,讓學生欣賞,并說說文中描寫了圖中哪些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說說圖中的內(nèi)容。
、菝雷x第3段。
把自己感受深的一句話,寫下來。
四、回顧全文,暢談感受
1、齊讀后一段。
2、再說說對“難以忘懷”的理解,并說說,讀了“香港夜色”,讓自己“難以忘懷”的是什么?
五、鞏固識字,指導書寫
1、卡片抽讀,鞏固字音。
2、交流記字方法。
3、提出掌握有困難的字,互相介紹寫字體會。再由老師在黑板上范寫指導。
4、學生練習寫生字,師巡視指導。
六、聯(lián)系生活,拓展延伸
1、盡量用上文中的好詞佳句,夸夸自己家鄉(xiāng)的美景。
2、當一當小解說員,把自己知道的香港介紹給家人。
【篇三】小學三年級語文《香港夜色》教學反思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分量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如何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發(fā)揮大的積極性,大程度地獲取知識,直接關系到課堂的成敗,乃至全面影響本學科學習及終生發(fā)展。對《香港之夜》一課,我反思如下:一、本節(jié)課的主要特色有以下幾點:
1、創(chuàng)設了優(yōu)美的情境。
“情境教育”之“情境”實質(zhì)上是認為優(yōu)化了的環(huán)境,是促使兒童能動的活動于其中的環(huán)境。這種人為優(yōu)化的情境,可以做到主體的能動活動與現(xiàn)實環(huán)境優(yōu)化的統(tǒng)一,激發(fā)兒童潛能與培養(yǎng)塑造的統(tǒng)一,終達到素質(zhì)的全面提高與個性充分發(fā)展的統(tǒng)一。我們教材的每一篇課文,本身就是一個個情境。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學習、理解和運用,就是在一個個的情境中進行的。因此,語文課堂教學離不開情境。我充分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感受香港夜色的美麗,體會和感悟景色美和作者的語言美。導入部分的設計我把學生引入了游香港的情境中,巧妙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并引出課文,達到了預想的效果,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2、注重在朗讀教學中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我注重充分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使學生在廣闊的生活實踐空間學習語文、用語文。在學習“山上有燈,街上有燈,建筑物上有燈。每一盞就像一顆星,在我的肉眼里它比星星更亮。它們密密麻麻地排列著,像是一座星的山,放射著萬丈光芒的星的山。”這段時,我先請同學們用“圈圈、點點、畫畫”來學習有關優(yōu)美的句子和詞語,再請小朋友看一段錄像,親眼目睹這華美的香港之夜,小朋友仿佛親臨其境一般。這時教師問到:“除了這三個“有燈”讓我們知道了香港燈多,這段里還有哪些詞也寫出了燈多?”有的說:“密密麻麻”,也有的說:“萬丈光芒”,小朋友在“圈圈、點點、畫畫、看看”中理解了課文,也讓學生們學會了用語文。
3、以讀為主,以讀促思。
朗讀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語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領會課文潛在內(nèi)涵的重要途徑。我在這堂課中創(chuàng)設了多種途徑地讀,達到了以讀增智、以讀悟情、以讀促思、以讀代講的效果。同時又通過學生動人的朗讀,教師感人的#小學三年級# #小學三年級語文《香港夜色》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以情動情,以聲傳情,營造了濃厚的情感氛圍,整堂課的教學,學生始終沉浸在對香港優(yōu)美景色贊美之中,香港那迷人的沙灘、的公園和繁華的街市深深地刻在了孩子們的心中,使語文教學中的思想教育、情感熏陶達到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