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作文素材:以社會為話題
“亞當和夏娃作為人類始祖,他們擇取了智慧之果而成為人之后,第一個發(fā)現(xiàn)便是自己是赤 *的,即發(fā)現(xiàn)自己的羞恥。人類的歷史是從羞恥之心的覺醒開始的,但現(xiàn)在的人類卻返回不知羞恥的時代!眲⒃購腿缡钦f。
的確,人不能沒有羞恥之心,而應當樹立正確的榮辱觀,人類文明的巨輪才能滾滾向前,追溯中華五千年燦爛文明史,孟子以最質(zhì)樸的語言道出“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痹21世紀新中國飛速發(fā)展的今天,胡錦濤同志同樣提出了“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我認為,一個國家乃至世界的發(fā)展是離不開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的。華夏自古就有“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說。我們每個人都是組成世界的一個個細胞,提高每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觀念,才能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而這,正是社會進步的重要保障。
我們青少年是祖國之未來,民族之希望,怎能不從小就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
以史為鏡,從中折射出的善、惡、美、丑無一不警醒著我們。
站在中國歷史碾過的痕跡旁,有一段歲月我們不能忘記。在那場十年浩劫中,中國的天地變了,是非錯亂,黑白顛倒。在紅衛(wèi)兵們的盛氣凌人中,中華傳統(tǒng)美德發(fā)生了180°大逆轉。人們以愚昧無知為榮,以崇尚科學為恥。以好逸惡勞、窮困潦倒為榮,以辛勤勞動、自力更生為恥……在民眾盲目、野蠻的口號聲及中,老舍自 殺了;巴金被關進了牛棚;彭德懷那在革命中從未向敵人屈服的一身硬骨頭,被打斷了;劉少奇的頭發(fā)白了;陳景潤擠身在小屋子中過著非人的生活……
在王秋赦,李國香等人的“調(diào)查”下,黎桂桂自 殺了,谷燕山停職了,秦書田、胡玉音們正被人們唾罵、。我們不禁要問,中國這是怎么了 ?錢鐘書先生有這樣的遺憾:那么長的歲月做了那么多壞事,但沒有人“抱愧”。
是呵,人們不知何為榮 ?何為辱 ?社會沒有良好的道德風尚。于是,一只原本該崛起的雄雞就這樣被遏制了發(fā)展,甚至經(jīng)濟倒退三十年。可見,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對一個國家的發(fā)展至關重要。
反觀世界,被--制造出的所謂的“榮辱觀”曾蒙蔽了多少民眾?多少青年誤入歧途,成為歷史罪人?人類文明需要人們有良好的道德和辨別真?zhèn)蔚哪芰Α?/p>
今天的中國,社會道德風尚今非昔比。叢飛、洪戰(zhàn)輝、丁曉兵、周婷婷……一個個讓我們震撼和感動的人,讓我們知道,什么是榮,什么是辱。胡錦濤同志的“八榮八恥”也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在學校,垃圾掉了,有人輕輕撿起;為了不踐踏草坪,同學們寧可多繞一段路;清晨伴著旭日的,是我們朗朗的讀書聲;下雨天,有人會牽掛著操場上的五星紅旗……
社會的每個角落,都有著這樣一群人。是他們,使社會洋溢著道德新風尚,讓龍的傳人續(xù)寫新的輝煌。中國今天的發(fā)展,離不開他們。新世紀的我們,肩負著未來的重任。
從樹立正確的榮辱觀開始,讓我們振翅飛翔!
2.中考作文素材:以社會為話題
昨日觀一大櫥教人做菜:“鹽少許,醬油少許,白酒少許……”待一道菜做成,我還有些云里霧里。問其要領,答曰:“恰到好處便可。”
這估計是中國菜很難做成品牌連鎖快餐的原因——火候、調(diào)料、用菜量、乃至最后的成型都沒有嚴格的定量標準,做好一道菜更多的是操作者一種恰到好處的把握。
這種思想真是貫穿中國人的生活。說遠點有道家的“調(diào)和”,說近點有現(xiàn)在的“和諧”。如果究其本質(zhì),淺一點是一種適度原則,深一點則是一種對立統(tǒng)一的思想,看似簡單通俗的一句話,飽含深度與智慧。
歷從不缺運用不好這一智慧的例子。唐代長期外拓疆土,邊防將領除帶兵外,又逐漸掌握地方行政財務之實權。外重內(nèi)輕,尾大不掉,安史之亂一起,萬里江山四分五裂。過分圖其西封,過分授地方大權,唐朝這匹錦緞就此撕裂。然而,到了宋代,收兵權,調(diào)精兵,中央盡收地方之稅,文官齊擠冗余之職,地方權力的確威脅不了中央,但中央的冗官、冗費卻使北宋統(tǒng)一后積貧積弱。唐是過分地放權,宋又過分地集權。過猶不及,不能恰到好處,不能找到最適宜的程度,必然要引發(fā)走極端后的極端影響。
同樣是處理中央和地方的關系,美國從“邦聯(lián)”到“聯(lián)邦”的華麗轉身,則是對恰到好處的經(jīng)典運用。成立之初尚為非聯(lián)邦制的各州貨幣不統(tǒng)一,法律不統(tǒng)一,對外貿(mào)易受到了極大的阻礙。1787年憲法頒布后,美國成為聯(lián)邦制國家,在規(guī)定政治、經(jīng)濟、軍事、外交大權收歸中央的同時,允許各州在不違憲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按照實際情況治理。通過賦予適度的自治權,既發(fā)揮了地方的積極性,又避免了過度集權的弊端。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恰到好處地有機結合,不僅使制度恰到好處,也帶來了恰到好處的結果。
在人們普遍追求物質(zhì)、精神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過度消費與抑制消費若是任意一方占了上風,都會造成經(jīng)濟病態(tài)。隨著資源合理配置的不斷強調(diào),如何恰到好處地分配,如何恰到好處地利用,這一系列問題的解決都至關重要又迫在眉睫。若論及個人生活,如何恰到好處地工作與娛樂,如何恰到好處地走“方圓”之道,這都影響著生活的質(zhì)量。
由此看來,著實需要恰到好處地琢磨一下。
3.中考作文素材:以社會為話題
物理學名詞“正能量”,早已不是簡單的本意,它表達著我們扭轉逆境的渴望,追求幸福的期待。正能量為社會之魂。和諧社會之美,消極則易瓦解,以正能量為魂,顯其價值于真義。正能量是心之所需,更是社會前進的不懈動力。
正能量不但是個人不斷成長的助推器,而且是我們民族復興的迫切需求,是人類發(fā)展進步的不竭動力。 平凡的耿洪藝卻做出不平凡的事,詮釋了正能量的真諦 。勿以善小而不為,社會需要正能量。
給予比接受更快樂。人生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是取得什么。 70歲的胡佩蘭退休后一直堅持坐診,她生活節(jié)儉,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錢。還經(jīng)常大方地給病人墊付醫(yī)藥費。她還拿出微薄的坐診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個“希望書屋”。胡佩蘭對病人的態(tài)度有目共睹,直至今日,胡佩蘭已經(jīng)在一個工廠職工醫(yī)院和現(xiàn)在的地方,連續(xù)坐診20年,堅持每周出診6天,風雨無阻。
無論是英雄挺身而出的義舉,還是民眾愛心涌動的景象,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相信,只要社會中的“正能量”充足,就一定會形成道德與愛的強大氣場。而人性的美好和善良,也最終一定能給這個世界帶來無盡的力量,無盡的希望,像水融入著水,像光簇擁著光。
奉獻比感恩更幸福。為偉大的事業(yè)獻身的人,永遠不會被人們遺忘。 格桑德吉放棄拉薩的工作,主動申請到山鄉(xiāng)小學教學。為了勸學,格桑德吉天黑走懸崖、在滿是泥石流、山體滑坡的道路上頻繁往。十三年來,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門巴族孩子從最初失學率30%,變成到今天入學率95%。不想讓鄉(xiāng)親的夢,跌落于山崖。門巴的女兒執(zhí)意要回到家鄉(xiāng),堅守在雪山、河流之間。她用一顆心,脈動一群人的心,用一點光,點亮山間更多的燈火。
縱覽古今,偉人的正能量不斷激發(fā)與傳遞,維持著這個社會的熱度,維持著我們?nèi)诵牡臏囟?amp;hellip;…從袁隆平身上,我感受到了堅持這一正能量,它堅定了我追逐夢想的信念;從曼德拉身上,我接收到了寬容這一正能量,它告訴我如何讓人際關系更和諧;從羅斯福身上,我獲得了剛強這一正能量,它教會我更堅強地去面對人生的各種挫折;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是一座能量場,跟隨偉人的步伐,不要吝嗇你的正能量,讓它盡情釋放吧!釋放你我的正能量,生命之花開出更絢麗的色彩,讓整個世界處處盛開美麗的花朵吧。
社會需要正能量。傳遞愛,就是“正能量”的傳遞。愛心無價,不分大小,“正能量”也沒有強弱之分。愛心是春風,可以溫暖生活的每一寸空間;是火炬,可以照亮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愛心是擔當,是奉獻,也意味著收獲。愛心照亮四周,同時也溫暖自己,幫助別人也就是完美自己,升華自己,幸福自己。送人玫瑰手留香,那是一種心靈的溝通、相互的給予、共同的追求。